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山清水秀,森林繁茂。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强度加大,致使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到20世纪30年代初,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只及美国平均水平的45%。1933年开始,在田纳西河管理局的统一协调和严格管理下,实施了以治理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取得了全流域水电、火电、核电并网供电,合理利用土地,治理污染,改善水质,发展旅游业等一系列效益。到20世纪80年代,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已达到全美国的平均水平。
材料二 下图为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图。

材料三 下面左图示意田纳西河流域内甲地的位置,右图为甲地的气候资料图。

(1)美国田纳西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试分析其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说明甲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甲地降水特征形成的原因。
(3)请简述美国全面实施“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以后所产生的综合效益。
(4)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在我国的河流治理中,最值得借鉴的方面有哪些?
材料一 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山清水秀,森林繁茂。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强度加大,致使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到20世纪30年代初,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只及美国平均水平的45%。1933年开始,在田纳西河管理局的统一协调和严格管理下,实施了以治理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取得了全流域水电、火电、核电并网供电,合理利用土地,治理污染,改善水质,发展旅游业等一系列效益。到20世纪80年代,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已达到全美国的平均水平。
材料二 下图为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图。

材料三 下面左图示意田纳西河流域内甲地的位置,右图为甲地的气候资料图。

(1)美国田纳西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试分析其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说明甲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甲地降水特征形成的原因。
(3)请简述美国全面实施“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以后所产生的综合效益。
(4)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在我国的河流治理中,最值得借鉴的方面有哪些?
2.
(17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还应。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如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赎回水系。

(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6分)
(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6分)
(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5分)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如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赎回水系。

(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6分)
(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6分)
(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5分)
3.
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塔里木河流域气候干旱的原因。
(2)简述该地区大规模种植棉花和西红柿且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
(3)试分析干旱的气候对本地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影响。
历史上的塔里木河曾多次改道,下游几度断流,造成被誉为“沙漠神木”的胡杨林大片枯死,现在塔河两岸恢复的绿色生命得益于塔里木河输水工程,即便这样,水依然是这里最宝贵的资源。塔克拉玛干地区年降雨量不足100毫米,蒸发量却在2500~3500毫米之间,是世界上年降雨量最少的干旱地区之一,一年中三分之一的时间处在风沙中。

(1)分析塔里木河流域气候干旱的原因。
(2)简述该地区大规模种植棉花和西红柿且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
(3)试分析干旱的气候对本地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影响。
2.单选题- (共5题)
4.

【小题1】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共同成因是( )
①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质疏松
④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小题2】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南方少、北方多的主要原因是( )
2012年6月17日是第1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其宣传主题是“土地滋养生命——携手遏制退化”。这一主旨告诉世人,要实现人类发展和进步,必须保护我们的生存根基——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共同成因是( )
①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质疏松
④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②③ |
A.北方平原面积比南方多 |
B.北方不合理的灌溉和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
C.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
D.人类大量开垦湿地 |
5.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甲区的自然景观与乙区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对乙自然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1】甲区的自然景观与乙区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 B.乙区日照时间长,积温高 |
C.乙区人类活动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大 | D.甲区全年气温低、光照时数少 |
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 B.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 |
C.热量丰富 | D.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
6.
读下图并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自R河河口至Q湖北岸的距离约为
【小题2】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小题3】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小题4】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小题1】自R河河口至Q湖北岸的距离约为
A.180千米 | B.280千米 | C.380千米 | D.480千米 |
A.引入灌溉水源 | B.增加土壤肥力 | C.平整土地 | D.排水 |
A.热量条件 | B.土壤条件 | C.降水条件 | D.光照条件 |
A.天然林 | B.水源林 | C.湿地 | D.草地 |
8.
下图示意图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A. 耕地分类和评价 B. 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 商业分布和规划 D. 学校分布
【小题2】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的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①大气污染 ②区域规划 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 ④水文地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小题1】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A. 耕地分类和评价 B. 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 商业分布和规划 D. 学校分布
【小题2】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的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①大气污染 ②区域规划 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 ④水文地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