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冻雨是由过冷水滴组成,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冻雨的形成,对天气条件的要求其实很苛刻。当冻雨形成时,近地面的空气层温度要低于0℃,但是其上层的空气层温度则要高于0℃,这样的大气层结构,使得上层云中的过冷却水滴一直保持液态。而当它们向下落,进入近地面空气层后,落到温度为0℃以下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气象学上称为雨凇。
贵州冻雨天气多、持续时间最长、危害程度重,这与贵州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以及海拔高度大有关系。贵州西部山区是我国冻雨多发地区之一。贵州地势西高东低。
结合材料和所学地理原理,试述贵州西部山区初冬或冬末春初多冻雨的形成原因。(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冻雨是由过冷水滴组成,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冻雨的形成,对天气条件的要求其实很苛刻。当冻雨形成时,近地面的空气层温度要低于0℃,但是其上层的空气层温度则要高于0℃,这样的大气层结构,使得上层云中的过冷却水滴一直保持液态。而当它们向下落,进入近地面空气层后,落到温度为0℃以下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气象学上称为雨凇。
贵州冻雨天气多、持续时间最长、危害程度重,这与贵州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以及海拔高度大有关系。贵州西部山区是我国冻雨多发地区之一。贵州地势西高东低。
结合材料和所学地理原理,试述贵州西部山区初冬或冬末春初多冻雨的形成原因。(10分)
2.
(26分)阅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甲河C点以上河段的河流特征。(6分)
(2)比较A、B两城市降水量差异,并分析其原因。(8分)
(3)指出甲河流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发展条件。(12分)

(1)描述甲河C点以上河段的河流特征。(6分)
(2)比较A、B两城市降水量差异,并分析其原因。(8分)
(3)指出甲河流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发展条件。(12分)
2.单选题- (共4题)
3.
斐济号称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上最东也是最西的国家,由332个岛屿组成,雏提岛为斐济第一大岛,其东西相距约200多千米,岛上最高点维多利亚山海拔1322米。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维提岛按成因属于
【小题2】我国游客于当地时间(区时)11月22日14:00在图中M地旅游,并通过手机微信与在北京的朋友分享海景照片(微信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则北京朋友看到海景照片的最早时间(区时)约为
【小题3】该国气候对地理位置分选性很强,以维提岛为例,其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维提岛按成因属于
A.大陆岛 | B.珊瑚岛 |
C.火山岛 | D.冲积岛 |
A.11月21日10:00 | B.11月22日10:00 |
C.11月23日9:00 | D.11月23日10:00 |
A.受东南季风的影响,东部湿润,西部干燥 |
B.受信风及地形的影响,东部湿润,西部干燥 |
C.受赤道低气压和信风的影响,北部湿润,南部干燥 |
D.受赤道暖流的影响,北部湿润,南部干燥 |
4.
图是大陆气温年较差、大陆气温日较差、降水量、雪线高度随纬度的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图中a、b、c、d四条曲线分别对应
【小题2】d曲线在60ºN和60ºS的数值存在较大差异,其主导因素是

【小题1】图中a、b、c、d四条曲线分别对应
A.大陆气温年较差、大陆气温日较差、降水量、雪线高度 |
B.雪线高度、大陆气温年较差、降水量、大陆气温日较差 |
C.雪线高度、降水量、大陆气温年较差、大陆气温日较差 |
D.雪线高度、降水量、大陆气温日较差、大陆气温年较差 |
A.太阳高度 | B.海陆分布 |
C.地形 | D.洋流 |
5.
人口抚养系数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通常指15-64岁人口)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读“安徽常住人口变化表”,回答下题。
【小题1】2010年-2013年期间,安徽省人口抚养系数变化特点是
【小题2】2010年-2013年期间,安徽省外出人口出现回流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15-64岁(%) | 65岁以上(%) | 城市化水平(%) | 净迁出人口(万人) |
2010年 | 72 | 10.2 | 46.5 | 914 |
2013年 | 71. 11 | 12.8 | 47. 86 | 898.7 |
【小题1】2010年-2013年期间,安徽省人口抚养系数变化特点是
A.少年儿童抚养系数上升,老年抚养系数上升 |
B.少年儿童抚养系数上升,老年抚养系数下降 |
C.少年儿童抚养系数下降,老年抚养系数下降 |
D.少年儿童抚养系数下降,老年抚养系数上升 |
A.东部沿海地区环境质量下降 | B.城市化水平上升 |
C.承接了大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 D.户籍管理制度日趋宽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