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广东湛江第一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22770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10/11

1.综合题(共3题)

1.
(自然灾害与防治)读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地地形剖面图,。
分析该地居民面可能面临的地质灾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2.
环境保护
据央视新闻4月17日报道,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近500名学生被检出血液指标异常、白细胞减少等症状,罪魁祸首疑为学校北边的一片化工厂旧址。环境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块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氯苯浓度分别超标达94799倍和78899倍。涉毒地块的那些化工厂已经搬走,但它们的“余毒”仍在。 “有时候为了省事,不光将有毒废水直接排出厂外,还将危险废物偷偷埋到了地下”。
指出土壤污染的主要危害,并说明防治土壤污染的主要措施。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面积约12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17万人。近年来,西藏凭借纯天然环境和无污染草原、耕地与水土等优势,发展有机农牧业生产,积极开发高原有机健康食品、高原保健药材、心灵休闲旅游和清洁能源,推动“净土”健康产业发展。上图示意青藏地区。
(1)说明“净土”健康产业的特征。

 

(2)分析西藏发展“净土”健康产业的有利条件。

 

(3)推测“净土”健康产业对西藏地区发展的有利影响。

2.单选题(共5题)

4.
下图所示M区域(阴影区),三十多年前曾经是一片荒原,在巴西政府的支持和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如今已变成可以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世界新粮仓,有巴西“谷物带”之称。据此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M区域中部地带年降水极少的月份多出现在
A.4—5月B.7—8月C.9—10月D.11—12月
【小题2】农业科研人员在改造M区域不利生产条件时,可能采取的有利措施是
A.开挖运河,扩大河水灌溉面积
B.平整土地,修筑不同规模梯田
C.改良土壤,施加石灰及有机肥
D.综合规划.作物播种收割统一
【小题3】近年来,M区域的很多农田生产实施了作物种植与牧草畜牧(牛)交替进行,此举的有利作用不包括
A.扩大机械化生产规模B.避免农田生态退化
C.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D.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5.
读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我国季风区南宽北较窄的原因是
①夏季风②冬季风③洋流④地形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亚洲东部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的纬度偏高,是因为
A.夏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B.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C.洋流的影响D.海陆分布的影响
6.
下图示意海南岛某乡村正屋正脊线与等高线的关系,图中甲地为该区域最高点,等高距为20米。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区域的相对高差最大可能是
A.60 米B.70 米
C.80 米D.110 米
【小题2】该乡村建筑的排列是正屋沿等高线平行或与等高线有一定角度排列(如图),这样排列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便于采光B.便于整个村落的通风散热
C.地面较为平坦D.缩小房屋间的相对高差
7.
下图为某主题公园所在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时间点中至少有4 个城市该主题公园都在开放的是
A.北京时间8点B.北京时间11点
C.北京时间14点D.北京时间17点
【小题2】考试期间(7月6~7日),有关5个城市昼夜长短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B.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C.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D.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
【小题3】图示5 个城市中
A.有4 个城市受季风的影响明显B.有3个城市受台风(飓风)影响
C.巴黎和洛杉矶的降水成因不同D.有3 个城市属于温带气候
8.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小题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