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6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5月8日凌晨5点左右,福建三明市泰宁县发生山体滑坡。滑坡冲毁当地电厂生活营地和办公楼。救援人员在现场找到两具遗体,确认为失联人员。目前,滑坡已致39人失联,2人遇难。初步调查,滑坡或与近期持续大雨有关。
材料二 建设格栅坝预防地质灾害图。

(1)除此图反映的方式外,该类防御措施还有哪些方式?
(2)预防材料一中的自然灾害,你认为还可采取哪些非工程性措施?
材料一 2016年5月8日凌晨5点左右,福建三明市泰宁县发生山体滑坡。滑坡冲毁当地电厂生活营地和办公楼。救援人员在现场找到两具遗体,确认为失联人员。目前,滑坡已致39人失联,2人遇难。初步调查,滑坡或与近期持续大雨有关。
材料二 建设格栅坝预防地质灾害图。

(1)除此图反映的方式外,该类防御措施还有哪些方式?
(2)预防材料一中的自然灾害,你认为还可采取哪些非工程性措施?
2.
目前,我国已有超过50个城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全国已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面积达15万平方千米,长江三角洲等地区最为严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严重的原因。
(2)面对我国严重的地面沉降,你能提出哪些防治建议?

(1)简述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严重的原因。
(2)面对我国严重的地面沉降,你能提出哪些防治建议?
3.
下图为我国自然灾害三类地区的划分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出我国“一类地区”中两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原因.
(2)总结我国自然灾害“三类地区”的区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其经济损失相对较小的原因。

(1)请说出我国“一类地区”中两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原因.
(2)总结我国自然灾害“三类地区”的区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其经济损失相对较小的原因。
4.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及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均易发生洪涝灾害,结合图分析此时两地可能发生暴雨洪涝的地点并分析原因。
(2)分析甲、乙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1)甲、乙两地均易发生洪涝灾害,结合图分析此时两地可能发生暴雨洪涝的地点并分析原因。
(2)分析甲、乙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5.
读我国主要减灾工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示中看,滑坡、泥石流防御城市主要分布在__。为何上述地区滑坡、泥石流多发?
(2)黄河堤坝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
为何该段成为黄河防洪治理的重点?
(3)上海市是地面沉降治理城市之一,试分析其原因。

(1)从图示中看,滑坡、泥石流防御城市主要分布在__。为何上述地区滑坡、泥石流多发?
(2)黄河堤坝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
为何该段成为黄河防洪治理的重点?
(3)上海市是地面沉降治理城市之一,试分析其原因。
6.
自然灾害的发生,既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又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背景不同,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发生频率存在很大差异。例如,一般情况下,洪涝灾害的发生,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下图示意某区域自然灾害的分布状况。

判断A、B两类地区分布的主要地形类型,并说明A、B两类地区应分别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

判断A、B两类地区分布的主要地形类型,并说明A、B两类地区应分别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
2.单选题- (共7题)
7.
下图为我国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图示寒潮出现次数空间分布规律,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2】与西安相比,成都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原因是( )

【小题1】对图示寒潮出现次数空间分布规律,描述正确的是( )
A.自东北向西南递减 | B.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
C.从乌兰巴托至南昌一线向左右两侧递增 | D.从西安向成都递增 |
A.地势高,寒潮影响不到 | B.北部有山地阻挡 |
C.纬度较低,寒潮难以到达 | D.亚热带气候区,气温较高 |
8.
下表为韩国不同季节气象统计资料,阅读相关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表中信息判断,①②③可能分别是( )
【小题2】与表中③的成因相关的是( )

【小题1】根据表中信息判断,①②③可能分别是( )
A.干热风 台风 梅雨 | B.沙尘 梅雨 酷暑 |
C.干旱 台风 伏旱 | D.沙尘 梅雨 台风 |
A.冷暖气团交锋 | B.东北信风 |
C.空气旋转辐合上升 | D.副热带高气压带 |
9.
堰塞湖是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蓄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塌。结合材料和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小题2】关于该堰塞湖的形成是否产生了自然灾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3】当地政府应对堰塞湖危害的正确措施是( )

【小题1】造成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A.地震 | B.滑坡 |
C.火山喷发 | D.洪涝灾害 |
A.图中堰塞湖的形成已经产生了自然灾害 |
B.只有堰塞体发生垮塌并淹没下游才属于自然灾害 |
C.只有堰塞体发生垮塌并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才属于自然灾害 |
D.堰塞湖本身不属于自然灾害,由其产生的洪涝等才属于自然灾害 |
A.紧急撤离图示地区所有居民 |
B.利用堰塞湖发展旅游、航运、发电等产业 |
C.加强对堰塞体的监测,制订并执行应急方案 |
D.使用大量炸药完全摧毁堰塞体 |
11.
2013年1~5月份南方多省市遭遇干旱,6月3日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较强降水过程,部分旱区变为涝区。专家称大气环流改变是旱涝急转的主因。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南方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
①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大②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③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④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
【小题2】下列因素与长江流域发生的洪水有关的是( )
①流域的地理位置②流域的形状③流域面积的变化④干支流分布特征⑤流域的气候特征⑥长江下游森林植被破坏严重⑦围湖造田⑧上游河道“九曲回肠”
【小题3】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
①兴建污水处理厂 ②疏浚河道 ③加强道路建设④完善排水系统
【小题1】南方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
①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大②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③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④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
A.②④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③ |
①流域的地理位置②流域的形状③流域面积的变化④干支流分布特征⑤流域的气候特征⑥长江下游森林植被破坏严重⑦围湖造田⑧上游河道“九曲回肠”
A.①②④⑤⑥ | B.③④⑤⑥⑦ |
C.①②④⑤⑦ | D.②④⑤⑦⑧ |
①兴建污水处理厂 ②疏浚河道 ③加强道路建设④完善排水系统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2.
雷暴天气的形成要具备充足的水汽条件和剧烈的对流运动。下图表示重庆市年均雷暴天气日数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图中雷暴天气年均日数空间分布特点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2】重庆市雷暴天气主要发生在( )

【小题1】导致图中雷暴天气年均日数空间分布特点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分布 | B.太阳辐射 |
C.大气环流 | D.河流分布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13.
下图为我国某山区四个聚落的航空照片,框线内为居民密集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不容易发生泥石流和洪灾的聚落是( )
【小题2】应对泥石流灾害的措施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不容易发生泥石流和洪灾的聚落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在较陡山体凹坡处建临时躲避棚 |
B.逃生时向沟岸两侧山坡跑 |
C.顺沟谷方向上游或下游逃生 |
D.加强泥石流沟谷下游的检测工作 |
3.选择题- (共4题)
15.2014年4月11日某市自来水出现了严重的苯含量超标事故.苯的化学式为C6H6,它是一种液体,无色透明,有香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在常温下,苯还是一种易燃的化合物,有高的毒性,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有损害,也是一种致癌物,长期接触苯可引起白血病等病症.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6.2014年4月11日某市自来水出现了严重的苯含量超标事故.苯的化学式为C6H6,它是一种液体,无色透明,有香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在常温下,苯还是一种易燃的化合物,有高的毒性,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有损害,也是一种致癌物,长期接触苯可引起白血病等病症.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