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洞庭湖是我国首批列入《国际湿地公约》重要湿地名录的7块湿地之一。20世纪末,为满足日益扩大的造纸原料需求,洞庭湖区引入了生长快、林木蓄积量高的欧美黑杨。随后,欧美黑杨种植不断扩大,由垸内转向垸外,从沿岸向洞庭湖深处“进军”,面积一度达到39万亩,其中湿地保护核心区9万亩、缓冲区21万亩。
欧美黑杨具有高大挺拔,根系发达、耐水淹等特点,外号“湿地抽水机”。2017年底,按照中央环保督察组要求,洞庭湖区将核心区9万亩欧美黑杨清理殆尽。
下图为洞庭湖水系简图及湿地保护区欧美黑杨清理现场照片。

试分析大面积种植欧美黑杨对洞庭湖湿地生态安全的影响。
材料一 瑞典缺油少气,能源长期依赖进口。自20世纪70年代初,受世界石油危机影响,瑞典开始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水能、核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瑞典的可再生能源和水能占比在世界领先,其可再生能源以生物质能为主,原料主要来自林业木屑和造纸黑液,主费用于供热和发电。图1示意2017年瑞典能源消费构成。1991年起,瑞典开始征收高额的CO2排放税,采用绿色电力认证系统,对环保型汽车提供补贴与优惠税收。1990~2010年,瑞典国民生产总值比增长了50%,温室气体排放量却降低了9%。
材料二 图2示意瑞典位置及相关地理要素分布。

(1)据统计,瑞典人均能源消费量约270千克/年,为世界第一。根据图文资料,推测瑞典居民能源消费量高的原因。
(2)依据图文材料,分析瑞典开发清洁能源的优势条件。
(3)简述瑞典能源结构的变化对本国和世界的贡献。
(4)说明瑞典低碳经济和清洁能源政策对我国实施绿色发展的借鉴意义。
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以下各题。
材料一 100多万年前的第四纪更新世时期,银川平原是一个由断陷盆地形成的浩瀚大湖,直到黄河形成,沧桑巨变,逐渐出现冲积湖平原。平原顺黄河流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其中银川一带,是平原的沉降中心,地势低洼。银川湖泊湿地众多,一个众所周知的说法便是“七十二连湖”,而这些湖沼和引黄灌溉区的开发有很大关系。图甲示意银川平原湿地分布,图乙示意银川附近地区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分布。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银川湿地的储水量一度大幅下降。如今从黄河灌区逶迤而来的一条条水渠,将湖泊湿地重新连通,塞上湖城风采得以重现。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银川湖泊湿地众多的原因。
(2)简要分析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银川湿地的储水量一度大幅下降的原因。
(3)银川市实施“生态立市”战略,计划在市郊建立一个面积大约是西湖5倍的人工湖,试从地理学的角度评价这一举措是否合理?
渔梁坝系安徽歙县古代水利工程,始建于唐宋,重建于明。该坝可蓄上游之水,缓坝下之流,兼灌溉、行舟、放筏、抗洪之利。坝体由叠石构筑而成,“凡叠十石,中立石柱”,上下层之间用竖石插钉,各条之间有石销相连,坝中间设开水门,用于排水,足以抵御突如其来的山洪暴发。渔梁古镇被誉为“徽商之源”,水路交通的繁荣为这里流下了古朴的徽派建筑和市井文化。
下图为渔梁坝景观照片。
某校拟利用暑假组织学生到渔梁坝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试评价渔梁坝景区的研学和游览价值。
2.单选题- (共4题)

【小题1】芒种到白露期间
A.潍坊市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 | B.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
C.济南市昼夜长短差值先增大后减小 | D.西沙永暑岛正午旗杆影子变长 |
A.两节气日期都相差180天 | B.两节气日正午太阳高度都相等 |
C.太阳视运动轨迹出没方位相同 | D.两节气日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 |
A.千杯浊酒吟风月,梅影疏香入栅栏 | B.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
C.昨夜清霜冷絮稠,纷纷红叶满阶头 | D.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
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中南部的基西米河,在长约90千米(南北端高差仅10.7米)、宽1.6~3.2千米的河漫滩上蜿蜒166千米,水深0.3~0.7米。该河在1962—1971年期间逐渐被渠化成一条长90千米、深9米、宽100米的几段近似直线的人工河道组成的运河。另外,沿河还修建了6个拦河坝,使来水通过调控形成一系列的水库。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基西米河进行渠化是为了
①防洪
②灌溉
③航运
④养殖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③④ |
A.生物多样性减少 | B.改善水质 |
C.减缓流速 | D.扩大湿地 |
“药不到亳州不齐,药不过亳州不灵。”亳州悠久的中药材种植传统让其享有“中华药都”的美誉。近年来,从药材种植到饮片加工,从成药制造到物流贸易,从保健医疗到科教研发,安徽省亳州市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下图为亳州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亳州有“中华药都”的美誉,主要得益于
①广阔的市场②便利的交通③丰富的原料④悠久的历史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①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②削弱药品市场竞争力③减少企业之间的协作④提高中药材种植规模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A.污染生活水源 | B.扩大就业范围 |
C.加剧资源枯竭 | D.破坏生态环境 |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图1)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卒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图2),形成了良性循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塔拉滩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草场退化 | B.水土流失 |
C.森林破坏 | D.土地盐碱化 |
A.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 | B.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 |
C.反射阳光,改善光照条件 | D.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 |
A.增加植被覆盖率 | B.提高水电发电量 |
C.提高土地利用率 | D.减缓沙丘移动速度 |
3.选择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