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同步训练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2906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4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地区煤、稀土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曾是植被茂密的地区,但在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的影响下,现在变成了沟壑纵横的地区。近年来,黄土高原通过基本农田建设,实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和生态修复、建淤地坝等,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下图为黄土高原示意图。


材料二 鱼鳞坑是陡坡地植树造林的一种工程措施。下图是鱼鳞坑剖面示意图(Ⅰ)和平面排列示意图(Ⅱ)。


(1)分析图中甲地水土流失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2)材料一中甲地区工业发展有哪些区位优势?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环境的影响。
(4)有人认为需要在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建设鱼鳞坑,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2.单选题(共4题)

2.

   陕西冉家沟流域(约35°N),丘陵广布,黄土深厚。由于毁林开荒,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该流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种植豆科落叶乔木刺槐。下表示意冉家沟流域不同种植方式的表层土壤状况。

项目

孔隙度/%

含水量/%

有机质/g·kg-1

氨含量/g·kg-1

封山育林

48.5

14.5

15.2

1.17

乔灌结合

42.6

13.8

13.8

0.95

林草结合

42.5

14.1

15.2

1.12

乔木纯林

39.4

13.4

12.8

0.94

撂荒地

39.1

12.2

12.3

0.87

 

注:孔隙度是指土壤孔隙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比。水与空气共存并充满于土壤孔隙中。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流域退耕还林工程中种植刺槐的原因,主要是刺槐(  )
A.生长缓慢,消耗养分较少B.生长迅速,且有固氮作用
C.性喜阴湿,适合湿润土壤D.木材坚硬,且耐贫瘠土壤
【小题2】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  )
A.封山育林B.乔灌结合C.林草结合D.乔木纯林
【小题3】除减轻土壤侵蚀外,该退耕还林工程还能(  )
A.增加土壤矿物质B.提高土壤坚实度
C.增强抗旱涝能力D.减少地下径流量
3.
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题。
【小题1】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
A.气温分布图B.降水量分布图
C.工业分布图D.旅游景点分布图
【小题2】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流域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
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小题3】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4.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上图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下图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A.水平梯田B.坡式梯田C.隔坡梯田D.反坡梯田
【小题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D.便于灌溉施肥
5.
读黄土高原局部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筑起一条坝,活了一条沟”是指“小流域综合治理”,下列治理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③地与④地相比,③地更适合修筑梯田
B.图中②处地势平坦,适合开垦林草地
C.①处实施工程措施,打坝建库
D.④处平整土地,发展畜牧业
【小题2】下图能够表示黄土高原所在地区的是(  )
A.B.C.D.
【小题3】图示地区环境问题治理的基本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A.扩大农业用地,建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B.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C.改善天然草场植被,合理放牧,保护草场
D.矿区存好表土,大力复垦

3.选择题(共1题)

6.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C:y=ax2+bx+c与x轴相交于A,B两点,顶点为D(0,4),AB=4 2 ,设点F(m,0)是x轴的正半轴上一点,将抛物线C绕点F旋转180°,得到新的抛物线C′.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