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6题)
水体热污染是指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水所造成的水体环境污染.水体热污染主要由于工业冷却水的排放,其中以电力工业为主,其次为冶金、化工、石油、造纸和机械工业等。在工业发达的美国,每天所排放的冷却水达4.5亿立方米,接近全国用水量的1/3,废热水含量约2500亿千卡,足够使2.5亿立方米的水温度升高10℃。
分析水体热污染产生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易经有言:天玄而地黄。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距今1万年前,中华先民就在黄土高原上耕耘,种植粟黍,发展农业,历经万年而不绝。黄土土质疏松,吸水能力犹如海绵,能使蕴藏在深层土壤中的无机物质上升到顶层,具有“自行肥效”的能力。下图示意黄土高原范围,虚线为年降水量线。

(1)从地形角度简析六盘山附近形成巨厚黄土沉积的原因。
(2)说明该地区的黄土历经万年而不绝土壤条件。

(1)写出A点的气压值范围。
(2)判断B地所处的天气系统名称并说明理由。若该天气系统加强,可能引发哪种气象灾害?说明目前应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
(3)与C点相比,判断D点的风力大小,并简述判断理由。
(4)判断图中字母E代表的锋面类型名称并描述当锋面E移到甲地时,甲地的天气现象。
新西兰松,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西海岸,喜温湿、耐贫瘠。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新西兰对该松树进行大规模种植,尤以北岛最为集中,并成为许多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凭借现代遗传育种和集约经营管理,新西兰松成为高产速生树种,新西兰仅用国土面积的6%,超越俄罗斯及美国成为世界针叶林木材出口第一大国,相关林产品如原木、人造板、纸浆等源源不断进入国际市场,松林产业已成为该国支柱性产业之一。下图新西兰北岛示意图。

(1)从社会经济的角度,简析新西兰北岛发展该松林产业的优势条件。
(2)新西兰人工松林采伐时多采用“小面积间隔采伐”,请分析原因。
材料果树认领活动一一让我们拥有自己的果树。近年来这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在各地兴起。通过认领、管理、采摘,人们不但能尽情领略劳动的乐趣,还可以享用到真正无公害的水果。
说明这种新型旅游模式中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并简析其对果树认领地发展的影响。2.单选题- (共17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68年以来,黑龙江省降水量呈周期性的波动变化 |
B.1968年以来,黑龙江省降水量最少的10年是1991年—2000年 |
C.2008年,黑龙江省年平均气温可能达到进入21世纪以来最大值 |
D.2009年,黑龙江省年日照时数可能低于常年平均值 |
A.黑龙江省受全球变暖趋势的影响,暴雨天气增多 |
B.夏季,受南北气流交汇的影响,锋面活动加剧,降水较往年多 |
C.夏季,副高脊线在28°N—30°N停留时间长,梅雨期较长 |
D.冬季,受强冷空气频繁南下的影响,暴雪天气较往年多 |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 B.农业不合理的灌溉 |
C.气温的年际变化大 | D.夏季风势力强弱的影响 |
《大真探——迷失百慕大海域》中描述了探险家迈克和露丝夫妻在海洋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求生的经历。下左图为迈克制作的简易集水装置,下右图为某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
【小题1】该集水装置在获取淡水的过程中,未体现出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 B.降水 | C.水汽输送 | D.径流 |
A.2点前后 | B.6点前后 | C.14点前后 | D.18点前后 |
大澳大利亚湾的冬季在强风控制下风浪甚大,素以风大浪高闻名,以致船舶难以停泊。希利尔湖位于该湾西部的中岛上,它是一个咸水湖,湖水的颜色会随着盐度的增大呈现出从淡绿到深红的色调变化。
根据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冬季控制大澳大利亚湾强劲大风的风向是( )
A. 西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南风
【小题2】如果希利尔湖的颜色可随季节发生变化,下列哪个月份该湖湖水最可能呈现出深红色( )
A. 3月 B. 6月
C. 1月 D. 9月

【小题1】图中河流大致流向为
A.由南向北 | B.由西北向东南 |
C.由北向南 | D.由东北向西南 |
A.2019 年 2 月 | B.2019 年 7 月 |
C.2019 年 12 月 | D.2020 年 1 月 |
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农业生产、植被恢复和土地的合理利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图为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不同坡度和坡向的土壤水分含量剖面分布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图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加( )
A.土壤剖面相同深度含水量增加 | B.土壤总的储水能力提高十分显著 |
C.地表径流下渗补给的能力降低 | D.降水后形成地表径流减少明显 |
A.阳坡 缓坡 | B.阳坡 陡坡 |
C.阴坡 陡坡 | D.阴坡 缓坡 |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位于重庆市(29°N,106°E)的张先生约摄影师于9月23日上午拍摄逆光照片的最佳时间(北京时间)是
A.5:00-7:00 | B.6:00-8:00 | C.7:00-9:00 | D.9:00-11:00 |
A.从上海经苏伊士运河到鹿特丹的轮船一直顺风顺水 | B.地球的公转速度变慢 |
C.巴西高原草木一片枯黄 | D.非洲草原的动物向南迁徙 |

