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六:第二章测评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228942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8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部分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
(2)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甲市1月份某周空气质量曲线图。

材料二:材料一中所提及某周的上半周受高压脊控制,天气以晴到多云为主,气温逐步回升。后半周开始转受低压槽影响,有一次降水过程。
材料三:下图为甲城市某日空气质量实时监测图。

(1)这一周甲市空气污染指数最低的是    (日期),说明空气质量会直接受到    影响。 
(2)图中该城市主要污染物为 。其中二氧化氮的两个峰值出现在        (时段),原因是什么? 
(3)简述改善该城市空气质量的措施。
3.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广东汕头贵屿镇是中国的电子垃圾产业中心。当地农民工使用最原始方法处理电子垃圾,数以百计的河流因含有重金属物质而呈现漆黑色;镇区外,那些被抛弃的田地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垃圾堆放点,经常冒出遮天蔽日的滚滚黑烟;当地70.8%的儿童的血铅水平处于铅中毒的程度。
材料二:下图为海淀区“电子环保·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流程图。

(1)根据材料说明电子垃圾造成的危害。
(2)海淀区“电子环保·循环经济”示范工程体现了循环经济的哪些原则?
(3)借鉴海淀区“电子环保·循环经济”生产流程,绘制城市生活垃圾的循环利用流程图。
4.
阅读关于PM2.5的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PM2.5为每立方米10微克。
我国华北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PM2.5监测浓度

(1)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相比,所列采样点的PM2.5浓度均已超标。归纳监测点PM2.5污染物可能的主要来源。
(2)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3)为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举措?

2.单选题(共9题)

5.
以人为本,合理布局生活垃圾收集点,并对垃圾分类回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途径。读城市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危害是(  )
A.妨碍人们的出行和工作
B.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C.导致交通阻塞和能源浪费
D.限制城市规模和城市发展
【小题2】对城市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的意义有(  )
①改善城市环境 ②抑制臭氧消耗 ③节约自然资源
④增加耕地面积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小题3】将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属于同一类的是(  )
A.玻璃瓶、塑料袋B.废铜烂铁、渣土
C.旧报纸、废电池D.烂菜叶、食物残渣
6.

   如今,波罗的海的海洋生物正面临巨大威胁:海洋中微型藻类的大童繁殖,不仅威胁到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藻类还在波罗的海地区创造出了一片片面积巨大的海洋 “死亡地带”,并有逐渐扩散的趋势,欧洲渔民日日空手而归。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波罗的海出现“死亡地带”,最主要的原因是
A.近海城市倾倒的生活垃圾
B.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C.工农业生产向海中排放了大量含磷和氮的废水
D.石油及石油制成品的注入
【小题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缓波罗的海“死亡地带”发展趋势的是
①减少工业、农业污水向海洋中排放    ②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③减少酸性气 体的排放    ④将藻类捞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
2014年12月28日起,我国华北、华东地区多个省市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受其影响,山东省17个城市空气质量下降,普遍出现重度污染天气。济南小时空气质量指数(AQI)超过200,达到重度污染水平,首要污染物为PM2.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进入腊月后导致济南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污染源是(  )
A.工厂B.商场
C.取暖炉具D.交通工具
【小题2】28日可吸入颗粒物剧增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二氧化碳浓度增大B.大雾天气
C.冷锋过境D.气温回升
8.

   2014年11月30日,珠海市海洋监测与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相关负责人称:珠海香洲近岸海域北至美丽湾海域,南至拱北情侣南路海域,距离岸边3~5米处海水水色异常,水体呈“粉红色”絮状、条状或斑块状分布,长约数百米。调查结果显示,珠海近岸海域发生夜光藻赤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赤潮是目前在全球较为普遍且日趋严重的水污染现象
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容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小题2】形成赤潮的主要污染物和最容易出现赤潮的水域对应正确的是
A.重金属——珠江口
B.甲基汞——辽东湾
C.氮、磷等营养物质——珠江口
D.有机氯农药——辽东湾
9.
读某年份世界部分国家垃圾处理方式的比较和垃圾处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垃圾处理方式上的说法,合理的是(  )
①都以填埋为主 ②我国垃圾的回收利用与焚烧处理比重小 ③美国等发达国家垃圾的回收利用与焚烧处理较少 ④我国垃圾的堆肥较多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小题2】垃圾处理示意图中反映的垃圾处理方式的优点有(  )
A.方法简单,投资少
B.填埋场所需面积不大
C.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D.填埋场不用考虑安全问题
10.
读车速与NOx排放量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平均时速小于35千米时,汽车尾气中NOx的排放量和车速的关系是(  )
A.正相关B.负相关C.等差D.等比
【小题2】下列各项措施中较为合理且能有效减少城市汽车尾气污染的是(  )
A.改善道路状况,适度提高汽车行驶速度
B.大力发展货车数量,限制公共汽车数量
C.增加公共汽车站,减少市民候车时间
D.建立绿化隔离带,实行人车分道行驶
11.
最近,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噪音地图。如图所示,假如此图为某城市噪音地图的局部,图中曲线为等噪音量线(单位:分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主要的噪声污染源可能是(  )
A.工厂和交通B.建筑和娱乐业
C.网吧和歌厅D.采矿和伐木
【小题2】图中A和B两处噪音量向外迅速减小的原因是(  )
A.城市严格的噪声管理制度
B.城市绿化带的作用
C.修建隔音设施的结果
D.噪声声波传播过程中自然减弱
12.
欧洲、北美和中国长江以南是世界三大酸雨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上述三大区域多酸雨的共同自然条件是(  )
A.重工业发达B.地形平坦C.降水较多D.受西风带影响
【小题2】下列名胜受酸雨影响不明显的是(  )
A.埃及金字塔B.四川乐山大佛C.纽约自由女神像D.巴黎埃菲尔铁塔
【小题3】消除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
A.回收利用酸性气体B.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燃烧技术
C.提高资源的利用率D.减少能源的利用
13.
下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km2)。读图,完成第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 B. 地壳抬升
B.流水搬运 D. 风力侵蚀【小题2】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  )
A.冰蚀作用增强 B. 绿洲面积增大
B.干旱程度加剧 D. 流域面积扩大

3.选择题(共3题)

14.Let's go to ________ park.
15.Let's go to ________ park.
16.Let's go to ________ par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