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清镇北大培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22814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2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的喀斯特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我国平均每年土地石漠化的面积约为2500平方千米,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灾害多发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材料二  我国西南某地区坡度与土层厚度与有机质层厚度的实测数据(表)

(1)上图为石漠化、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人口环境容量的统计图。根据右图图中坐标和文字分析图中三条曲线分别是:①    ;②    ;③  
(2)根据材料分析石漠化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及主要分布地区。
2.
读世界某区域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除地形因素外,指出影响图中陆路交通运输线分布的主要因素。
(2)指出图中A、B海域面积变化趋势。
(3)简述该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
3.
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 聚落泛指人口聚居的社会性空间,是乡土社会的基本单元。一个聚落能否形成与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河流。故大城市必位于大川旁,而小村庄则近于小河边,“在水一方”,是聚落分布的突出特点。下面是“我国长江流域聚落分布图”(图A)和“某山区聚落分布图”(图B)。


(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聚落分布有何特点?
(2)山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的原因是什么?
(3)以雅鲁藏布江谷地为例说明高原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特点及原因。
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湄公河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流入中国南海。湄公河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为5800万千瓦,可开发水能估计为3700万千瓦,当前已开发的水能不足1%。下图为中南半岛山河分布示意图。


(1)评价湄公河流域开发水能的自然条件。
(2)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湄公河流域水能开发较低的原因。
(3)推测金边以上河段修建水电站、大坝对湄公河三角洲的影响。

2.单选题(共18题)

5.
索马里海盗日益猖獗的原因除了政局长期动荡外,和长期的贫困密切相关。非洲贫困的原因主要包括(    ) 
①历史上罪恶的奴隶贸易和殖民统治 ②初级产品为主的单一经济
③过快的人口增长速度和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所带来的人口问题、粮食问题和环境问题
④国家政局动荡,部族冲突不断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③
6.
读尼罗河和刚果河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两水系的支流密度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B.土壤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
【小题2】关于两河流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刚果河流域面积大,经过的气候类型复杂
B.刚果河水量大且稳定,以湖泊补给为主
C.两河流水的补给,都与赤道低气压带有关
D.两河流的汛期都在6——9月份
7.

   亚洲东部强大的冬季风,挟带中亚和蒙古高原一带的大量沙尘,遇太行山、秦岭等山地的阻挡,沙尘沉积下来形成现在的黄土高原。下图是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和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米)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上图中M地黄土层的最大厚度可能是(  )
A.850米B.725米C.140米D.175米
【小题2】上例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
A.甲:疏浚河道,发展航运B.乙:平整上地,增加下渗
C.丙:开垦梯田,推广滴灌D.丁:建坝蓄水,调节气候
8.

   罗布泊(Lop Nor)意为多水汇集之湖,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其西北侧的楼兰城为著名的“丝绸之路”咽喉。随着环境的变化,现已干涸。下图是罗布泊不同历史时期湖岸线和河流入湖口三角洲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期间,罗布泊(  )
A.水面蒸发只参与陆地内循环
B.湖水盐度呈上升趋势
C.湖面经历缩小-扩大-缩小过程
D.河水直接来源于大气降水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
A.罗布泊流域面积不断缩小
B.早期湖水深度西深东浅
C.湖底海拔不断下降
D.流域主体位于热带沙漠
【小题3】导致罗布泊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候变暖    ②湖水受到污染  ③楼兰古国的消失    ④河流筑坝蓄水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小题4】罗布泊的消失对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的启示,正确的有( )
①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②农业中多采用滴灌微灌技术
③调整产业结构,降低高耗水产业规模④提升城市等级,形成规模效应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某校学生到我国一村落进行地理考察。下车后,只见水田沟渠纵横,前方高山耸立、左侧椰林成排(如下图)。他们步行进入村落,但见民居间涌泉处处。村长带领他们参观该村的祠堂,提及当初祖先因受连年灾荒,不得不渡海来此。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村落所处地形为(  )
A.山地B.冲积扇
C.三角洲D.高原
【小题2】该地所处自然带最可能为(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热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D.热带雨林带
【小题3】村民的祖先渡海来此后,对当地改造最显著的自然景观是( )
A.地形B.河流
C.植被D.道路
10.

