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材料一所示区域主要地形的分布状况,并根据材料二简述宁夏平原的成因。
(2)比较黄河宁夏段与山东段水文特征的最主要差异,并说明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的主导自然因素。
(3)材料二中2为草原,3为针叶林,据图说明贺兰山东西两坡植被带分布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1)描述材料一所示区域主要地形的分布状况,并根据材料二简述宁夏平原的成因。
(2)比较黄河宁夏段与山东段水文特征的最主要差异,并说明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的主导自然因素。
(3)材料二中2为草原,3为针叶林,据图说明贺兰山东西两坡植被带分布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2.
下表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读表并回答问题。

(1)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3/5,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1/5,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珠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季节多突发性暴雨洪水,主要原因是 ____;冬季河口处常受海水入侵的威胁,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淮河流域7、8月份多洪水,主要气候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3/5,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1/5,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珠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季节多突发性暴雨洪水,主要原因是 ____;冬季河口处常受海水入侵的威胁,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淮河流域7、8月份多洪水,主要气候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0题)
3.

【小题1】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共同成因是( )
①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质疏松
④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小题2】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南方少、北方多的主要原因是( )
2012年6月17日是第1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其宣传主题是“土地滋养生命——携手遏制退化”。这一主旨告诉世人,要实现人类发展和进步,必须保护我们的生存根基——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共同成因是( )
①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质疏松
④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②③ |
A.北方平原面积比南方多 |
B.北方不合理的灌溉和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
C.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
D.人类大量开垦湿地 |
4.
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有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③一月份0℃等温线
④10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⑤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⑥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③一月份0℃等温线
④10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⑤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⑥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A.①③⑤ | B.②⑤⑥ | C.①②③ | D.①④⑤ |
5.
【小题2】等值线在②处明显向北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3】①②③④四地中,年太阳辐射量最强的是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水系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洋流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6.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位于我国( )
【小题2】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3】不属于该地区自然灾害的是

【小题1】该地区位于我国( )
A.华北地区 | B.华南地区 | C.青藏地区 | D.西南地区 |
A.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 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
C.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 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 |
A.伏旱 | B.夏涝 | C.春季风沙 | D.冬季寒潮 |
7.
读“我国某山1月和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山可能位于
【小题2】关于该山气温垂直分布的正确说法是

【小题1】该山可能位于
A.甘肃省 |
B.江西省 |
C.河南省 |
D.福建省 |
A.该山山顶可能有永久积雪 |
B.7月气温递减率400米以下最小 |
C.l月份在400米以下呈现逆温现象 |
D.海拔600米以上1月气温递减率远远大于7月 |
8.
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方的特点,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分析地形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影响正确的是:
①似向西开口的三角形,利于河谷形成地形雨
②北部高大山脉可抵御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气流
③南部高大山脉可阻挡来自塔里木盆地的风沙入侵
④地形封闭,各大洋水汽都难以到达,但有四周高山冰川的融水
⑤独特的地形使该地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冬冷夏热
【小题2】该地区的森林草场交错带,树木生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山脉“阴阳脸”。关于“阴阳脸”现象形成原因正确的叙述是:

【小题1】据图分析地形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影响正确的是:
①似向西开口的三角形,利于河谷形成地形雨
②北部高大山脉可抵御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气流
③南部高大山脉可阻挡来自塔里木盆地的风沙入侵
④地形封闭,各大洋水汽都难以到达,但有四周高山冰川的融水
⑤独特的地形使该地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冬冷夏热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③④⑤ | D.②③④ |
A.阳坡温度高,不适合树木生长 |
B.阴坡为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适合树木生长 |
C.阳坡山地放牧与过度樵采毁坏了森林 |
D.阴坡温度低,蒸发弱,土壤湿度大,林木生长旺盛 |
9.
2013年6月22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召开的第3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会议上,委员们一致审议通过我国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读红河梯田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哈尼族人利用梯田种植水稻的根本原因是
A. 山地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B. 地形起伏大,耕地面积小
C. 人口密度大,劳动力资源丰富 D. 降水虽丰富,但地表水渗漏严重
【小题2】我国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后,有利于
A. 旅游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 B. 促进文化交流与少数民族文化的改变
C. 促进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D. 云南的工农业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小题1】哈尼族人利用梯田种植水稻的根本原因是
A. 山地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B. 地形起伏大,耕地面积小
C. 人口密度大,劳动力资源丰富 D. 降水虽丰富,但地表水渗漏严重
【小题2】我国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后,有利于
A. 旅游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 B. 促进文化交流与少数民族文化的改变
C. 促进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D. 云南的工农业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10.
下列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看,共同点是( )
【小题2】乙区域中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大致是( )
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 ②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 ③半干旱和干旱分界 ④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分界

【小题1】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看,共同点是( )
A.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 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 |
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 | 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
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 ②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 ③半干旱和干旱分界 ④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分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11.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指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
B.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
C.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
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
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
C.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
D.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