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推测图示沿海地区多雾的季节,并阐释其形成过程。
(2)说明地形对纳马夸兰东西向多肉植物生长环境差异的影响。
(3)推测赤道逆流增强的年份,图示海域鱼产量与正常年份相比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近年来,多肉植物风靡全国,“纳马夸兰”是多肉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它西濒大西洋,1000多种形态各异的野生多肉广布于这块狭长的土地上,占全球多肉植物种类的10%,且大部分是独一无二的。某多肉爱好者来到该地区,发现其东西向植物类型区域差异明显。下图为“纳马夸兰”地理位置和某多肉植物示意图。

(1)推测图示沿海地区多雾的季节,并阐释其形成过程。
(2)说明地形对纳马夸兰东西向多肉植物生长环境差异的影响。
(3)推测赤道逆流增强的年份,图示海域鱼产量与正常年份相比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有着“中国太阳城”之称的山东德州建成的世界太阳能地标性建筑——日月坛(微排大厦)正向世人展示着“太阳能鸟巢”的魅力。日月坛是世界上最大的集太阳能光热、光伏、建筑节能于一体的高层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达到7.5万平方米。而且采用全球首创太阳能热水供应、采暖、制冷、光伏发电等与建筑结合技术,节能效率高达88%。

材料二 各种能源发电成本比较图。 材料三 新疆达坂城简图。

(1)太阳能、风能是清洁能源。我国下列省区中,太阳能和风能都很丰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结合材料,分析日月坛在利用太阳能方面的优缺点有哪些。
(3)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材料一 有着“中国太阳城”之称的山东德州建成的世界太阳能地标性建筑——日月坛(微排大厦)正向世人展示着“太阳能鸟巢”的魅力。日月坛是世界上最大的集太阳能光热、光伏、建筑节能于一体的高层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达到7.5万平方米。而且采用全球首创太阳能热水供应、采暖、制冷、光伏发电等与建筑结合技术,节能效率高达88%。

材料二 各种能源发电成本比较图。 材料三 新疆达坂城简图。


(1)太阳能、风能是清洁能源。我国下列省区中,太阳能和风能都很丰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福建 | B.黑龙江 | C.四川 | D.甘肃 |
(3)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3.
(题文)左图为京津冀地区泥石流灾害风险等级分布示意图。右图为海河流域图。据资料,回答下题。
(1)指出该地泥石流灾害高风险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说出为防范泥石流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1)指出该地泥石流灾害高风险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说出为防范泥石流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2.单选题- (共20题)
4.
(题文)旱涝灾害是我国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某年3月初至5月底,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偏少,出现严重旱情,进入6月,出现强降水天气,旱涝急转,一些地区遭遇严重洪涝灾害。既能防洪又能抗旱的措施是( )

①植树造林 ②修建水库 ③退耕还湖 ④打机井

①植树造林 ②修建水库 ③退耕还湖 ④打机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5.
2016年1月21日寒潮的前锋开始进入粤北,22日起将自北向南影响全省,各地日平均气温将下降8℃~10℃,并将有一次中到大雨局部暴雨降水,粤北市县有雨夹雪和冰冻,全省市县有5级~7级偏北大风。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此次寒潮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针对此次寒潮,粤北市县应采取的防御措施不包括
【小题1】关于此次寒潮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在夏半年 |
B.寒潮发生时全国气温都在0 ℃以下 |
C.寒潮发生时往往伴有大风、冻害、雨雪等天气 |
D.寒潮的影响范围较小,只发生在长江流域以南 |
A.发布准确的寒潮信息和警报 | B.随时做好防寒准备 |
C.海上的船只在寒潮来临时及时回港 | D.加固房屋,农田地膜覆盖 |
6.
2018年3月28日,北京出现今年来首次大范围沙尘天气,部分地区PM10浓度逼近2000。“月霾,三月沙”是北京春季常见的现象,下图为不同性质气团运动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示四种气团运动情况中,最有可能引发北京三月风沙天气的是
【小题2】为减少雾霾天气,北京市釆取了很多措施,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控制雾霾天气的是

【小题1】上图示四种气团运动情况中,最有可能引发北京三月风沙天气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冬季集中供暖 | B.完善城市公共交通,鼓励绿色出行 |
C.治理各类粉尘污染,提高排污标准 | D.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广清洁能源 |
7.

