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敬业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22793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9/30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22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6年11月7日至18日(农历十月初八至十九)在摩洛哥南部城市马拉喀什(31°38’N,8°W)举行。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与会者对话与磋商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项目与合作。


(1)说明11月7日至18日期间马拉喀什昼夜长短情况及其变化趋势。
(2)简介第22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月相亮面大小的变化情况。
(3)人类活动导致大气成分变化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大气成分变化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又形成深刻的影响。请将下列选项按照因果关系用字母代号把下图填写完整:
A.全球海平面上升B.海洋表层出现的热膨胀
C.极地冰雪融化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植被遭受破坏与砍伐

(4)目前,有观点认为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是对流层大气中不断增加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据图解释温室气体是如何加剧全球变暖的。
(5)人类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来防止全球变暖?
2.
沿海地区的气候和经济活动往往受到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1)据图表推断,新瀉和旧金山各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并分析旧金山的气候成因。
(2)新瀉与旧金山纬度相近,但两地夏季降水明显不同,试分析原因。
(3)日本的北海道渔场世界闻名,美国旧金山以西的加利福尼亚水域渔业资源也是相当丰富。对以上两处渔场渔业资源丰富的条件分析。
3.
读“内蒙古高原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2016年,有一支考察团由西向东完成“穿越内蒙古高原”的考察,领略了内蒙古高原自然风光,目睹了其经济发展成就。


(1)考察团从甲地出发,这里满目沙漠、戈壁。判断甲地处于哪一自然带?
(2)考察团一路向东,当到达乙地时,周围景观发生了变化。据图判断考察团在乙地所看到的典型植被属于哪一自然带?
(3)考察团由甲地到乙地沿途所见自然景观变化,表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说明其原因。
(4)考察团继续向东,到达丙地时,发现一片茫茫沙地。该沙地的出现符合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单选题(共25题)

4.
地球大气圈中的臭氧层“空洞”主要出现在
A.北极上空B.南极上空C.赤道上空D.青藏高原上空
5.
臭氧是大气中的微量气体之一。臭氧层是地球的防护层,这是因为臭氧层
A.可能造成全球气温下降
B.使光化学烟雾污染天气增多
C.分解人类排放的废气
D.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
6.
关于我国旱涝灾害的正确叙述是
A.冬季风势力强,我国多南涝北旱B.冬季风势力弱,我国多北涝南旱
C.夏季风势力强,我国多南涝北旱D.夏季风势力弱,我国多南涝北旱
7.
下图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B.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
C.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D.④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8.
中秋佳节赏月,上海地区一轮明月升起的时间是
A.早晨B.正午C.傍晚D.子夜
9.
当地时间某日 14 时,一架飞机从东京国际机场(东9区)起飞,大约3小时后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到达时的北京时间约为(  )
A.14 时B.15 时C.16 时D.17 时
10.
下列各组地理事物中,其相互关系与下图中①②③三个圆的相互关系一致的是
A.太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B.准静止锋、锋、天气系统
C.涌升流、风海流、洋流
D.湖泊水、河流水、陆地水
11.
地球上四季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昼夜交替B.正午太阳高度变化C.黄赤交角的存在D.太阳直射点移动
12.
人们在晴朗的夜空看到的“星星”绝大部分是
A.恒星B.流星体C.彗星D.星云
13.
日全食时可以看见呈现一片银白色的光辉,这是
A.光球B.色球C.日冕D.日珥
14.
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A.上海的地方时比昆明早B.长江南岸受侵蚀较北岸严重
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D.春分时上海昼夜平分
15.
下图为某地昼长随季节(北半球)变化统计曲线图,则该地的地理纬度为
A.23°26’N
B.66°34’S
C.90°S
D.23°26’S
16.
在下列行星中,体积、质量等物理性质与地球最接近的是
A.天王星B.木星C.土星D.金星
17.
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开普勒186f是一颗太阳系外行星,距离地球约492光年。该行星是第一颗在太阳以外恒星旁发现的适居带(适合生命居住的地带)内半径与地球相似的系外行星。

在“适居带”内寻找与地球大小类似的行星,主要是为了确定该行星上是否具有(   )
A.液态水B.适宜的温度C.适宜的大气层D.适宜的光照
18.
电闪雷鸣、刮风下雨等天气现象发生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层
19.
我国伏旱天气是
A.出现在梅雨前B.出现在珠江流域
C.受低气压上升气流控制形成D.受高气压下沉气流控制形成
20.
下图中,与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对应的天气系统是
A.B.C.D.
21.
若黄赤交角变为0°,下列气候类型可能会消失的是
A.温带季风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
22.
由于热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及其空气垂直运动方向是
A.赤道低气压带,上升B.副热带高气压带,上升
C.极地高气压带,上升D.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升
23.
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位于78°55′N,11°56′E。考虑当地所处风带的盛行风向,考察站建筑的门窗应避开的朝向是
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北方向
24.
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旬出现于我国江淮地区的梅雨区位于副热带高压的
A.东缘B.南缘C.北缘D.西缘
25.
下图所示北半球某区域等温线图,等值线的数值a > b >c,E所在的区域为陆地,F所在的为海洋,则
A.此图为冬季等温线
B.此图为夏季等温线
C.此时,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风
D.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
26.
澳大利亚大陆森林、草原、荒漠的半环状分布体现了什么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A.热量
B.光照
C.水分
D.地理位置
27.
以下四个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中,在南半球分布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8.
2017年8月7日晚,我国很多地方可见月偏食。月偏食发生时,日、月、地三者的位置关系大致是
A.三者呈一直线,月球位于中间B.月地连线垂直于日地连线
C.三者呈一直线,地球位于中间D.日月连线垂直于月地连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