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近年来,素有“国家绿肺”之称的秦岭饱受“开山炸石”之苦。开采花岗岩对当地自然生态景观造成的破坏令人担忧,山上一块块秃山被当地人戏称为“牛皮癣”。采石使山体支离破碎,满目疮痍,满山遍野都是废弃石料。采石场过量使用炸药开山炸石,威力巨大,每炸一次都像经历了一次5级地震,不得安生。

简述秦岭大量开采花岗岩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红其拉甫口岸地处中国新疆喀什地区西南部,建于帕米尔高原上的一个通外山谷。是我国与巴基斯坦唯一的陆路进出境通道,也是通往南亚次大陆乃至欧洲的重要门户。海拔4733米,是世界上海拨最高的口岸,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50%,风力常年在七八级以上,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波斯语中也被称为“死亡之谷”。红其拉甫为季节性口岸,每年5月1日-10月31日对旅客开放,其余时间对旅客关闭。
简述制约游客去红其拉甫口岸旅游的自然条件,以及该口岸的开放对喀什地区的重要意义。2.单选题- (共14题)
鄂毕河发源于阿尔泰山脉西南坡,自东南向西北流再转北流,纵贯西西伯利亚平原,最后注入北冰洋喀拉海鄂毕湾。下图为鄂毕河水系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小题1】关于鄂毕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位季节变化小 | B.流速快,含沙量大 |
C.有凌汛、春汛和夏汛 | D.流量大,航运发达 |
A.上游落差大,水势汹涌 | B.流域沼泽广布,支流众多 |
C.流域气候寒冷,蒸发弱 | D.地势低平,大量海水倒灌 |
青海省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图示区域积温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纬度
C. 夏季风 D. 人类活动
【小题2】歌谣与其反映的地理现象或解释,对应错误的是
A. “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 “一日须携四季装”——地势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
C. “日愁暴雨夜愁霜”——白天升温快,易形成对流雨;夜晚降温快,易凝结成霜
D. “日愁暴雨夜愁霜”——受高原不稳定气流影响,天气多变


【小题1】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 )
A.北部山地阻挡南下冷空气,冬季气温高 |
B.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 |
C.位置偏东,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
D.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小题1】该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A.55°30′S | B.55°30′N | C.34°30′S | D.34°30′N |
A.该河段有凌汛现象 | B.此时该河流处于汛期 |
C.该河流经亚寒带针叶林带 | D.该河段水流自东向西流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北京的这场“四月飞雪”是由于( )
A.春季迅速增温导致的强对流天气 |
B.冷气团湿度增大而产生的明显降水 |
C.暖湿气流北上形成的暖锋天气 |
D.强冷气团南下形成的冷锋天气 |
A.洁净的雪不易融化,北京环境质量上升 |
B.土地与砖地对地热传导速度不同 |
C.土地与砖地升温速度不同 |
D.土地与砖地降温速度不同 |
读2015年1月,美国东北部遭受了历史上最强暴雪的袭击。下图为1月27日北美部分地区天气形势图。完成下列各题。
A.a>b>c B. a<b<c C. c>a>b D. a<c<b【小题2】该次暴雪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其主要原因是
A.多个天气系统的叠加 B.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滞留时间长
B.暖气团势力强水汽多 D. 中部地形平坦利于冷空气运行
某重点中学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据此实验,完成下列各题。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图示原理对改善入海河流水质影响较小 |
B.②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时会造成我国大范围的降温 |
C.③图反映了东亚地区冬季风的成因 |
D.④图示原理是台湾地区降水东部多于西部的重要原因 |
大陆沿岸在不同季节盛行不同方向的风会导致附近海域形成不同性质的洋流,从而使附近地理环境呈现明显的季节差异。下图为某季节北印度洋局部海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虚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可能是( )
A.深海沟 | B.岛弧链 |
C.板块生长边界 | D.板块消亡边界 |
A.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
B.使西亚到中国的船只航速减慢 |
C.使该海域温度升高,影响鱼类生长 |
D.使该海域附近的污染物向西南方向扩展 |

【小题1】图中M山地东、西两坡山麓地带的植被类型是
A.均为热带草原 | B.东为热带雨林,西为热带草原 |
C.均为热带荒漠 | D.东为热带草原,西为热带荒漠 |
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 B.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 |
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 D.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

【小题1】图中乙树种分布地区在欧洲对应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海洋性气候 | B.热带季风气候 |
C.亚热带季风气候 | D.温带季风气候 |
A.藏北高原——阴雨天多,风力较大 |
B.东北大兴安岭北部——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
C.东南丘陵——降水相对较少,气温回升,蒸腾作用增强 |
D.华北平原——春季寒潮多发,低温影响明显 |
【小题1】增施肥料效果散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土层薄 | B.降水变率大 | C.坡度大 | D.植被覆盖率低 |
A.调节大气温度 | B.提高土壤肥力 |
C.增大空气湿度 | D.增加日照时数 |

【小题1】关于①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处成都平原 | B.主要糖料作物是甜菜 |
C.是我国商品粮和商品棉的主要产区 | D.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
①湖泊调蓄功能减弱
②水体富营养化
③水质变坏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小题1】茶园三次锄草中,导致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4月 | B.7月 | C.11月 | D.4月和11月 |
A.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快 | B.枯枝落叶少 |
C.表层土壤养分被大量冲走 | D.微生物缺乏 |
3.选择题- (共6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