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为保护我国东部地区的河堤两岸、公路和铁路的边坡,专家研究出了灌木与草本植被相结合的护坡模式。与单一的草本护坡和灌木护坡相比较,该模式植被的地下和地上部分结构更合理,护坡效果更好。下图为灌草结合护坡作用示意图。

与单一植被护坡相比较,分析灌草结合护坡模式护坡效果更好的原因。
自2017年12月开始,经过几十天的物资运输和筹备,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在难言岛正式开工建设。该岛东临特拉诺瓦湾,西部高原广布,冷空气活动频繁。研究发现,罗斯海新站西风强劲。下图为特拉诺瓦湾周边地形、罗斯海新站附近景观及该站部分时段地表反照率变化圈(反照率是地表反射的辐射量与到达地表的太阳总辐射量之比)。

(1)简析罗斯海新站物资筹备、奠基开工选择此时段的原因。
(2)建站时,科考队员发现该地碎石遍布,几乎无土壤,推测其原因。
(3)试分析罗斯海新站西风强劲的原因。
(4)请说明图示时段内罗斯海新站附近反照率极值出现的时间及原因。
材料一 芦苇为多年生高大直立草本植物,冬季枯黄,来年发出新芽。芦苇用途很广,是造纸的优质原料,也可用来织席、帘等。辽河三角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滨海芦苇沼泽湿地,割苇人往往等到冬季大地封冻之后前来收割。芦苇每年收割一次,过去,收割后的苇塘会在春节前后放火“炼塘”,近年来已被明文禁止。
材料二 下面为辽河三角洲芦苇分布图和芦苇景观图。


(1)概述图示地区芦苇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原因。
(2)分析辽河三角洲割苇人选择在封冻之后收割芦苇的原因。
(3)说明芦苇每年都要收割一次的原因。
(4)简述芦苇收割后“炼塘”的利和弊。
巴音布鲁克草原地处天山山间盆地,海拔在2000~2500米之间。开都河流经该景区天然高原草场,河道蜿蜒曲折,素有“九曲十八弯”之美称。落日余晖倒映在弯曲的开都河中.能倒映出多达9个太阳。每年夏秋季节日落时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著名的九曲十八弯落日景观(如图所示)。

分析夏秋季节是观赏九曲十八湾落日景观最佳时间的原因,并指出为更好的观赏此景观需要注意的事项。
2.单选题- (共4题)
某课题组为研究福建南部地区坡耕地不同利用方式的水土保持效果,选取当地某径流小区开展实验研究,根据当地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分别设置3个实验组:(1)实验组I:顺坡种植百喜草(多深长根系),植被盖度(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约95%;(2)实验组:顺坡种植大叶相思,植被盖度约75%;(3)对照组:顺坡裸地,每年适时除草。该实验以每次降雨过程为单位,监测某年5月和8月多场降雨过程的相关数据。下表为各径流小区5月和8月降雨与土壤流失量的关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该地8月降雨强度多大于5月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气旋 | B.反气旋 | C.冷锋 | D.暖锋 |
A.实验组I、对照组、实验组 | B.对照组、实验组I、实验组 |
C.实验组、实验组I、对照组 | D.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I |
①降雨 ②蒸发 ③下渗 ④地下径流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早春季节常发生霜冻天气,严重影响名优茶的产量和质量。下图示意某年 1 月底某科研所对峨眉山市一灌木型茶园进行气温测量的结果(图中 3m、1m 表示距离地面高度的温度曲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依图可知,该茶园
A.白天出现了逆温现象 | B.树冠层的日温差可达18℃ |
C.冻害现象发生于白天 | D.夜晚离地面越近温度越低 |
A.利用风扇,使上下层空气混合 | B.开辟水塘,增大上下层温差 |
C.地膜覆盖,促进空气对流运动 | D.建防护林,阻挡外来气流涌入 |
山药自古以来被视为物 美价廉的滋补佳品。山药喜光,宜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图1中P地是我国山药的原产地和主要产区之一 ,图2示意该地采用攀爬网种植山药。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该地的自然条件,推断影响P 地山药生长最主要的有利因素和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A.光照和降水 | B.土壤和水源 |
C.土壤和洪涝 | D.热量和水源 |
A.先岩层上升,后流水侵蚀 | B.先岩层断裂下陷,后流水沉积 |
C.先风力沉积,后流水沉积 | D.先岩层断裂下陷,后流水侵蚀 |
A.减轻霜冻对幼苗的危害 | B.有利于田间排水 |
C.有利于山药的充分采光 | D.便于果实的收获 |
手机零部件种类多,生产分工细,部分零部件需要在不同的工厂间进行往返加工。美国某知名品牌手机零部件生产供应商主要分布在中国(391家)、日本(139家)和韩国(32家)。目前美国国内出现了该品牌手机基础零部件生产和整机组装是否回归的争论。下表示意该品牌手机生产分工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品牌手机零部件生产供应商集聚分布在中、日、韩的驱动力主要来自
A.协作条件 | B.劳动力成本 |
C.同质化竞争 | D.品牌效益 |
A.完善产业链 | B.提高经济效益 |
C.产业升级 | D.扩大就业 |
A.劳动力成本上升 | B.核心零部件生产能力弱 |
C.市场趋于饱和 | D.基础制造业薄弱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