【小题1】左图中道路上无积冰,但桥面有大量积冰的原因是
A.桥面下层与大地隔离,桥体热量散失多,温度低 |
B.路面下层与大地相连热量散失快 |
C.桥面吸收大气逆辐射较少 |
D.路面吸收大气逆辐射较少 |
A.太阳照射西、北面的时间长 |
B.太阳照射西、北面时太阳辐射强 |
C.西、北面受冬季风吹拂,雪不易存留 |
D.太阳照射东、南面时太阳高度角小 |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法显在耶婆提停留5个月的主要原因
A.等待暖季的来临 | B.等待冬季风的来临[来源: |
C.等待台风的来临 | D.等待东南风的来临 |
A.东南信风 | B.西南季风 |
C.东南季风 | D.东北信风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 B.赤道低压带 |
C.副极地高气压带 | D.极地高压带 |

【小题1】图中的沙尘主要来源于
A.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 | B.北美西部高原的草原 |
C.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火山 | D.图示地区裸露的河岸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板块活跃,火山喷发加剧 | B.全球变暖,冰川持续消退 |
C.资源开采,地表植被破坏 | D.环流异常,西风风力增强 |

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这次暴雨洪涝发生时,可以推断上图中的水循环环节出现异常的主要有
A.a、c | B.b、c、d |
C.a、b、c、d | D.a、b、c、d、e |
A.图示区域气候变得湿润 | B.d环节水量变小 |
C.图中湖泊面积缩小 | D.对水库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
A.海陆间循环 | B.跨流域调水 | C.水库 | D.地下水补给湖水 |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台湾省地形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 | B.海浪沉积 |
C.火山喷发 | D.板块运动 |
A.流域内河流落差减小 | B.上游喀斯特地貌逐渐消失 |
C.下游流水沉积作用减弱 | D.入海口海水侵蚀作用增强 |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长白山天池形成源于
A.火山活动 |
B.溶洞塌陷 |
C.地壳下陷 |
D.岩石崩塌 |
A.“浮石”中能找到动植物化石 | B.“浮石”孔隙源于外力侵蚀 |
C.“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 | D.海岭处多“浮石” |
李白将乡愁寄予一轮明月,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席慕容认为乡愁是一种模糊的惆怅……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都会寄乡愁于笔端,表达思乡之情,这些乡愁都是基于文化范畴的对故乡的思念与怀想。正如《人民日报》的评论所言:“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社稷。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祖宗。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恩情。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根本。”若从地理角度解读乡愁,其意蕴与内涵应有所有拓展。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乡愁产生的地理原因不包括
A.人口迁移 | B.经济全球化 | C.城市化 | D.逆城市化 |
A.个别投资者因为个人偏好,选择在工业区位条件并不十分优越的地方建厂 |
B.每逢春节期间,高速公路车流量增大 |
C.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 |
D.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民俗博物馆和民俗村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中国大妈”这个群体引起海内外关注,从侧面反映了我国什么现象比较突出
A.少子化比较严重 | B.人口老龄化 | C.人口流动 | D.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 |
A.我国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 | B.“中国大妈”比较富裕 |
C.“中国大妈”在投资方面经验丰富 | D.“中国大妈”们熟悉国内外经济形势 |
A.银发产业 | B.医疗保健 | C.儿童奶粉 | D.汽车 |
日本都市圈建设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雏形阶段-加速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下图示意日本都市圈建设阶段的空间结构。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日本都市圈建设四个阶段中,人口集中程度最高的是
A.雏形阶段 | B.加速阶段 | C.调整阶段 | D.成熟阶段 |
A.核心城市劳动力短缺 | B.城市商业中心外移 |
C.都市圈圈层出现萎缩 | D.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A.形成多核心、多圈层空间结构 | B.核心城市快速增长为主要特点 |
C.核心城市与外围地区差距拉大 | D.已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 |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台湾石斑鱼养殖产业与越南、柬埔寨等地的产业空间链接,最适合以下哪个概念解释
甲:区位扩散 乙:区位转移
丙:垂直分工(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技术和附加值程度较高的工序与较低的工序之间存在的分工) 丁:水平分工
A.甲丙 | B.甲丁 | C.乙丙 | D.乙丁 |
A.甲 | B.丙 | C.丁 | D.都不属于 |
A.地层下陷,造成原养殖区域饲养面积锐减 | B.全球暖化,造成温暖海水分布向高纬扩张 |
C.台风肆虐,造成砂泥质海岸水质浊度增加 | D.洋流减弱,造成泻湖海域浮游生物量减少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