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非洲气候分布图及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非洲气候带分布图(如图一).
材料二: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如图二).

(1)简述非洲自然带的分布特征并简述其原因.
(2)A、B两地纬度相差很大,但属于同一自然带,分析其原因.
(3)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完整的原因。
(4)乞力马扎罗山森林带和草原带上界南坡高于北坡,而雪线高度却是南坡低于北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非洲气候带分布图(如图一).
材料二: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如图二).

(1)简述非洲自然带的分布特征并简述其原因.
(2)A、B两地纬度相差很大,但属于同一自然带,分析其原因.
(3)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完整的原因。
(4)乞力马扎罗山森林带和草原带上界南坡高于北坡,而雪线高度却是南坡低于北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我国出生人口1608万,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
材料二 我国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1)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的何种人口问题?
从图中看出该问题产生的时间大约在_______________年,导致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漫画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长大以后问题就更明显了”,长大以后会引起什么问题?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应包括哪些内容?
材料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我国出生人口1608万,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
材料二 我国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1)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的何种人口问题?
从图中看出该问题产生的时间大约在_______________年,导致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漫画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长大以后问题就更明显了”,长大以后会引起什么问题?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应包括哪些内容?
2.单选题- (共12题)
3.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这种气象灾害有可能同时具备的“身份”是 ( )。
①台风 ②寒潮 ③沙尘暴 ④干旱
【小题2】针对这种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是 ( )。

【小题1】这种气象灾害有可能同时具备的“身份”是 ( )。
①台风 ②寒潮 ③沙尘暴 ④干旱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植树造林 | B.开垦梯田 |
C.加快城市建设 | D.减少降水 |
4.
【小题2】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
①沿河分布 ②沿交通线分布 ③沿断层线分布 ④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A.避开河谷 | B.避开山脊 | C.联系居民点 | D.避开断层 |
①沿河分布 ②沿交通线分布 ③沿断层线分布 ④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6.
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
【小题2】若上图中四地代表的是北半球夏至日的昼长情况,则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小题1】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
A.①③④② | B.①②③④ | C.③①②④ | D.④③②①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9.
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小题2】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小题3】在河流入海口处,常见的地貌形态是( )

【小题1】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a,②—b,③—c | B.①—b,②—a,③—c |
C.①—c,②—b,③—a | D.①—c,②—a,③—b |
A.侵蚀、搬运、沉积 | B.侵蚀、沉积、搬运 |
C.沉积、搬运、侵蚀 | D.搬运、沉积、侵蚀 |
A.三角洲 | B.冲积扇 | C.峡湾 | D.沙丘 |
10.
下列事实能证明地球气候变化的是( )。
①南极洲发现煤层②非洲赤道附近有古冰川分布痕迹③银杏、水杉被称为“活化石”④北美五大湖湖盆由冰蚀作用形成
①南极洲发现煤层②非洲赤道附近有古冰川分布痕迹③银杏、水杉被称为“活化石”④北美五大湖湖盆由冰蚀作用形成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 |
11.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山脉垂直带谱。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区域
【小题2】关于该区域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该区域
A.年降水量自东向西呈减少趋势 |
B.风力作用微弱,以流水作用为主 |
C.景观呈现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D.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
A.①山东西坡自然带谱差异的形成基础是热量 |
B.②山北坡为阳坡,基带上限高于南坡 |
C.③山东坡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
D.该区域缺少冰雪带是因为纬度过高 |
12.
下图为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为 ( )
【小题2】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小题1】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为 ( )
A.自北向南增高 | B.自西向东增高 |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
A.海拔 | B.降水 | C.热量 | D.坡向 |
13.
读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的结构(煤、石油、天然气和其他能源)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种能源分别是指
【小题2】中国能源消费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

【小题1】甲、乙、丙、丁四种能源分别是指
A.石油、煤、水电、天然气 | B.煤、石油、水电、天然气 |
C.天然气、石油、煤、水电 | D.煤、天然气、石油、水电 |
A.乙、b | B.丁、c |
C.乙、d | D.丙、d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