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自然灾害与防治)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月以来,新疆等地连续4次遭受强冷空气袭击,出现60年一遇的寒潮暴雪灾害,降雪持续时间之长、降雪量之大、积雪之厚、气温之低,历史罕见,给群众生活、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
材料二 “北疆降雪分布图”

(1)据图描述该地暴雪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该地多暴雪的原因。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考虑,分析暴雪融化后,大量融水可能带来的危害。
材料一 2010年1月以来,新疆等地连续4次遭受强冷空气袭击,出现60年一遇的寒潮暴雪灾害,降雪持续时间之长、降雪量之大、积雪之厚、气温之低,历史罕见,给群众生活、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
材料二 “北疆降雪分布图”

(1)据图描述该地暴雪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该地多暴雪的原因。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考虑,分析暴雪融化后,大量融水可能带来的危害。
2.
读下面材料回答。
材料一长江中下游局部略图

材料二 2010年12月22日,随着宜昌至万州铁路胜利通车,至此,沪渝沿江铁路全线贯通沪渝沿江铁路,起自上海,经南京,武汉至重庆和成都,横跨我国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四川,重庆等七个省市,全长2116km。
材料二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淡水湖,在地质构造上为断层凹陷湖盆。洞庭湖陷落的幅度较大。两大湖盆自形成以来一直接受长江的泥沙淤积。洞庭湖由于特殊的位置、特殊水系水文状况及湖盆特点更容易受到来自长江的泥沙淤积。目前已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为第二大淡水湖,其地位被鄱阳湖所取代。

(1)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未修建沿江主干铁路,这在当时是合理的,简述其理由
(2)从自然因素方面对比简析洞庭湖比鄱阳湖更容易受到长江泥沙淤积的原因。
(3)2011年11月,位于图中M沙地的风力电站成功并网发电,请分析说明M地建风力电站的有利区位条件。
材料一长江中下游局部略图

材料二 2010年12月22日,随着宜昌至万州铁路胜利通车,至此,沪渝沿江铁路全线贯通沪渝沿江铁路,起自上海,经南京,武汉至重庆和成都,横跨我国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四川,重庆等七个省市,全长2116km。
材料二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淡水湖,在地质构造上为断层凹陷湖盆。洞庭湖陷落的幅度较大。两大湖盆自形成以来一直接受长江的泥沙淤积。洞庭湖由于特殊的位置、特殊水系水文状况及湖盆特点更容易受到来自长江的泥沙淤积。目前已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为第二大淡水湖,其地位被鄱阳湖所取代。

(1)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未修建沿江主干铁路,这在当时是合理的,简述其理由
(2)从自然因素方面对比简析洞庭湖比鄱阳湖更容易受到长江泥沙淤积的原因。
(3)2011年11月,位于图中M沙地的风力电站成功并网发电,请分析说明M地建风力电站的有利区位条件。
3.
【环境保护】(10分)
噪声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被看成是世界范围内四个主要环境问题。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噪声污染对人、动物、仪器仪表以及建筑物均构成危害。对人的主要危害有听力损伤、头痛、脑胀、耳鸣、失眠、全身疲乏无力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
(1)简述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4分)
(2)简述防治噪声的主要措施。(6分)
噪声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被看成是世界范围内四个主要环境问题。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噪声污染对人、动物、仪器仪表以及建筑物均构成危害。对人的主要危害有听力损伤、头痛、脑胀、耳鸣、失眠、全身疲乏无力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
(1)简述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4分)
(2)简述防治噪声的主要措施。(6分)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图及M城的气候统计资料图

材料二图示地区是著名的棉花产区,但大面积种植棉花引发了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该地区大量种植一种根深叶茂的草,农业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生态环境也逐渐好转。
(1)描述M城的气候特点。分析图示棉花种植区的不利自然条件。
(2)材料二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最有可能是什么?材料中的“变化”是指什么?
(3)分析图中沿海地区沼泽的成因。
材料一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图及M城的气候统计资料图

材料二图示地区是著名的棉花产区,但大面积种植棉花引发了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该地区大量种植一种根深叶茂的草,农业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生态环境也逐渐好转。
(1)描述M城的气候特点。分析图示棉花种植区的不利自然条件。
(2)材料二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最有可能是什么?材料中的“变化”是指什么?
(3)分析图中沿海地区沼泽的成因。
2.单选题- (共3题)
5.
【小题2】在气象灾害防御方面,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的是( )
①RS动态监测,灾害信息可实时更新
②GPS全天工作,可实时追踪灾害路径
③GIS数据丰富,灾情评估能够有据可查
④GIS模拟预测,灾前即可尽知灾害影响
2013年1月,我国许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霾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对霾天气的分析,正确的是( )A.霾的预报,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和保持通讯畅通 |
B.冷锋过境,会出现大风扬尘,加重霾的灾情 |
C.受生态破坏的影响,霾的灾情乡村比城市严重 |
D.霾的形成,与低层大气稳定度和污染物排放多有关 |
①RS动态监测,灾害信息可实时更新
②GPS全天工作,可实时追踪灾害路径
③GIS数据丰富,灾情评估能够有据可查
④GIS模拟预测,灾前即可尽知灾害影响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6.
下图示意某国2018年人口结构,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信息反映出该国( )
A. 为发展中国家 B. 人口出生率高
C. 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D. 中老年人口性别比失调
【小题2】该国0~4岁的人口数明显多于5~9岁,其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 )
A. 年龄结构 B. 性别结构 C. 生态环境 D. 移民政策

【小题1】图中信息反映出该国( )
A. 为发展中国家 B. 人口出生率高
C. 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D. 中老年人口性别比失调
【小题2】该国0~4岁的人口数明显多于5~9岁,其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 )
A. 年龄结构 B. 性别结构 C. 生态环境 D. 移民政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