   山东省济宁市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2010年10月13日,该市在煤矿塌陷地上建起的亚洲最大的30兆瓦太阳能实验电站正式并网发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煤炭比较,太阳能发电的优点是(   )
A.投资少,发电成本低B.清洁可再生,无枯竭危险
C.技术成熟,便于推广D.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小题2】济宁市建设太阳能电站的主要原因是(   )
①经济发达,能源供需矛盾突出位 ②土地、资金与技术条件的保障
③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④于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⑤推动塌陷地的综合开发
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④D.②③⑤
11.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黑土分布区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由于各种原因,其肥力不断下降,其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被冲刷变薄B.气候干旱C.生物活动微弱D.秸秆还田
【小题2】辽河下游两岸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B.玉米C.高粱D.水稻
【小题3】呼伦贝尔草原的农业生产类型为(  )
A.种植业为主B.畜牧业为主
C.农产品加工业为主D.淡水养殖业为主
12.
大多数环保专家认为保护热带雨林是目前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最有效和最廉价的手段。这充分说明了热带雨林具有的全球环境效应是(  )
A.维护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B.维护全球的碳—氧平衡
C.维护生物的多样性D.是全球宝贵的生物基因库
13.
读田纳西河流域水坝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水坝的数量和密度,可以反映该地的(  )
A.降水多少B.气温高低C.地形特征D.含沙量大小
【小题2】图中水坝及形成的水库主要功能有( )
①发电   ② 航运   ③防洪   ④防沙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下表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概况。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步骤(时间)
系统名称
服务范围
1994年
北斗一号系统
5°N~55°N,70°E~140°E
2012年
北斗二号系统
55°S~55°N,55°E~180°
2020年
北斗全球系统
全球
 
【小题1】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用于(  )
①人口普查  ②应急搜救  ③水文监测  ④海产品加工  ⑤地理信息测绘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⑤D.②③④⑤
【小题2】北斗导航卫星可
①为登山爱好者提供具体的经纬度位置信息 ②为农业生产测评农作物的产量 ③为地质工作者提供某地的海拔高度信息 ④为比赛者提供汽车的航行速度信息 ⑤为工业生产测评水质污染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⑤
15.

   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德国东北部的卢萨蒂亚地区,19~20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一系列棕地。2000年起,德国对该地区进行棕地整治——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开发新型居住区,发展工业旅游。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卢萨蒂亚棕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 人口锐减 B. 资源耗竭 C. 产业升级 D. 生态恶化
【小题2】德国整治卢萨蒂亚棕地的首要任务是(  )
A. 改善生态环境 B. 优化交通布局 C. 发展旅游产业 D. 促进商业发展
【小题3】下列城市中,最适合推广卢萨蒂亚棕地整治模式的是(  )
A. 甘肃玉门 B. 福建厦门 C. 辽宁鞍山 D. 湖北武汉
16.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四项指标占全国比重的统计图”。读图,图中信息说明该区( )
A.水资源短缺B.农业粗放经营
C.劳动力数量少D.水土流失严重
17.
读下列两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两水域附近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 )
A.淡水资源B.渔业资源C.煤炭、铁矿D.石油、天然气
【小题2】该自然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若不慎会导致当地( )
A.水体富营养化B.水体放射性污染
C.附近水域水生生物大量死亡D.外来物种入侵
【小题3】有关a、b、c、d四条河流所在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条河流全年皆可通航,航运便利
B.光照和热量丰富,水源充足,农业发达
C.四条河流都是外流河
D.都可能存在土地沙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
18.
读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加工工业一直呈下降趋势
B.原料工业2000年比1995年增加了25%
C.采掘业逐渐取代加工工业占到了主体地位
D.冶金、化工、建材等部门属于加工工业
19.
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  )
A.江南丘陵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D.山东丘陵
20.
下图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消费区的正确叙述是(  )
①华北地区的能源消费主要以煤炭为主 
②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消费以水电、核电为主 
③西南基地能源生产主要是水能、天然气 
④蒙东基地能源生产主要是煤炭、石油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小题2】目前,能够缓解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有效措施主要为(  )
①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加强区域能源调配 
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 
④大力研发潮汐能,开发新能源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1.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宜农荒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开垦三江平原首先应该(    )
A.引入灌溉水源B.增加土壤肥力
C.平整土地D.排水
【小题2】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三江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
A.天然林B.水源林C.湿地D.草地
【小题3】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资源是(    )
A.光照充足B.土壤肥沃C.降水丰沛D.物种丰富
【小题4】东北的耕地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势平坦广阔,地广人稀B.土壤肥沃
C.降水丰沛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22.
读和田地区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绿洲地区的水源主要来自(  )
A.高山冰雪融水B.大气降雨
C.地下水D.夜间降温时空气中的冷凝水
【小题2】林带的主要作用是(  )
A.涵养水源B.净化空气
C.调节气候D.防风固沙

3.选择题(共2题)

23.在气温的日变化中,最低气温出现在(    )
24.水稻叶肉细胞中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若将水稻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