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材料一 中新浙江网2007年11月14日电:连接黑海与亚速海的刻赤海峡11日遭遇猛烈风暴后出现严重的生态危机,在风暴中沉没的一艘油轮泄漏了2 000吨燃料油,俄罗斯新闻社12日援引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官员的话说,目前刻赤海峡12公里长的海岸已被污染,3万只海鸟已死亡。
材料二 输油5 000万吨的里海石油管道工程正式竣工,十多年来,里海沿岸5国伊朗、俄罗斯、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一直在探讨里海油、气资源的分配问题。
2006年7月13日,连接阿塞拜疆的巴库、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和土耳其的杰伊汉的里海石油管道工程正式竣工,每年约5 000万吨产自阿塞拜疆里海地区的原油,将通过这条管道送达杰伊汉港口,然后由此转运到世界市场。
材料三 咸海位于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两国的交界处,曾是世界第四大湖。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对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水资源过分利用和浪费,造成注入咸海的水量大幅下降。目前咸海的水量仅为历史最高记录的四分之一,湖面面积缩小了一半,水位下降了19米。咸海的自然生态危在旦夕,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材料四 世界某一地区图

(1)D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该气候冬季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降水量最丰富的地点是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B海区及其附近地区蕴藏有丰富的_________资源,随着该资源的大量开发,该海区的______________环境问题将会日益严重。
(4)B海北部沿岸地区虽有乌拉尔河和伏尔加河注入但却有沙漠分布,试分析原因。
(5)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C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产生了______________环境问题 。在开垦的同时,引大量河水灌溉,不合理的灌溉又带来了______________环境问题。简要分析这一问题产生的过程。

(1)下列四幅降水柱状图中,能正确反映③和⑤降水状况的分别是 图和 图。


(2)列表比较①地与②地气候的差异。
地点 | 特征 | 形成原因 |
①地 | | |
②地 | | |
(3)④和⑤两地位于同一纬度,但自然景观不同,试分析其成因。
(4)若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变为低平的平原,会给南美洲的气候分布带来哪些影响?(列举两条)
材料一 2010年我国正式设立喀什经济特区。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它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边境线长达982千米,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甲、乙两图为该地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
材料二 发展“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1)图甲中的A处的地貌类型为 ,图乙中的B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 ,结合甲乙两图简析甲图所示主要地形的成因。
(2)运用所学原理,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分析该地区的番茄色红、质优的优势自然条件。
(3)请从地理位置、交通两方面,分析喀什经济特区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

(1)甲、乙、丙三区域工业发展共同的区位优势,除了良好的农业基础、发达的海陆交通、优惠的政策,还有哪些?请再列举两方面。
(2)甲、乙两区域建立化学工业不同的主导区位因素各是什么?
(3)妈祖是我国古代民间传说中海上渔民和船工的保护神。妈祖文化是我国沿海地区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最早出现在福建的湄州。妈祖分布在天津、上海、广州的共同自然环境条件有哪些?
2.单选题- (共9题)

【小题1】该资源分布区的共同特点是
A.全年平均气温高 | B.大气降水较多 |
C.纬度和海拔都高 | D.土壤发育程度低 |
A.近年来数量逐渐减少 | B.被人类大量开发利用 |
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D.大多数国家需要进口 |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B. 乙地所在国家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
C. 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 D. 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
【小题2】关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 B. 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
C. 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 D. 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①太阳辐射的南北差异
②离海远近的不同
③大气环流的影响
④山脉的作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小题1】该地可能是( )
A.武汉 | B.西昌 | C.济南 | D.兰州 |
A.1—3月 | B.3—5月 | C.7—9月 | D.10—12月 |
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 B.白昼时间长 |
C.大气中云量较少 | D.地面温度较高 |

A.东北部降水少,洋流 | B.西南部降水少,洋流 |
C.东北部降水多,信风和地形 | D.西南部降水多,地形 |

【小题1】乙河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不能说明此现象成因的是 ( )
A. 地势落差大,河水落差大,河口处泥沙不易沉积
B. 流经低平的盆地,利于河水流动中泥沙沉积
C. 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D. 流域面积小,流量小,河流携带泥沙能力有限
【小题2】图示四个区域,为重要乳畜业分布区的是 ( )
A. 甲、乙 B. 乙、丙
C. 甲、丙 D. 丙、丁
【小题3】四图中河流都参与海陆间的水循环,图中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与西风带关系密切的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小题1】图中M山地东、西两坡山麓地带的植被类型是 ( )
A.均为热带草原 |
B.东为热带雨林,西为热带草原 |
C.均为热带荒漠 |
D.东为热带草原,西为热带荒漠 |
A.②地海域水深度大于①地 |
B.①、②两地均有寒流流经 |
C.①位于加勒比海,②位于太平洋 |
D.①、②两地均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地沿岸有寒流经过
B. 乙地河流有凌汛
C. 甲地位于丙地的西南方向
D. 丁地河流沿岸景观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小题2】四地中气候类型相似的是 ( )
A. 甲、丙 B. 乙、丙 C. 丙、丁 D. 甲、乙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