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图A为我国华北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等高线单位:米)。图B为该地区生态农业园区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A

图B
(1)该地区林地面积广,其环境效益主要是什么?
(2)为了更好地促进该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图B,说明该地区种植业结构该做如何调整?理由是什么?
(3)简述该地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对当地的积极意义。

图A

图B
(1)该地区林地面积广,其环境效益主要是什么?
(2)为了更好地促进该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图B,说明该地区种植业结构该做如何调整?理由是什么?
(3)简述该地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对当地的积极意义。
3.
(10分)环境保护
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国只有1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只左右,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池,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国只有1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只左右,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池,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2.单选题- (共9题)
4.
下图四处为分布在我国云南的国际重要湿地,分别是大山包、拉什海、纳帕海和碧塔海。20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读图, 据此回答15-16题。

【小题1】与图中四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
【小题2】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 )

【小题1】与图中四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
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
A.修筑梯田、固定耕地,解决粮食问题 | 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
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 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
5.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显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小题2】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南方少、北方多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图中显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A.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的地区 | B.亚热带、暖温带地区 |
C.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的地区 | D.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
A.北方平原面积比南方多 | B.北方不合理的灌溉和春季蒸发旺盛 |
C.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 D.人类大量开垦湿地 |
6.
【小题2】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下图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A.极密 | B.密 | C.中密 | D.稀疏 |
A.西北地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
B.黄土高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C.城市地区——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
D.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 |
7.
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题。
【小题1】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
【小题2】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流域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
【小题3】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

【小题1】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
A.气温分布图 | B.降水量分布图 |
C.工业分布图 | D.旅游景点分布图 |
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
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
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
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8.
下图是“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原过渡带与可能变动带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主要是( )
【小题2】下列与图中土地利用转变带来的影响无关的是( )

【小题1】图中原过渡带与可能变动带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主要是( )
A.原农业用地向畜牧用地转变 |
B.原畜牧用地向林业用地转变 |
C.原畜牧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
D.原林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
A.华北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
B.该地区草场的载畜量降低 |
C.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增加 |
D.黄淮地区的洪涝 |
9.
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题。

【小题1】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A. 泥沙淤积 B. 气候变暖 C. 排水造田 D. 黄河来水量减少
【小题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美化城市环境 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小题1】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A. 泥沙淤积 B. 气候变暖 C. 排水造田 D. 黄河来水量减少
【小题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美化城市环境 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0.


【小题1】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
【小题2】该区域可能位于( )
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
A.治理盐碱地 | B.退耕还草 |
C.保护沼泽地 | D.植树造林 |
A.云贵高原东部 | B.松嫩平原中部 |
C.黄土高原中部 | D.内蒙古高原西部 |
11.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和能源消费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从图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小题2】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开发小水电 ②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
③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小题1】从图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 | B.土地荒漠化 | C.水土流失 | D.水污染 |
①开发小水电 ②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
③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12.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小题2】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3】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小题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光照 | B.水分 | C.坡度 | D.温度 |
A.甲地区植被退化 | B.乙地区沙化 |
C.丙地区荒漠化 | D.丁地区植被改善 |
3.选择题- (共3题)
1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B,AD于点M,N;②分别以M,N为圆心,以大于 {#mathml#}{#/mathml#} 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P;③作AP射线,交边CD于点Q,若DQ=2QC,BC=3,则平行四边形ABCD周长为{#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