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单元测试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29113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7/16

1.综合题(共2题)

1.
(地理——选修5: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洪水一片天,枯水一线天”是鄱阳湖真实写照。“堑秋湖”是鄱阳湖区一种传统的捕鱼作业模式。渔民在湖滩筑堤,形成一个个碟形湖,以使秋季鄱阳湖退水时截留更多的水和鱼。10月份一些以水生动物为食物的候鸟陆续迁入湖区越冬,渔民也开始在碟形湖放水捕鱼。至次年1月,碟形湖水干鱼尽。3月份候鸟陆续迁离。
分析“堑秋湖”捕鱼模式对鄱阳湖区候鸟越冬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其消极影响提出改进建议。
2.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   
(1)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试分析该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2)该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请具体分析图中A、B两地区水土流失所造成的不同危害。

2.单选题(共17题)

3.
若南方山区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①湖泊调节气候功能减弱 ②洪涝问题更频繁 ③土地荒漠化加剧 ④河口三角洲减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我国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昔日风光已经不在,代之而起的却是“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这一变化深刻地反映了(  )
A. 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B. 鼠害猖獗 C. 草场的季节变化 D. 草场载畜量将可继续增加
5.
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荒漠化C.盐碱化D.沙尘暴
6.
图为我国七省区某种植被总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总面积的比例图,该植被分布区所存在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B.土地次生盐碱化C.水土流失D.生物多样性锐减
7.
读某区城环境变化示意图,造成该地区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乱砍滥伐森林B.过量引水灌溉C.工业污染加剧D.人口大量迁入
8.
读我国南方部分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题。

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并直接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一类环境问题是(  )
A.甲B.乙C.丙D.丁
9.
(题文)长江“第一鲜”的刀鱼产量锐减、资源衰退已是不争的事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刀鱼已经成为非可再生资源B.长江的生态环境恶化是造成刀鱼数量锐减的唯一原因
C.各种对刀鱼的保护措施已经不起作用D.主要是过度捕捞导致刀鱼可再生速度下降
10.

   随着环境工程和人工湿地工艺的发展,水生植物浮岛成为了人工湿地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生植物浮岛对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等富营养成分,净化水质及降低水体中各种指标的浓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非常优越的效果。下图为某城市人工生态浮岛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域市人工生态浮岛最主要的功能是
A.减缓热岛效应B.美化城市环境
C.改善水体环境D.调节河流流量
【小题2】最适宜建设人工生态浮岛的水域是
A.青海湖B.太湖
C.贝加尔湖D.长江
11.
生态足迹是维持一个区域生存所需要的能够提供资源并吸纳废弃物的地域空间。从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分析农牧交错区生态足迹,可为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下表是我国内蒙古中南部农牧区交错区(41.5°N~43°N,114.5°E~117°E)生态足迹统计(表中单位ghm²为全球公顷,即各类土地转换后可比的单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区域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樵采D.水源短缺
【小题2】该区域今后的功能定位应以(   )
A.生态保护为主B.畜牧业为主C.混合农业为主D.种植业为主
12.

   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A. 土地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酸雨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小题2】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 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
C. 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D. 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13.
下列不属于生态破坏的环境问题是
A.巴西热带雨林的破坏B.中国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C.欧洲的酸雨危害D.非洲热带草原地区的荒漠化
14.
河口段是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区段,河口段水流做周期性往复运动。在一个潮流周期中经历涨急涨憩和落急落憩,其中落急是指潮流流速由最大降低为0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泥沙频繁地悬扬和落淤,前进和后退。河口含沙量最大时刻出现在()
A.涨急时刻
B.涨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
C.落急时刻
D.落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
15.
台湾被称为“祖国的宝岛”,特产丰富,战略地位也非常重要。读图为该岛屿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上部是该区相关地理事物沿线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题目。

【小题1】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森林资源丰富,有“森林宝库”之称 ②享有“水果之乡”的美名
③享有“祖国东南盐仓”的美称 ④山区为林区,是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2】台湾山地呈现从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森林类型的变化,其原因是(   )
①台湾山脉从北向南地处温带—热带  ②台湾山脉海拔高,垂直变化明显  ③台湾山脉地处低纬度    ④台湾气候变化大,多台风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6.
平均每公顷草场养羊的头数,新西兰高于蒙古18倍多,造成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放牧的方式不同B.人口多少不同
C.市场需求量不同D.气候不同使草场产草量及牧草质量不同
17.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近年,“保护性耕作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下表为某地实验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实验结果反应了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能(    )
①保持土壤水分 ②增强土壤透气性 ③增加大气湿度 ④减少空气污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8.
内蒙古草原的一些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    )
A.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B.鼠害猖獗
C.草场的季节变化D.草场载畜量仍可继续增加
19.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
A.aB.b
C.cD.d
【小题2】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象,对应正确的是(  )
A.a—枯枝落叶B.b—土壤
C.c—生物D.d—供给养分

3.选择题(共2题)

2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1.

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blank#}1{#/blank#} 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照片上A与B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57cm,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blank#}2{#/blank#} m/s.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