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 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2831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2

1.综合题(共4题)

1.
(地理——环境保护)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隆河冰川位于瑞士境内,是阿尔卑斯山最古老的冰川之一。在过去的八年里,每年夏天,瑞士人都会用白色的帆布毯子将冰川严严实实地覆盖起来。下图示意被白色毯子覆盖的冰川。


分析瑞士人给隆河冰川覆盖白色毯子的原因。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松潘草地位于松潘高原(下图),海拔3500米以上,沼泽广布,夏季天气变化大。在冷湿环境下,松潘草地泥炭(未分解的植物遗体不断堆积而成)资源丰富。解放后松潘草地经排水疏干,部分垦为农田,草地和沼泽面积大为缩小,已发展成少数民族的农耕区。

(1)分析松潘草地夏季昼夜温差大的成因。
(2)分析松潘草地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
(3)指出草地开垦为农田后土壤中有机质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花又名巴西花梨,具光泽、无特殊气味、结构细而均匀,质地硬,强度高,是一种名贵硬木,可以用于制作豪华家具、地板、生活器具等。非洲刚果河沿岸(如下图所示)是巴花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其出产的巴花价格低廉。我国某公司在刚果河沿岸建立多处伐木场,所产木料削裁多余枝杈后,原木带根从港口黑角出口到我国,之后在我国加工成高档家具。


(1)简述我国公司在刚果河沿岸建立多处伐木场的主要原因。
(2)指出巴花原木在布拉柴维尔以上河段采用的主要运输方式,并分析原因。
(3)说明巴花砍伐后原木带根出口我国的主要原因。
(4)有人建议刚果河沿岸国家扩大巴花原木的砍伐,以换取较多的外汇。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4.
(地理—旅游地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路下面是房屋,公路上面是房屋,房屋上面还是房屋”、“停在 8 楼的 2 路汽车”在山城重庆,这不再是文学虚构,你还会看到:从居民楼内驶过的轻轨列车、“浪到怀疑人生”的波浪形公路(如下图所示)、《极限挑战》等影视节目取景地的长江索道、斑驳古朴的“另一个世界”——下浩老街在网络媒体的追捧下,重庆人熟视无睹的这些地方,快速变脸为全国闻名的“网红景点”。


(1)说说重庆“网红景点”的出现对旅游开发的启示。
(2)“网红景点”往往火得快,冷得也快。指出使“网红景点”能持久“保鲜”的措施。

2.单选题(共4题)

5.

   陷落柱是岩层中岩溶空洞塌陷,上部地层下沉形成的堆积体。煤炭采掘时遇到陷落柱,可能遭遇矿难事故,并给煤炭生产造成很大困难。图示意某煤层底面在地下的分布与起伏状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陷落柱的最大垂直高度可能为
A.40米B.80米C.120米D.160米
【小题2】与图中陷落柱成因有关的表述是
A.背斜顶部多裂隙B.向斜槽部易积水
C.煤层结构较松软D.煤炭采空致塌陷
【小题3】在采掘工作面接近陷落柱时,下列现象属于前兆特征的是
A.周围岩层逐渐致密B.周围小断层逐渐增多
C.涌出水量逐渐减少D.煤层顶板压力减小
6.

   林窗是指森林中因各种因素导致树木死亡,形成林中空地的现象。下图分别为我国某林地12月晴天平均日最高气温和平均日最低气温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森林类型主要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热带季雨林
C.亚寒带针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
【小题2】林窗的形成促进了林窗区内草本和灌木的生长,直接原因是(   )
A.光照增加B.降水增多
C.气温升高D.温差加大
【小题3】与林窗西侧相比,12月林窗东侧的晴天平均最高气温较高,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太阳从东南升,林窗东侧比西侧的日照时间长
B.上午多雾,日照多在下午,林窗东侧日照较多
C.林窗东侧的林木比西侧高大,导致东侧通风性好
D.林窗东侧的林木比西侧茂密,导致东侧湿度较大
7.

   策勒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河上的恰哈桥是 315 国道上的重要交通设施,该路段存在持续的过境风沙流。2011 年,历时三年工期的恰哈新桥建成,自新桥投入使用以来,受路基和护栏形态等因素的影响,桥面风沙堆积成为困扰交通的一大问题。为减轻沙害,交通管理部门在桥面道路北侧设置高立式芦苇沙障,结果路面积沙日趋严重,随后沙障被拆除。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恰哈新桥修建的主要目的是
A.规避风沙危害
B.降低道路坡度
C.增加通行能力
D.促进矿产开发
【小题2】导致新旧桥路面积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透风护栏增加了进入桥面的沙量
B.不透风护栏阻滞沙流
C.平面路基减弱风速
D.阶梯状路基增强风速
【小题3】拆除芦苇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通过桥面道路的风速B.扩大路面驾驶视野
C.降低桥面道路的维护成本D.增加光照,减轻冻土厚度
8.

   随着城市与乡村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们通过开发“都市里的乡村”——推广社区农业化和城郊农业等方式,使农田散布于城市用地中,创造出一个清洁高效的城市。如日本筑波科学城保留了大片的农田,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和教育场所;法国在建设新城时引入农业景观,把农田作为绿地引入城内及城市周围,形成“没有郊区的新城”……在城市中有意识地引入农田, 使农田成为城市景观的绿色基质,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回归,也反映了城市化发展的新理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城市建设中,“城市农田”与“城市公园”比较,突出的优势是
A.景观丰富,可吸引附近居民到访
B.水域广阔,能有效减轻城市内涝
C.污染较小,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
D.居民维护,可以降低运行的成本
【小题2】农田融入城市的首要目的是
A.保护原始的农业环境B.增强城市自我服务的功能
C.提供居民劳动的场所D.减少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