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石油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8月诊断考试高三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27984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5

1.综合题(共5题)

1.
读我国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区域分界线的年降水量约为_________MM,一月均温约为_________°C。
(2)A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
(3)B区域河流是水文特征是(除无结冰期外)_________、_________。
(4)C区域的地形以_________为主,农业以_________为主。
(5)E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
(6)D区域的河流虽然短小,但流量丰富,其原因是_________。
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区域盐碱地分布较广,试分析该地区次生盐渍化严重的原因。
(2)分析图中C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3)分析图中D河中下游洪涝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
3.
综合已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新疆农业发展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不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
(2)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亚马孙开发计划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我国长江三峡工程的主要效益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
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这个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主要原因是      
(2)A地沙漠的名称是   ;B地沙漠所在省区是   
(3)C地区大量外调的资源是   
(4)该地区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5)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本世纪初,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快,使中西部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新机遇。河南省抓住这次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积极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大力东引西进,引进外资、承接产业转移,带动经济发展。
(1)影响河南省成为新的产业转移目的地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运输B.劳动力价格C.内部交易成本D.科学技术
(2)河南省在发展工业的初期首先要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原因是什么?
(3)河南省在接受产业转移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4)产业转移可能给河南省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2.单选题(共21题)

6.
森林破坏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有
A.生态环境恶化B.臭氧破坏加重
C.次生盐渍化D.大气污染
7.
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方民居墙体厚B.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
C.南方民居房檐窄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
8.
位于陕北榆林市沙漠地区的高尔夫球场占地3510亩,年耗水量50万吨。为维持草皮生长,每年还需施用约13吨化肥和杀虫杀菌剂。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反对修建高尔夫球场,其理由包括
①占地面积大   ②劳动力需求多 
③地下水污染严重 ④耗水量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小题2】高尔夫球场的修建对榆林地区的影响有
A.加剧水资源紧张B.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C.沙漠面积扩大D.平均地下水位上升
9.
热带雨林是
①“地球之肺”
② 生态脆弱 
③“地球之肾”
④被誉为世界上生物基因的宝库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0.
关于南水北调工程三条路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线工程量最小,且可利用京杭运河河道,水质好
B.东线现有条件最好;调水量最大,但水质较差
C.中线地形条件好,丹江口水库向北可自流,水质居中
D.地形最复杂,河道长,工程量最大,水质最优。
11.
山西省煤产量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却很低,其重要原因是
A.能源工业的投资比重较小
B.电力投资比重过大,煤炭工业投资比重较小
C.工业结构长期以单一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
D.煤质量不高
12.
田纳西河流域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③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3.
下列关于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及其对农业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黑土、红壤广泛分布B.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C.农作物可两年三熟D.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14.
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气候异常B.干旱环境C.雨量的变化D.人类活动
15.
亚马孙地区雨林被破坏的根源是
A.巴西政府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B.修建亚马孙横穿公路
C.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D.移民亚马孙平原
16.
关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平原区强化商品粮的生产B.西部草原区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C.山区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D.山区以森林资源的保育与开发并重
17.
关于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A.市场广阔B.开采条件好,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
C.位置适中,交通便利D.煤种齐全、煤质具低灰、高硫、高磷等特点
18.
我国对禽流感确定和疑似病例指标分类汇总,并在地图上进行疫点和状况的位置标定可采用下面哪种现代化技术
A.RS技术B.GIS技术C.GPS技术D.IT技术
19.
下列铁路线中属于山西省煤炭外运干线的是
①京广线 
②大秦线 
③京包线 
④京九线 
⑤神黄线 
⑥焦日线
A.①②⑥B.②③④C.②⑤⑥D.③④⑤
20.
为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下列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A.调整产业结构B.停止原煤外运,加强坑口电站建设
C.改善交通条件D.增加科技投入,治理工业“三废”
21.
监测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技术B.GPS技术
C.RS技术D.IT技术
22.
田纳西河流域形成了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主要条件是
A.矿产资源丰富B.水电、火电、核电丰富
C.科技发达D.石油资源丰富
23.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B.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24.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两个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气候水温条件优于乙地
B.乙图拥有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C.甲乙两地矿产资源丰富
D.甲地科教和经济实力优于乙地
【小题2】两地共同的地理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位于东部经济地带B.都是我国主要工业基地
C.耕地都以水田为主D.都是著名侨乡
25.
下列因素中与荒漠化的形成关系不大的是
A.植被破坏B.海平面上升
C.气候变异D.过度开发
26.
田纳西河流域的农业发展注重了
A.畜牧业B.种植业
C.美化环境,发展旅游业D.农、林、牧、渔综合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