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28745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9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高加索山脉位于黑海、里海之间,全长1 100 km,山势陡峻,4 800 m以上山峰15座,山上多积雪冰川。西高加索山位于大高加索山脉的最西部,是欧洲少有的尚未受到人类干扰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森林茂密,物种丰富。黑海沿岸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山脉北侧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高加索山脉矿产资源丰富。下图示意大高加索山脉位置与矿产资源分布。


(1)分析西高加索山物种丰富的原因。
(2)说明大高加索山脉对区域内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影响。
2.
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2年,中央电视台作为全球电视媒体首次对“第七大自然奇迹”——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直播。让国内观众近距离感受了那悲壮的史诗般旅程,真实生动呈现了一场原始自然生态下物种迁徙的“视听盛宴”。我们看到的这支迁徙大军,穿越狮群、猎豹们埋伏的草原,强渡布满鳄鱼、河马的马拉河,大批的角马在路上毙命的同时又有大批小角马在途中诞生……下图为该区域的动物迁徙路线。

材料二 在东非国家肯尼亚西北部荒凉的沙漠与戈壁滩上横亘着一个狭长的湖泊——图尔卡纳湖,它是东非大裂谷和肯尼亚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世界第四大咸水湖,湖中渔业资源丰富,图示范围以北为埃塞俄比亚高原,以南为东非高原,N区域是查尔比沙漠。(见下图)

(1)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析该区域地形对其主要植被的影响。
(2)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央视记者在漫长的直播路程中,在甲地遇到狮群,说明甲地有利于狮群生存的自然条件。
(3)肯尼亚西北部及N区域接近赤道,但常年少雨形成荒漠,请解释其原因。
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尔卡班巴(见下图)意为“神的山谷”,也有土著人称它为“青春谷”,是南美赤道国厄瓜多尔南部小镇,为世界著名的长寿之谷。小镇处于安第斯山脉中段靠近大陆分水岭的山谷中,面临太平洋,海拔为1500米,终年气温18℃—24℃,湿度68%,无季候风。小镇风景秀丽,常见清澈溪流,溪中富含镁、钙等营养元素。当地居民以玉米、芋头、豆类、小米等为主食,肉食少;没有代步工具,没有机器劳动,老少脚力惊人,喜欢劳动,无金钱和竞争概念。
随着比尔卡班巴名声渐响,越来越多的外乡人移居或旅游于此,这里的房地产公司甚至打出“70万美金坐拥20英亩健康山林”的广告吸引客户。

(1)分析比尔卡班巴河谷平原的成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比尔卡班巴河曲发展变化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3)分析小镇比尔卡班巴形成“长寿之谷”美誉的原因。

2.单选题(共5题)

4.
石笋(如左下图所示)是指雨水沿石灰岩的裂隙下渗并在喀斯特溶洞泂顶渗出,滴水到溶泂底面的碳酸钙沉积而形成。科学家对地中海沿岸地区索雷克洞的研究表明,石笋在生长过程中随季节变化形成明暗相间的微层(如下图所示),暗条纹形成与有机质密切相关;石笋年微层厚度变化与同时代树木的年轮记录相一致。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洞石笋微层暗条纹中的有机质最主要来源于
A.洞穴外的动物B.洞穴上覆的土壤C.洞穴中的植被D.洞穴中的地下河
【小题2】该洞石笋微层暗条纹最主要形成于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小题3】该洞石笋年微层近几十年来逐渐变厚,反映了当地气候
A.变冷变干B.变冷变湿C.变暖变湿D.变暖变干
5.
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
A.③④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④①③D.③①④②
【小题2】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水文D.生物
【小题3】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区域性B.整体性C.差异性D.开放性
6.

   树干液流是自然环境中营养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树干的液流变化特征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图为我国某地樟树在同一月份内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依图中信息推测一年中樟树的液流量最大的时期出现在(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小题2】樟树对干旱环境反映敏感,干旱期液流量大大减少,樟树适应干旱的特征表现在(   )
①树干脱皮,抑制水分蒸发
②干旱后期,树木大量落叶
③气孔收缩,削弱蒸腾耗水
④根系枯萎,减少地下水吸收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7.
行道树是指种在道路两旁及分车带,给车辆和行人遮荫并构成街景的树种。南昌地区行道树以樟树为主。下图是摄影爱好者在南昌市东西向道路上朝正东方向拍摄到的景观图片。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景观树要与当地地理环境相适应,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B.差异性C.季节性D.周期性
【小题2】2018年2月3日,南昌遭遇今年首次雨雪冰冻灾害,行道树中樟树受损明显,原因是樟树(  )
A.树干高大B.根系薄弱C.枝叶茂盛D.冬季落叶
8.
加拿大的塞布尔岛东西长40公里,面积约80平方公里。表面为细沙覆盖,小岛四周布满流沙浅滩,水深约2至4米,因每年平均移动100米而为人称奇,又被称为旅行岛。全岛没有高大的树木,只有一些沙滩小草和矮小的灌木。下图示意塞布尔岛位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塞布尔岛的类型和移动方向分别是
A.冲积岛向西B.冲积岛向东C.珊瑚岛向南D.火山岛向东
【小题2】塞布尔岛上没有高大树木是因为
A.远离大陆B.热量条件不足C.降水较少D.土壤发育差
【小题3】该岛将来会
A.逐渐缩小B.不断抬升C.持续扩大D.基本不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