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古往今来,甬江、奉化江、余姚江对宁波生存、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日益增长的三江口河道淤泥和建筑工程产生的建筑渣土已成为宁波市城市建设良性发展的负担。随着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政策的推行与新型建筑保温材料的需求,宁波市淤泥与建筑渣土烧结节能保温砖得到鼓励发展。下图示意节能保温砖工艺流程。

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宁波鼓励发展河道淤泥与建筑渣土烧结节能砖的重要意义。
秦岭山脉是我国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为我国东部超过3000米的少数山峰之一。秦岭为黄河支流渭河与长江支流嘉陕江、汉水的分水岭。
十堰位于秦岭以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市成为我国汽车及相关产业地域集聚度最高的城市,享有“百里车城”之称。图示为秦岭地区示意图。

(1)简述秦岭以南汉江北部支流的水文特征。
(2)秦岭山脉及周边地区生物多样性显著,试分析原因。
(3)试为十堰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支招”。
下图图示为尼罗河三角洲示意图。

(1)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为聚落密集区,简述该地建城的自然区位优势。
(2)应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分析阿斯旺大坝对尼罗河三角洲的影响。
(3)上海市一纺织厂欲将其工厂转移至尼罗河三角洲地区,试分析其可行性。
汉堡港位于德国北部易北河河口,是德国最大的港口。20世纪70年代以来汉堡经济陷入危机,临港产业大量外流。为此,汉堡市制定了“因港而兴”的转型计划,至 2011年汉堡的临港工业已从战后以造船、航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成以高科技、信息产业为主,港口服务业则是从码头服务、仓储服务等转变为航运融资、海事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汉堡与中国之间除了原有的海上贸易通道,还多了铁路贸易通道,汉堡市与中国运输联系愈发密切。图示为德国及汉堡地理位置示意图。

(1)简述汉堡港成为德国最大港口的地理位置优势。
(2)分析汉堡港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具备的有利条件。
(3)说出汉堡港成功转型的经验对我国港口发展的启示。
重庆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时期的砂岩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是中国石窟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石窟艺术中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间最为壮丽辉煌的一页。1999年12月1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游客接待量高速增长,对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简述大足石刻至今保存比较完好的原因,并提出保护大足石刻世界遗产的有效策略。
2.单选题- (共11题)

【小题1】哈尔滨冬季到达地表的太阳直接辐射少,其原因不可能的是
A.冬季太阳高度较小 | B.冬季受冷锋影响,降水量多 |
C.冬季白昼时间短 | D.冬季冰雪覆盖,反射率高 |
A.太阳高度最大 | B.晴天日数较多 |
C.白昼最长 | D.多沙尘天气 |
A.降水量和热量的差异 | B.植被覆盖率和河流的密度 |
C.纬度位置和地形地势 | D.日地距离和地球公转速度 |

【小题1】该大河南岸支流、北岸支流和干流进入汛期的时间不太一致,导致该现象的根源在于
A.纬度差异导致气温不同 | B.锋面雨带位置的变化 |
C.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 D.季风影响程度不同 |
①巨大的喇叭状入海口
②强盛的信风
③南赤道暖流
④北赤道暖流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小题1】地质学家发现青藏高原大约每隔几年就以数厘米的进度向北和向东移动,其成因是
A.地壳运动 | B.岩浆活动 |
C.流水搬运作用 | D.风力作用 |
①季风
②信风
③地形
④洋流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A | B.B | C.C | D.D |

【小题1】右图山地位于左图中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南坡 降水多 | B.北坡 湿度大 |
C.南坡 气温低 | D.北坡 热量丰富 |
城归,就是从城里返回乡下的创业人员。在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下,一些已然跳出 “农门”的农民工带着新的见识、资金和梦想踏上返乡路,成为新一代的“城归族”。2018年国务院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达到740万,另外还有大量居住在城镇的科技人员、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等下乡创业。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新时期“城归族”的出现反映了
A.全面逆城市化现象出现 | B.城市产业向外转移 |
C.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 D.农村投资环境改善 |
A.增大了地区间交通压力 | B.加重了“城市病” |
C.改善了农村产业结构 | D.增大了城乡经济差距 |
2019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发送量29.8亿人次,与去年基本持平。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农村人口省际迁出量统计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农村人口省际迁出量最多的三个省份人口迁出的共同原因是
A.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 | B.经济发展水不落后于周边省份 |
C.经济发展水不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 D.自然环境恶劣,医疗卫生条件差 |
A.人口总量较小,无剩余劳动力 | B.距东部发达地区较远,交通不便 |
C.采矿业发达,吸纳了大量劳动力 | D.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 |

【小题1】对咖啡分布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 | B.气候 | C.土壤 | D.水源 |
A.接近原料产地 | B.利用廉价劳动力 |
C.占据消费市场 | D.利用优越气候条件 |
目前,上海制造业正在谋求产业梯度大转移,“两头(研发、营销)在沪,中间(生产)在外”的经营模式逐渐成为上海企业未来生存的常态。图示为产业链的“微笑曲线”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两头在沪”,是因为上海
A.技术力量雄厚 | B.劳动力充足廉价 |
C.优惠的政策条件 | D.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 |
A.普通服装制造;高级服装制造 |
B.新型建材工业产品的研发;新型建材工业的生产 |
C.电子产品组装;电子产品销售 |
D.生物制药厂;生物制药产品的销售 |

【小题1】美国大豆生产区多呈带状分布的原因是
①气候适宜
②地形平坦
③便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④适宜地域专门化生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甲区域比现在干旱 | B.种植业比重上升 |
C.畜牧业比重上升 | D.大豆产区面积增大 |
20世纪50年代,“美国制造”称霸全球,而近20年来“中国制造”已成为全球第一。2008年金融危机后,制造业的回流一直让美国魂牵梦萦,2016年美国大选获胜的特朗普更是多次强调这一目标,并承诺给予政策优惠。为营造良好的制造业发展环境,美国多部门协同发力,从基础建设、能源、出口等多个领域综合政策。随着页岩油气革命,美国电力成本急剧下降;自动化的普及和机器人的研发应用,导致用工量大减。近年来,一些市场主要在美国的技术导向型制造业相继从中 国和其他国家迁回美国本土,制造业出现明显的“回流”现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促使美国制造业回归的内在动力主要为
A.优惠的政策支持 | B.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
C.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 D.互联网的搭建 |
A.促进就业率的提高 | B.降低生产成本 |
C.促进产业升级 | D.优化能源结构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