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指出潮州市空气质量的冬、夏季差异,并说明原因。
潮州市处于丘陵地带,城市规模较小,工业发展较慢,支柱产业为陶瓷,陶瓷生产过程对大气质量产生影响。下图示意潮州市某年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气温、降水和气压的月变化。

指出潮州市空气质量的冬、夏季差异,并说明原因。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西兰东南部(图甲)的摩拉基海滩上约有50个圆形巨石(图乙),最大直径逾两米,重达数吨,散布于海滩中部百余米的地方。据研究,圆石与珍珠的形成原因异曲同工,即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围绕着核心物质(如贝壳、珊瑚碎片等)的钙和碳酸盐慢慢结晶,层层凝聚而成。直径两米左右的圆石至少需要400到550万年的时间形成,大约要覆盖10到50米厚的海泥才足以提供充分的矿物质。某些圆石长期暴露在永面之上的部分会开裂并逐渐形成龟甲状花纹(图丙)。

(1)推测摩拉基圆石形成后出现在海滩的地质过程。
(2)说明圆石龟甲状花纹的形成机理。
(3)有人认为摩拉基圆石奇景终将彻底消失,请从自然地理方面为其提供依据o
(4)某游客欲在摩拉基海滩用手机尽可能多且清晰地拍摄圆石,请指出其应考虑的拍摄条件。
新西兰东南部(图甲)的摩拉基海滩上约有50个圆形巨石(图乙),最大直径逾两米,重达数吨,散布于海滩中部百余米的地方。据研究,圆石与珍珠的形成原因异曲同工,即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围绕着核心物质(如贝壳、珊瑚碎片等)的钙和碳酸盐慢慢结晶,层层凝聚而成。直径两米左右的圆石至少需要400到550万年的时间形成,大约要覆盖10到50米厚的海泥才足以提供充分的矿物质。某些圆石长期暴露在永面之上的部分会开裂并逐渐形成龟甲状花纹(图丙)。

(1)推测摩拉基圆石形成后出现在海滩的地质过程。
(2)说明圆石龟甲状花纹的形成机理。
(3)有人认为摩拉基圆石奇景终将彻底消失,请从自然地理方面为其提供依据o
(4)某游客欲在摩拉基海滩用手机尽可能多且清晰地拍摄圆石,请指出其应考虑的拍摄条件。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近年来我国盾构机订单高速增长的原因。
(2)指出三阳路越江隧道盾构施工遇到的困难。
(3)与桥梁相比,从地理视角评价隧道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4)简述三阳路越江隧道运营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盾构机是一种使用盾构法(掘进的同时构建)的隧道掘进机。2015年11月14日,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首台铁路大直径盾构机下线,打破了国外近一个世纪的技术垄断。2018年3月13日,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大直径盾构机用于孟加拉国河底隧道工程。近年来,我国盾构机订单维持高增长态势。
2018年6月8号,武汉市三阳路越江隧道贯通,成为二环线内原有“四桥四隧”格局的新成员。该隧道长约2.6千米,外径为15.2米、内径为13.9米,是世界首条公铁合建、国内目前最大直径的盾构隧道。下图示意隧道的纵剖面。

(1)分析近年来我国盾构机订单高速增长的原因。
(2)指出三阳路越江隧道盾构施工遇到的困难。
(3)与桥梁相比,从地理视角评价隧道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4)简述三阳路越江隧道运营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4.
[地理——选修5: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西南部的大湾国家公园,每当夜幕降临,星空似乎伸手可及,故被游客称为“夜空公园”。当地人将暗夜视为遗产,主动发起暗夜保护运动。市民们甚至起草了一份照明条例提交给政府,对户外游客及商业地产照明提出了具体要求。
列举照明条例的具体要求并说明暗夜保护运动的积极意义。2.单选题- (共4题)
5.
伊勒呼里山以北林区(如图)的群落结构可分为乔木、灌木(根深)、草本(根浅)和苔藓(无根)四个层次,土壤呈酸性。该林区曾多次发生火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伊勒呼里山以北的典型自然植被属于
【小题2】伊勒呼里山以北林区火灾后,短期内林下植被生长条件受到的影响包括
【小题3】推测高强度火灾后能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的是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伊勒呼里山以北的典型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硬叶林 | B.常绿阔叶林 | C.落叶阔叶林 | D.针叶林 |
A.光照条件改善 | B.养分短时骤减 | C.土壤酸性增强 | D.地表夏温降低 |
A.乔木 | B.灌木 | C.草本 | D.苔藓 |
6.
始建于百余年前的某城市位于9°N,下图示意该市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描述符合该城市特点的是
①炎热草都②热带春城③富氧大都④湿润山宫
【小题2】该城市吸引人口定居的自然条件是
【小题3】20世纪伊始,该市引进生长较快的桉树并广为栽种,其目的是为了

【小题1】下列描述符合该城市特点的是
①炎热草都②热带春城③富氧大都④湿润山宫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光照充足 | B.降水丰富 | C.海拔较高 | D.土壤肥沃 |
A.获取生产资料 | B.增补地表水源 |
C.缓解热岛效应 | D.保护生物多样性 |
7.
由于土壤夜冻昼消,农作物随表土层上下移动,而被抬出土外遭受灾害的现象称为冻拔。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冻拔说法不正确的是
【小题2】预防冻拔比较合适的措施是
【小题3】下列现象中与冻拔原理最相似的是
【小题1】有关冻拔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北方地区多发 | B.土壤含水量大 |
C.地温在0℃上下波动 | D.我国雨季多发 |
A.覆盖石块 | B.覆盖秸秆 | C.补水灌溉 | D.种植绿肥 |
A.东北地区深秋向阳侧树干开裂 | B.西北地区牧民转场放牧 |
C.东北地区春季电线杆自然倾倒 | D.西北地区瓜果甜度较高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