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六校(静海一中、杨村一中、宝坻一中等)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2764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9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7年4月25日5时38分,在智利中部沿岸近海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南纬33.03度,西经71.88度。
材料二 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a.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是地球内能的急剧释放的表现方式
B.此次地震,位于智利中部沿岸近海的震中处,震级应大于6.9级
C.地震发生时,太阳黑子数目异常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b.智利地震发生时,在震中附近的太平洋上(    )
A.只测到横波 B.只测到纵波
C.同时测到横、纵波 D.均测量不到
(2)结合材料二判断两个不连续面A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__。
(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__________________,D+E________________,F+G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可以应用于我们的生产生活中。请你举例说明地震波可以用于我们生产生活中的哪些方面?(举两例说明)
2.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4分)
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
(2)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内因是_________________;外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华北地区的河流所属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__。
(4)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是______________环节(用数字表示)。
(5)图中反映出的自然界水循环意义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3.
地质构造对人类的活动有着明显的影响。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下图中所示四种方案中,构造稳定、地基稳定且坚实、最适宜建坝的是(  )
A.B.C.D.
【小题2】读地质剖面图,判断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  )
A.①B.②
C.③D.④

2.单选题(共16题)

4.
寒潮是一种危害很大的气象灾害,我国受其影响的范围很广。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一般情况下,寒潮能引发的其他灾害有
A.森林火灾B.病虫害C.风灾D.洪涝灾害
【小题2】以下我国的地区中,受寒潮危害最小的是
A.黄土高原B.华北平原C.青藏高原D.四川盆地
【小题3】目前,对于普通人来说,寒潮的预防
A.无有效措施B.主要通过观测卫星云图
C.关注提前发布的天气预报D.应注意观察动物的异常
5.
读“20元人民币的背景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片体现出的地球圈层个数为
A.1个B.2个C.3个D.4个
【小题2】地理环境中的生物圈是
A.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B.连续而又规则的圈层
C.最活跃且不独自占有空间的圈层D.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6.

   庐山以雄、奇、险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读上图判断庐山属于图中①~④中的哪一种地质构造(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在图中①~④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7.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这种方式被称为太阳辐射。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
A.紫外区B.可见光区C.红外区D.远红外区
【小题2】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
B.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
C.太阳辐射能分布较分散,因此属于人们不经常利用的能源
D.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8.
读“太阳大气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黑子发生在①层
B.黑子和耀斑都发生在①层
C.黑子发生在②层
D.黑子和耀斑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
【小题2】发生在②层的太阳活动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A.出现“磁暴”现象,使罗盘等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B.许多地区的有线电通信中断
C.我国上海地区上空出现极光现象
D.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
9.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所包含的天体系统层次有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
【小题2】甲天体是
A.水星B.金星C.火星D.木星
【小题3】与甲天体相比,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有
A.安全的行星环境B.稳定的太阳辐射
C.有液态水D.有独特的公转方向
10.
一位游客的旅行日记中写道:“飞机平稳的飞行在万米的高空,透过窗外看到纯净湛蓝的天空,而在飞机下方则是翻腾的云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旅客乘坐的飞机正在的大气层,之所以适宜飞行是因为该层大气
A.有若干电离层方便通讯B.空气密度极低近于真空
C.天气晴朗,大气的能见度高D.气温上冷下热气流平稳
【小题2】在飞机上看到的“翻腾的云海”所在大气层的大气运动特点是
A.对流运动显著B.水平运动显著
C.上升运动显著D.下沉运动显著
11.
读“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环流若发生在沿海地区,则a是陆地b是海洋
B.该环流若发生在沿海地区,则b是陆地a是海洋
C.该环流若是发生在城市地区,则b是城区a是郊区
D.该环流若是发生在城市地区,则a是城区b是郊区
【小题2】图中a、b、c、d四地的气压值由大到小排序,应为
A.a>c>b>dB.a>b>c>dC.c>a>b>dD.c>d>a>b
12.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青藏高原之所以“高处不胜寒”,是因为
A.A和B都弱B.B和C都弱
C.C和D都弱D.D和A都弱
【小题2】在夏季,很多城市的园林工人会给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如下图)。这样做的目的是
A.增加A,提高夜间温度B.阻止C,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D,提高树木存活率D.削弱B,减少树木水分蒸腾
13.
读材料回答下题。
台风“天鸽”于8月23日在广东珠海南部沿海登陆,导致广东、广西等省区近3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27日台风“帕卡”再袭广东珠三角,造成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省(区)9万余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7亿元。据此回答下题。
关于台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台风来袭时,常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B.台风经常发生在我国的冬春季节
C.台风是一种“百害无一利”的气象灾害
D.台风是我国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
14.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水循环系统,即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海绵城市的建设将减少
A.地表径流B.蒸发C.地下径流D.下渗
【小题2】海绵城市建设有利于
A.防治水污染
B.补充地下水
C.缩短径流汇集时间
D.解决城市内涝
15.

   水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的运动过程被称为社会水循环。甲、乙、丙、丁表示的社会水循环环节为外部再利用、给水处理、自然水系统和废水处理。读社会水循环概念框架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社会水循环环节对应正确的是(  )
A.甲——给水处理B.乙——废水处理
C.丙——外部再利用D.丁——自然水系统
【小题2】下列地理现象的形成与图中输水节点关联正确的是(  )
A.地面沉降——取水(过度)
B.水体污染——配水
C.黄河断流——内部再利用
D.资源型缺水——回水
16.
读“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规律是
A.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B.夏秋多,冬春少
C.与气温的分布规律一致
D.季节变化不明显
【小题2】图中的多水地带也时常受水资源紧张的困扰,最主要的原因是
A.年降水量减少
B.修建的引水工程过多
C.蒸发量大
D.水污染严重
17.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河流主要流经我国的
A.东部季风区
B.西北内陆地区
C.青藏高寒地带
D.无法判断
【小题2】该河流的水源补给最有可能是
A.冰川融水B.地下水C.积雪融水D.雨水
18.
坎儿井古称“井渠”,是吐鲁番盆地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坎儿井水流量不断下降,很多已经干涸。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坎儿井工程直接利用的水源是
A.冰雪融水
B.地下水
C.河流水
D.淡水湖泊水
【小题2】造成近年来,坎儿井水流量不断下降甚至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A.冰雪融水量减少B.当地年降水量不断下降
C.蒸发、下渗量增加D.人口增多,耕地面积扩大
19.
读“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洱海的成因是
A.河流汇集B.人工修筑C.断层凹陷D.陆地抬升与海洋相隔
【小题2】大理古城聚落所在地地形较为平坦,该地形应属于
A.山体崩塌形成低地B.流水沉积而成的冲积扇
C.风力沉积而成的平地D.洱海侵蚀而成的平原

3.填空题(共1题)

20.
读图,回答:

(1)A图表示的是在_______________作用于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地貌。
(2)B图表示的是在_________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___________地貌,其迎风坡是______________(缓坡或陡坡)。
(3)C图中①处是________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地貌,这种地形在_________________地区常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6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