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自然灾害与防治。
《美国3月遭遇罕见暴风雪重创》2014-03-05中新社休斯敦3月4日电:一场大规模冬季风暴连日来给美国中西部大片地区带来重创,降雪、冰雹、冻雨和气温骤降,导致多地学校与联邦政府关闭、航空交通大乱。美国国家气象局称,这次覆盖面积广大的暴风雪系统从落基山脉东移,2日进入大平原和密西西比河流域,3日开始席卷美国东岸部分地区,不少城市降雪已经创纪录,气温比去年同期低15至20摄氏度。

分析说明形成本次美国暴风雪的主要原因及交通部门收到预警后相应做的准备工作。
《美国3月遭遇罕见暴风雪重创》2014-03-05中新社休斯敦3月4日电:一场大规模冬季风暴连日来给美国中西部大片地区带来重创,降雪、冰雹、冻雨和气温骤降,导致多地学校与联邦政府关闭、航空交通大乱。美国国家气象局称,这次覆盖面积广大的暴风雪系统从落基山脉东移,2日进入大平原和密西西比河流域,3日开始席卷美国东岸部分地区,不少城市降雪已经创纪录,气温比去年同期低15至20摄氏度。

分析说明形成本次美国暴风雪的主要原因及交通部门收到预警后相应做的准备工作。
2.
(10分)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两河流域河口地区1973年和2000年湿地面积分布示意图。

⑴描述湿地面积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6分)
⑵分析图示沼泽湿地面积的变化所造成的生态影响。(4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两河流域河口地区1973年和2000年湿地面积分布示意图。

⑴描述湿地面积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6分)
⑵分析图示沼泽湿地面积的变化所造成的生态影响。(4分)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

材料二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又一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印加人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印加人的水渠和梯田修筑得非常坚固。
⑴分析古印加文明源地分布于秘鲁山区的原因。
⑵简要分析古印加文明农田景观特点及成因。
⑶比较a、b两处流水作用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材料一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

材料二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又一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印加人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印加人的水渠和梯田修筑得非常坚固。
⑴分析古印加文明源地分布于秘鲁山区的原因。
⑵简要分析古印加文明农田景观特点及成因。
⑶比较a、b两处流水作用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依据上图信息简述在地形因素影响下,城市和铁路的分布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河南省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
(3)依据图像和材料,说明郑州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综合工业城市的优势区位因素。
(4)概述河南承接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河南正由“传统农业大省”快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由“中国粮仓”变为“国人厨房”“世界餐桌”。2014年,河南夏粮总产量达到313亿千克,位列我国17个粮食主产省首位。与此同时,在中央提出实现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以后,郑州市已经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综合工业城市,是中国重要的有色冶金工业基地、食品工业基地、大客车生产基地、煤炭工业基地、建筑和耐火材料基地以及纺织工业基地。下图河南省简图。

(1)依据上图信息简述在地形因素影响下,城市和铁路的分布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河南省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
(3)依据图像和材料,说明郑州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综合工业城市的优势区位因素。
(4)概述河南承接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2.单选题- (共5题)
5.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滇池流域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加之沿岸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作为我国六大淡水湖之一的滇池饱受污染之苦,水质富营养化速度加快。目前,湖底存有淤泥8000万m3-1亿m3,滇池外海水质降至劣五类。下图是历史上滇池水域的变迁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判断,滇池湖水较深的区域可能是
A. 西南部 B. 西北部
C. 中部 D. 东部
【小题2】滇池湖底淤泥可能来源于
①水土流失冲进来的泥沙沉积 ②湖内的藻类等动植物死亡后的沉积③大气干湿沉降,灰尘、颗粒物落入湖面以及降雨形成的沉积 ④湖底火山喷发物淤积 ⑤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小题3】目前,滇池外海淤泥疏浚三期工程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该工程的意义有
A. 使滇池的发电能力增强 B. 利于改善滇池水质,消除富营养化
C. 增加了滇池的通航能力 D. 促进滇池水环境的良性循环

【小题1】据图判断,滇池湖水较深的区域可能是
A. 西南部 B. 西北部
C. 中部 D. 东部
【小题2】滇池湖底淤泥可能来源于
①水土流失冲进来的泥沙沉积 ②湖内的藻类等动植物死亡后的沉积③大气干湿沉降,灰尘、颗粒物落入湖面以及降雨形成的沉积 ④湖底火山喷发物淤积 ⑤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小题3】目前,滇池外海淤泥疏浚三期工程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该工程的意义有
A. 使滇池的发电能力增强 B. 利于改善滇池水质,消除富营养化
C. 增加了滇池的通航能力 D. 促进滇池水环境的良性循环
6.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中流量季节变化最小的河段是
【小题2】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暑假调查该区域进行野外地理考察,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合成为宿营地的是

【小题1】图示区域中流量季节变化最小的河段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7.

【小题1】如果图中a、b、c分别代表劳动力、原料、技术三个区位因素,则甲、乙、丙、丁四种产业类型中最容易出现“用工荒”的是( )
【小题2】如果图中a、b、c分别代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则从丙区域流向甲区域的要素最可能是( )
2014年初,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企业用工短缺的现象,有人称此现象为“用工荒”。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如果图中a、b、c分别代表劳动力、原料、技术三个区位因素,则甲、乙、丙、丁四种产业类型中最容易出现“用工荒”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①资金 ②劳动力 ③技术、管理 ④原料、燃料 ⑤劳动密集型产业
A.①④⑤ | B.②④ | C.①③⑤ | D.①②⑤ |
8.
我国于2010年计划有条件的放开二胎生育政策。某大学生根据某地调查数据(政策改变后生育率为原生育率的1.4倍左右)设计了人口政策变化前后的人口增长数学模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能正确表达该地政策改变后劳动力(15~60岁)增长趋势的是
【小题2】我国人口政策改变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能正确表达该地政策改变后劳动力(15~60岁)增长趋势的是
A.模型1 | B.模型2 | C.模型3 | D.模型4 |
A.劳动力数量变化最快 | B.劳动力数量增加,抚养比立即减小 |
C.劳动力负担持续增加 | D.低龄人口增长较快,导致前期负担加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