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甲天气系统类型是 ,其势力强盛的季节是 。
(2)比较①②两地的风力大小,并分析其原因。
(3)判断图示甲、乙两地中地表昼夜温差的大小,并分析其成因。
(4)说出影响③④两地的天气系统类型,简述④地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状况。

(1)图示地质构造主要是由____(填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造成的。乙处地质构造类型为_____,并说明其理由______。
(2)图示丙处地质构造类型为______,并说明其判断依据______。
(3)图中甲处地形为______,分析其形成原因______。
(4)图中丙、丁两处中,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处,其理由是____;适宜修建地下隧道的是____处。
中国制造,这张年轻的面孔正在失去魅力,在新—轮产业升级中“哭泣曲线”已逐渐逼近。跨国企业从欧洲到美国、日本、中国台湾、中国内地,现在这些跨国企业却选择去东南亚,去非洲。下图为哭泣曲线图。

(1)根据图文材料说出产业转移的原因。
(2)根据图文材料推断最容易选择去东南亚的产业类型,并说明东南亚发展该类产业的有利条件。
(3)简述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17年7月17日,联合国总部举行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探讨“一带一路”与国际农业合作。国际农业合作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河南贵友实业集团开发的吉尔吉斯斯坦“亚洲之星”农业产业合作区,位于比什凯克以东约60km的楚河谷地,四周雪山环抱。该农业区农业育种、肉鸡养殖与屠宰,牛羊的规模养殖和屠宰都填补了吉尔吉斯斯坦的空白,项目以农业全产业链的方式发展。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亚欧大陆的腹心地带,境内多山,高山常年积雪,多冰川,境内河流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该国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薄弱,主要生产原材料;以农牧业为主,牧场占总面积的43%。下图为吉尔吉斯斯坦地形略图。

(1)简述吉尔吉斯斯坦在“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地理优势。
(2)简述“亚洲之星”农业产业合作区模式对吉尔吉斯斯坦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2.单选题- (共10题)
博斯腾湖水城及湖滨区历史上曾经是湖泊星罗棋布,湖水烟波浩渺’沼泽植被繁茂,芦苇丛生的地域。下图示意博斯腾湖及周边地区。图示农业区是新疆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1990年至2010年,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沼泽等湿地面积急剧萋缩。
【小题1】1990年至2010年,图中沼泽等湿地面积急剧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候干旱少雨,蒸发量巨大 ②过度开垦湿地
③农业灌溉用水量增大,入湖水量锐减 ④城镇工业、生活用水量大,浪费严重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A.积极开垦荒地 | B.发展节水农业 | C.降低单位水价 | D.耕地全部种树 |

【小题1】图中E气压带为( )
A.极地高气压带 | B.副热带高气压带 |
C.赤道低气压带 | D.副极地低气压带 |
①热带草原气候 ②热带季风气候 ③地中海气候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C.热带草原 | D.温带落叶阔叶林 |

【小题1】H组日本VS波兰比赛日,波兰华沙(约21°E)球迷准时开始看球的区时约为( )
A.10时 | B.15时 | C.19时 | D.23时 |
A.西南方 | B.西北方 |
C.东南方 | D.东北方 |

【小题1】图示甲洋流是( )
A.秘鲁寒流 | B.墨西哥湾暖流 |
C.本格拉寒流 | D.马达加斯加暖流 |
A.为南半球寒流 | B.自高纬流向低纬 |
C.受西风影响大 | D.自北向南流 |
A.海水温度较高 | B.气候比较湿润 | C.渔业资源更丰富 | D.地表植被更茂盛 |

【小题1】图甲中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为( )
A.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流水侵蚀 |
B.岩浆喷出一风化剥蚀一流水侵蚀 |
C.固结成岩一地壳抬升一风力侵蚀 |
D.风力沉积一地壳下沉一冰川侵蚀 |
A.风化作用 | B.沉积作用 |
C.变质作用 | D.地壳运动 |
A.E | B.F | C.G | D.H |
博格达峰(88.3°E,43.8°N)海拔为5445m,坐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境内,是天山山脉东段的最高峰。下图示意我国天山博格达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北坡是
①背风坡 ②迎风坡 ③阴坡 ④阳坡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 B.山地雨林带 |
C.山地常绿硬叶林带 | D.山地针叶林带 |
A.降水较多 | B.红壤肥沃 |
C.全年高温 | D.光照充足 |

【小题1】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近10年北京市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应该是( )
A.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 | B.第二产业比重逐年上升 |
C.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 | D.第二、三产业比重不变 |
①面积 ②经济密度 ③产业结构 ④自然资源
A.②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④ |
【小题1】下列区域中主要按人文要素指标划分的是( )
A.东北平原 | B.东部季风区 | C.湿润区 | D.客家方言区 |
A.上海市 | B.湿润区 | C.渭河平原 | D.温带落叶阔林带 |
A.土壤、水文 | B.地形、气候 | C.气候、水文 | D.地形、土壤 |
青藏高原贯穿输水隧道全天候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拟通过开凿雅鲁藏布江谷地至青海柴达木盆地的深长贯穿隧道,在雅鲁藏布江干流峡谷地段筑坝截流,支流帕隆藏布江蓄水,利用区域地形高差将雅鲁藏布江部分水量调入柴达木盆地。下图为输水隧道示意图。
【小题1】选择雅鲁藏布江作为水源地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 | B.地质条件稳定,自然灾害少 |
C.地形平坦,河流流速慢 | D.环境承载力强,生态修复快 |
A.完全修复山地冰川 | B.促进农牧业和生态渔业大力发展 |
C.增加森林储备,发展木材产业 | D.缓解工农业用水短缺问题 |
萍乡工业以1898年安源煤矿的开办为标志,属我国最老的工矿城市之一。被誉为“江南煤都”的萍乡,境内煤炭储量为7.2亿吨,含煤地层占全市总面积的60%。经过100多年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后,现仅剩近2亿吨,剩余可开采储量中约40%为劣质煤,且基本处于地层深部。下图为萍乡市位置示意图。
【小题1】萍乡市煤炭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有(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位于我国主干铁路线上,交通便利
③气候干旱,煤矿不易渗水 ④临近长三角与珠三角,消费市场广阔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A.煤炭的市场需求萎缩 | B.劳动力缺乏 |
C.风能等新能源的冲击 | D.煤炭资源枯竭 |
①加大煤炭资源的勘探力度 ②开发应用新技术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③从外地大量调入煤炭,满足本地需求 ④研究洁净煤技术,对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