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10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区域环境问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28866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

(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
(2)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
(3)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
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包兰铁路全长990千米,其中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后,风沙对铁路的危害非常严重。在治沙过程中,老一代治沙人根据腾格里沙漠的特殊环境,创造了用草方格固定沙丘的做法,保障了铁路的安全。

材料二 包兰铁路部分路段示意图和某观测断面剖面示意图(图甲)。


材料三 “新型材料及复合方法固定流动沙丘绿化项目”是将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铺设成条带状,在条带间种植适宜的草种和灌木,如图乙所示。

(1)描述图甲观测断面处的地表环境特点。
(2)说出该地区冬季盛行风的风向,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3)说明图乙中条带状砂砖的作用。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冲积而成的宁夏平原,自古以来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誉。早在2000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凿渠引水灌溉农田,至今已形成完善的排灌系统。下图是宁夏平原排灌渠道分布示意图。

(1)说明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的主要原因。
(2)指出该地区过度灌溉易产生的生态问题,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3)简述排水渠道的功能及意义。

2.单选题(共4题)

4.

   下图是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近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监测并估算该城市近十年土地利用率的变化,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  )
A.RS和GPSB.RS和GISC.GIS和RSD.GPS和GIS
【小题2】据图可知,该城市近十年(  )
A.城区植被覆盖率增加B.郊区种植业迅速发展
C.城市热岛效应减弱D.郊区生态环境改善
5.
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项目,被称为北煤南运大通道。该通道起于内蒙古浩勒报吉,经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湖北襄阳、湖南岳阳后止于江西吉安,全长约1 860千米。结合区域间部分煤炭调运流量图。
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华中地区煤炭调入的最佳方案是(  )
A.从贵州调入B.从东北地区调入
C.从新疆调入D.从陕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地区调入
【小题2】北煤南运大通道建设的意义主要有(  )
①缓解铁路运力不足的矛盾 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③减小华中地区的能源缺口 ④降低运输成本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
下图为2015年4月5日中国气象局发布的2015年第4号台风“美莎克”未来24小时移动路径概率预报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要完成台风“美莎克”未来24小时移动路径概率预报图的整个绘制需要采用的信息技术手段有(  )
A.GPS和GISB.GPS和RSC.RS和GISD.GIS和RS
【小题2】台风常给经过地区带来洪灾,救灾决策部门运用GIS综合分析灾情,需要叠加使用的专题地图有(  )
①降水量分布图 ②水系分布图 ③地形分布图 ④土壤类型分布图  ⑤地质构造分布图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⑤D.②③④
7.
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近年来出现短期大面积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引起了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相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调查。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专家对水土流失进行调查首先要借助各种地图,其中必须具备的是(  )
A.气温和土壤类型分布图B.地形图和降水分布图
C.工业和交通分布图D.农作物和植被类型分布图
【小题2】专家经过实地调查,确定该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是   (  )
A.城市化进程快,占用大量土地B.为扩大耕地面积而大规模修筑梯田
C.生态环境改善,降水增加且多暴雨D.铲除原始植被,栽种柑橘等经济林
【小题3】下图与水土流失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曲线是(  )
A.①B.②C.③D.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