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同步精选对点训练:红漠化、石漠化的防治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22790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7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1)~(3)题。
材料一 如图为我国贵州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和一月份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

材料二 石漠化是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地表植被遭破坏,基岩裸露或砾石堆积等土地退化现象。贵州是我国西南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区。下表是对材料一所示地区的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

材料三 科研小组为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设计如下生产布局模式图

(1)由材料二分析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土壤肥力的关系是________。导致图示区域石漠化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
(2)该地因土地石漠化产生的关联性地质灾害有________和________。
(3)材料三图中村庄修建沼气池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
2.
喀斯特与黄土、沙漠、高寒并列为我国的四大生态环境脆弱区。由于喀斯特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喀斯特环境日益恶化,而石漠化景观是其最直接的标志。下列是贵州清镇王家寨小流域石漠化材料。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不同坡度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

材料2:不同坡向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

材料3:石漠化地区恶性循环示意图。

(1)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

(2)潜在石漠化一般出现在地形坡度________以上地区。然而,实际上无石漠化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坡度________以下地区;严重石漠化出现的坡度范围是____。

(3)最为严重的石漠化出现在什么方向的山坡上,为什么?

(4)请指出该小流域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2.单选题(共4题)

3.

   “红色荒漠”是指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土地荒漠化,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下图为“‘红色荒漠’形成结构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A.人口增加、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B.水土流失、高温多雨、滥伐森林、人口增加
C.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水土流失
D.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人口增加
【小题2】下列措施能够有效治理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红色荒漠”的有(  )
①退牧还耕 
②积极开发新能源 
③控制人口增长 
④严禁过度放牧 
⑤防治水土流失
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
4.
据报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5.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
【小题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破坏植被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
【小题3】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工作是(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
6.
2011年9月14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指出,我国贵州、广东等八省市都有石漠化现象,严重地区甚至寸草不生,其中以贵州最为严重。结合下图,回答以下三题。

【小题1】下列有关石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石漠化是逐渐形成沙漠景观的过程
B.石漠化常与水土流失形成恶性循环
C.人地矛盾是治理石漠化最大的难题
D.石漠化治理应遵循水土保持的原则
【小题2】石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图示人为因素比例中,比例最大的是(  )
A.不合理耕作
B.过度樵采
C.过度放牧
D.无序工程建设
【小题3】促进该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正确措施是(  )
A.积极建设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
B.大力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
C.积极改造耕作粗放的中低产田
D.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3.选择题(共3题)

7.

下面年代尺上标注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下列选项中高度概括中共八大的重要历史意义的是(     )

8.

下面年代尺上标注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下列选项中高度概括中共八大的重要历史意义的是(     )

9.

遗传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变异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害的。(判断对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