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进入11月以后,内蒙古自治区多次出现降雪天气,大部地区降雪量均达历史极值,形成“坐冬雪”(冬天的第一场较大降雪,雪后气温骤降,积雪长期不融化,俗称为“坐冬雪”),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雪灾。读“内蒙古自治区2012年11月下旬雪灾等级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内蒙古自治区雪灾的空间分布特点,并简析雪灾形成的自然原因。
(2)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基地,当地应采取什么防御措施减轻雪灾的危害?
害?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进入11月以后,内蒙古自治区多次出现降雪天气,大部地区降雪量均达历史极值,形成“坐冬雪”(冬天的第一场较大降雪,雪后气温骤降,积雪长期不融化,俗称为“坐冬雪”),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雪灾。读“内蒙古自治区2012年11月下旬雪灾等级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内蒙古自治区雪灾的空间分布特点,并简析雪灾形成的自然原因。
(2)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基地,当地应采取什么防御措施减轻雪灾的危害?
害?
2.
(10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废水,不加处理,任意排放。常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从而破坏水体环境。上图是黄河中游某支流一水文站流量和污染程度的实测结果。
(1)据图说出河流流量与河水污染程度的关系。(4分)
(2)分析该现象形成的原因。(6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废水,不加处理,任意排放。常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从而破坏水体环境。上图是黄河中游某支流一水文站流量和污染程度的实测结果。
(1)据图说出河流流量与河水污染程度的关系。(4分)
(2)分析该现象形成的原因。(6分)
3.
(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将野生棉花作为农作物加以种植的是开创哈拉帕文明(范围见图11)的古印度达罗毗茶人。考古证据显示,哈拉帕人早在7000年前就已经学会了怎样将棉花纺成棉布、制作成衣服和其他日用品。发展到17世纪末期,印度一度控制了全世界1/4的纺织品贸易。但哈拉帕文明却在种植业以及制陶业、青铜冶炼业等蓬勃发展的情境下,于公元前1750年前后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公元前5000年一公元前1000年时,全球气候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哈拉帕文明消失的原因主要有生态灾难说和自然灾害说等几种猜想。

(1)对哈拉帕文明的消失,你支持哪个观点?请加以阐述。(6分)
(2)试分析印度一度控制全世界1/4的纺织品贸易的主要区位条件。(10分)
(3)孟买曾是印度棉纺工业中心,但现在孟买所有棉纺工厂已全都搬到内陆。孟买棉纺工厂搬到内陆,会对印度内陆产生哪些影响?(6分)
将野生棉花作为农作物加以种植的是开创哈拉帕文明(范围见图11)的古印度达罗毗茶人。考古证据显示,哈拉帕人早在7000年前就已经学会了怎样将棉花纺成棉布、制作成衣服和其他日用品。发展到17世纪末期,印度一度控制了全世界1/4的纺织品贸易。但哈拉帕文明却在种植业以及制陶业、青铜冶炼业等蓬勃发展的情境下,于公元前1750年前后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公元前5000年一公元前1000年时,全球气候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哈拉帕文明消失的原因主要有生态灾难说和自然灾害说等几种猜想。

(1)对哈拉帕文明的消失,你支持哪个观点?请加以阐述。(6分)
(2)试分析印度一度控制全世界1/4的纺织品贸易的主要区位条件。(10分)
(3)孟买曾是印度棉纺工业中心,但现在孟买所有棉纺工厂已全都搬到内陆。孟买棉纺工厂搬到内陆,会对印度内陆产生哪些影响?(6分)
2.选择题- (共5题)
7.某湖泊的水域主要分为河蟹网围养殖区及航道区,养殖的河蟹主要以沉水植物为食.研究人员对养殖区及航道区水生植物群落和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
水生植 物种类 | 漂浮 植物 | 浮叶 植物 | 沉水植物 | ||||||||
紫背浮萍 | 水鳖 | 菱 | 荇菜 | 金鱼藻 | 穗花狐尾藻 | 苦草 | 马来眼子菜 | 轮叶黑藻 | 伊乐藻 | ||
采样点 | 养殖区1 | + | + |
|
| ++ | ++ |
|
|
| ++ |
养殖区2 | + | + |
|
| ++ | ++ |
|
|
| ++ | |
航道区1 |
|
|
|
| ++ | + | ++ | + | + | + | |
航道区2 |
|
| + | + | + | + | ++ | ++ | + | + |
表中“+”表示出现,“++”表示优势种
8.某湖泊的水域主要分为河蟹网围养殖区及航道区,养殖的河蟹主要以沉水植物为食.研究人员对养殖区及航道区水生植物群落和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
水生植 物种类 | 漂浮 植物 | 浮叶 植物 | 沉水植物 | ||||||||
紫背浮萍 | 水鳖 | 菱 | 荇菜 | 金鱼藻 | 穗花狐尾藻 | 苦草 | 马来眼子菜 | 轮叶黑藻 | 伊乐藻 | ||
采样点 | 养殖区1 | + | + |
|
| ++ | ++ |
|
|
| ++ |
养殖区2 | + | + |
|
| ++ | ++ |
|
|
| ++ | |
航道区1 |
|
|
|
| ++ | + | ++ | + | + | + | |
航道区2 |
|
| + | + | + | + | ++ | ++ | + | + |
表中“+”表示出现,“++”表示优势种
3.单选题- (共2题)
9.
【小题2】丙处岩石的成因与图5地壳物质循环图中数字代表的岩石相符的是
【小题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自丁地至丙地自然带呈现的变化最有可能的是
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A.甲与乙 | B.甲与丙 | C.乙与丙 | D.丙与丁 |
A.① | B.② | C.③和④ | D.④ |
A.垂直带谱更加复杂 | B.垂直带谱变得简单 |
C.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增加 | D.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降低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兰州位置图。

材料二近日,国务院批复设立兰州新区。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浙江舟山群岛之后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距离兰州市区38.5千米.其区位优势明显。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节点。
【小题1】读上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关于兰州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根据材料二分析,兰州新区的设立有利于
①进一步完善兰州的城市功能和规划布局
②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
③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
④增强兰州市作为西北地区中心城市的辆射带动作用
材料一兰州位置图。

材料二近日,国务院批复设立兰州新区。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浙江舟山群岛之后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距离兰州市区38.5千米.其区位优势明显。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节点。
【小题1】读上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关于兰州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石油化工基地,但酸雨危害较轻 |
B.所在地区大风日数多,空气污染较轻 |
C.沿河设市,城市结构呈紧密型 |
D.附近地区资源丰富,今后应重点发展资源导向型工业 |
①进一步完善兰州的城市功能和规划布局
②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
③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
④增强兰州市作为西北地区中心城市的辆射带动作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5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