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28511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5

1.综合题(共4题)

1.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马尾松是福建省主要造林针叶树种,闽粤栲是福建省主要常绿阔叶林树种之一。马尾松纯林(下左图)树种单一,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为了缓解马尾松纯林存在的生态问题,科研人员开展了在马尾松林内套种闽粤栲(下右图)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马尾松林内套种闽粤栲等阔叶树对于现有马尾松纯林生态功能的改良有着重要意义。


分析套种闽粤栲等阔叶树对于现有马尾松纯林生态功能的改良作用。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嘉南平原位于台湾山脉西部浊水溪以南,降水集中夏季,旱季几乎无降水,耕地多为旱地和望天田。嘉南大圳(圳,灌溉用的水渠)北港溪以北从浊水溪取水,北港溪以南从曾文溪和乌山头水库取水,其供水仍不足以满足嘉南平原农作之所需,因而实施三年轮作制,即灌溉区分三大区域,以三年为一循环,每一区域依次得到较多的供水(可种需水量大的水稻)、较少的供水(可种甘蔗)、完全不供水(只能种耐旱的杂粮),三种农作物轮换种植。


(1)分析嘉南大圳对灌溉区耕地的影响。
(2)分析嘉南大圳建成后,嘉南平原农业供水依然不足的主要原因。
(3)简述嘉南平原实施三年轮作制的意义。
(4)说明乌山头水库在曾文溪灌溉系统中的作用。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渤海油田地处京津冀腹地,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第二大原油生产基地。近年来勘探发现储量都以原油为主,天然气发现较少。2019年2月26日中海油宣布,位于我国渤海海域渤中凹陷的渤中19-6气田,测试获得优质高产油气流,确定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000亿立方米,凝析油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亿立方米。这是渤海湾盆地50年来最大的油气发现。

材料二  1月23日电,近日受强寒潮影响,渤海海冰冰情发展迅速,辽东湾浮冰范围62海里,渤海湾、莱州湾最大浮冰范围5-15海里,最大冰厚10厘米。

材料三下图为环渤海地区地形等高线图。


材料四 根据遥感照片测算的1986-1996年期间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增减的变化情况图。


(1)推测渤海千亿级大气田的发现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
(2)结合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渤海冬季封冻严重的自然原因。
(3)推测1996年后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总体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的知识简析原因。
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目的地旅游,是指不限制游客所在地,游客利用手机客户端自行选择适合的时间及合适的出行交通工具,到达任意想要游玩的城市或景点的旅游形式。近年来,黑龙江省成为我国南方学生春节前后主要旅游目的地。

分析近年来春节前后黑龙江省吸引南方学生的主要原因。

2.单选题(共3题)

5.

   河流某些特征常常受自身某些要素的改变而相应变化。下图是某河流中游连续三个河段(河段长约50公里)测量的河床平均海拔和平均宽度在过去10万年间的变化图,箭头表示变化方向。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三个测点从上游到下游的排序是(    )
A.甲乙丙B.乙甲丙C.丙甲乙D.甲丙乙
【小题2】乙河段河床特征变化的原因是(    )
A.洪水泛滥导致河床变宽B.流水下蚀导致河床变高
C.溯源侵蚀导致河段变浅D.流水沉积导致河床变高
【小题3】据图可以推知近10万年来丙河段水文特征变化的是(  )
A.水流的速度由快变慢B.径流量大小由大到小
C.结冰期长短由长到短D.河流含沙量由小到大
6.
下图为云南高黎贡山北段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信息反映出(    )
A.木本物种丰富度在2 900 m左右最低
B.2 600 m处木本物种比草本物种丰富
C.木本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增加而上升
D.草本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升高,先降低后升高
【小题2】影响木本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B.光照
C.降水D.坡向
7.

   半城市化人口是指人在城市,户籍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的流动人口。这些人口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半城市化率( M),半城市化率(M)=(城市常住人口-城市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图示省区半城市化现象产生的因素主要是(    )
A.户籍制度B.城市化速度
C.产业结构D.经济发展水平
【小题2】图中辽宁、四川、新疆等省区半城市化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居内陆,气候恶劣B.开发历史悠久,自然资源匮乏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较少
【小题3】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区的半城市化率高,有利于(    )
A.优化农村产业结构B.提高农民福利待遇
C.促进城市经济发展D.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