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岛,最高峰查亚峰,海拔5030米,为大洋洲最高点,全岛不少山峰都是死火山锥,部分山区近期还发生火山喷发,并有频繁的地震。
材料二新几内亚岛简图

材料三甲城市气温资料

(1)简述新几内亚岛的地形特征,并分析其主要成因。
(2)根据材料二、三,甲城市的气温特征,并分析原因。
(3)乙河为该岛最大的河流,判断其入海口附近的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沿海多沼泽的原因。
材料一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岛,最高峰查亚峰,海拔5030米,为大洋洲最高点,全岛不少山峰都是死火山锥,部分山区近期还发生火山喷发,并有频繁的地震。
材料二新几内亚岛简图

材料三甲城市气温资料

(1)简述新几内亚岛的地形特征,并分析其主要成因。
(2)根据材料二、三,甲城市的气温特征,并分析原因。
(3)乙河为该岛最大的河流,判断其入海口附近的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沿海多沼泽的原因。
2.
读下列一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据材料一、二分析,1988年以来,该城市主要向________和________扩展,影响其扩展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和________。
(2)材料三中,最能反映该地1999年以后河流洪水流量过程线的是________,该流量过程线的观测点应是图甲、乙中的________。
(3)为防止洪水导致城市“内涝”,该城市完善了排水管道网。据材料一判断排水管道网中总排水管道的走向为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
(4)M区为该城市的重化工业园区,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材料一:下左图为我国某城市建成区示意图。
材料二:下右图为该城市3个年份不同方向的建成区面积图。

材料三:下图为不同时期该地河流在等量降水过程后形成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

(1)据材料一、二分析,1988年以来,该城市主要向________和________扩展,影响其扩展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和________。
(2)材料三中,最能反映该地1999年以后河流洪水流量过程线的是________,该流量过程线的观测点应是图甲、乙中的________。
(3)为防止洪水导致城市“内涝”,该城市完善了排水管道网。据材料一判断排水管道网中总排水管道的走向为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
(4)M区为该城市的重化工业园区,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2.单选题- (共11题)
3.
格栅坝是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浆砌石等为材料,将坝体做成横向或竖向格栅结构的坝。读下图,完成下题。

【小题1】格栅坝主要是防御
【小题2】格栅坝有利于

【小题1】格栅坝主要是防御
A.水土流失 | B.泥石流 | C.崩塌 | D.滑坡 |
A.保持水土 | B.调蓄径流 | C.淤积良田 | D.拦石排水 |
4.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下面问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5.
无定河位于陕北是黄河的一级支流之一,发源于定边县白于山北麓,向东北流经毛乌素 沙漠南侧,后向东南流经黄土高原,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在清涧县注入黄河。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对无定河上游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2】由于过度发展种植业,在甲、乙两地出现了不同的环境问题。下列对于甲、乙两地的主 要环境问题和原因的叙述正确的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对无定河上游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径流量小,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 B.以地下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
C.与下游相比,含沙量较大 | D.径流量大,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
A.甲——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导致流水侵蚀 |
B.甲——土地荒漠化,大量引水导致过度灌溉 |
C.乙——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导致流水侵蚀 |
D.乙——土地荒漠化,植被破坏导致风力侵蚀 |
6.
水色指的是海水的颜色,色级标准是蓝色、黄色、褐色三种溶液按一定比例配制21种颜色,由高到低按深蓝色到褐色排序,数值越小,水色越高。就直观的美感而言,这两者的数值决定了看到的海水是否清澈,是否蔚蓝。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影响等水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等水色线在年内会发生变动,P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小题1】图中影响等水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季风 | B.降水 | C.洋流 | D.径流 |
A.2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7.
图为库赛湖地形及取样点沉积层垂直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库赛湖湖底粗颗粒层的沉积季节是:
【小题2】库赛湖东南部和西北部等深线疏密差异大的原因可能是:
【小题3】湖泊年纹层是进行古气候环境研究的重要依据之一。若湖底某细颗粒层较厚,可推测该年比往年:

【小题1】库赛湖湖底粗颗粒层的沉积季节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东南部地壳下陷更加剧烈 | B.东南部流水沉积作用较强 |
C.西北部风力沉积作用较强 | D.西北部冰川沉积作用较强 |
A.春季风力偏大 | B.夏季气温偏高 | C.秋季降水偏少 | D.冬季光照较强 |
8.
读湄公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湄公河上下游地区流域面积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湄公河三角洲位于该流域的最南端,为了可持续利用沿海滩涂资源,应:
【小题3】当今气候变暖对图示三角洲带来的影响,最可能的是:


【小题1】导致湄公河上下游地区流域面积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气候 | C.人类活动 | D.植被 |
A.围海造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
B.建立湿地公园,发展湿地旅游 |
C.营造红树林,防止水土流失 |
D.兴修水利,建设旱涝保收农田 |
A.可以引种热带作物 | B.寒潮影响次数减少 |
C.滩涂面积增加 | D.河口水质变坏 |
9.
下图为某四城市城区人口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四城市中人口总量最多的是:
【小题2】目前④城市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其原因最可能是:

【小题1】四城市中人口总量最多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人口出生率较低 | B.中青年人口的大量迁出 |
C.人口总量较大 | D.外来老年人口大量迁入 |
10.
【小题1】2013年,长沟峪的煤炭仍然大量出口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促使长沟峪煤矿关停的主要原因是( )
京煤集团长沟峪煤矿位于北京西南方向,距离北京城区40多千米。2013年在煤炭市场萎靡的情况下,长沟峪的煤炭仍然大量出口。2016年,这座在北京有着50多年历史的煤矿正式关停,它其实还能再挖30年,可采储量还有329万吨。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小题1】2013年,长沟峪的煤炭仍然大量出口的主要原因是( )
A.靠近市场 | B.运输便利 |
C.价格低廉 | D.煤质优良 |
A.产业结构调整 | B.资源枯竭 |
C.市场需求减小 | D.企业竞争加剧 |
11.
下图为我国某平原生态农业种养结合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该平原应是我国的:
【小题3】【小题4】从环境效益考虑,该农业生产模式的最大好处是:

【小题1】【小题2】该平原应是我国的:
A.杭嘉湖平原 | B.宁夏平原 | C.三江平原 | D.华北平原 |
A.减少了水土流失发生的频率 |
B.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
C.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了污染 |
D.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经济效益 |
12.
读我国甲、乙两区域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小题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13.
哈密地处新疆东部,煤、铁、 铜等资源丰富,日照充足,全年多大风。2014年1月27日,作为“疆电东送”战略第一个工程的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直达输送)输电工程正式投入运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疆电东送”,最有利于新疆哪种新能源的就地转化
【小题2】在哈密±800千伏换流站建设时对设备安装最不利的因素是
【小题3】哈 — 郑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投入运行,对郑州最直接的影响可能是
【小题1】“疆电东送”,最有利于新疆哪种新能源的就地转化
A.煤炭 | B.风能 | C.核能 | D.地热能 |
A.地基不稳 | B.水资源严重短缺 |
C.强劲的风沙天气 | D.科技力量不足 |
A.扩大了经济生产规模 | B.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
C.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 D.降低了用电价格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