【小题1】影响武汉和开封干旱等效频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开封发生旱灾的最主要季节是
【小题3】造成武汉旱灾严重的主要原因
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等效频度分布示意图,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
根据图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武汉和开封干旱等效频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 B.气温 | C.降水 | D.河流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春季气温快速上升 | B.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C.秋季晴朗少雨 | D.冬季寒冷干燥 |
8.
山体岩石崩塌从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称为堰塞湖,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坝。读下图,关于图中堰塞湖的形成是否产生了自然灾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堰塞湖的形成已经产生了自然灾害 |
B.只有堰塞体发生垮坝并淹没下游才属于自然灾害 |
C.只有堰塞体发生垮坝并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才属于自然灾害 |
D.堰塞湖本身不属于自然灾害,由其产生的洪涝等才属于自然灾害 |
9.
下图为纽芬兰岛及其附近洋流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①②③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纽芬兰岛上分布最广的地带性天然森林植被有可能是( )

【小题1】关于①②③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洋流表层海水等温线向北弯曲 | B.②洋流水温较流经海域的水温高 |
C.③洋流的成因与赤道逆流相同 | D.①③洋流的性质与②洋流不同 |
A.针叶林 | B.阔叶林 |
C.苔原 | D.荒漠 |
10.
根据东北地区24节气顺口溜,回答下列各题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河叉上,大雪地封严,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小题1】下列对于“春分地皮干”原因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小题2】白露,顾名思义是早晨粘挂在树叶、草叶、庄稼叶上的露水珠呈现出白色。对于“白露烟上架”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小题3】歌谣与其反映的地理现象或解释对应错误的是( )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河叉上,大雪地封严,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小题1】下列对于“春分地皮干”原因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 B.降水少,风力大 |
C.春分农业生产需水量大 | D.降水多,但蒸发旺盛 |
A.晴天,大气逆辐射弱 | B.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 |
C.阴雨天气,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 D.阴雨天气,大气的保温作用弱 |
A.“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B.“一日须携四季装”——地势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 |
C.“日愁暴雨夜愁霜”——白天升温快,易形成对流雨;夜晚降温快,易凝结成霜 |
D.“日愁暴雨夜愁霜”——受高原不稳定气流影响,天气多变 |
11.
2017年,智利中部广大地区山火频发,被烧毁的林地超过15万公顷,威胁多处城镇和民众生活区。连续的森林大火造成智利中部广大地区浓烟滚滚,遮天蔽日。下图为2017年智利火山主要发生区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气候角度考虑,该地山火易发的时间为
【小题2】下列关于山火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短期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昼夜温差减小 ②地表径流减弱
③土壤透水性减弱 ④生物多样性增加

【小题1】从气候角度考虑,该地山火易发的时间为
A.12、1、2月 | B.3、4、5月 |
C.6、7、8月 | D.9、10、11月 |
①昼夜温差减小 ②地表径流减弱
③土壤透水性减弱 ④生物多样性增加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③ |
12.
读“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c气候类型为
【小题2】关于四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c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C.热带沙漠气候 | D.温带大陆性气候 |
A.a气候类型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 | B.b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热带大陆东岸 |
C.c气候类型常年手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D.d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 |
13.
下图为纽芬兰岛及其附近洋流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①②③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纽芬兰岛上分布最广的地带性天然森林植被有可能是

【小题1】关于①②③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洋流表层海水等温线向北弯曲 |
B.②洋流流经海域的盐度高于全球平均海水盐度 |
C.③洋流的成因与赤道逆流相同 |
D.①③洋流的性质与②洋流不同 |
A.针叶林 | B.阔叶林 |
C.苔原 | D.荒漠 |
14.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例①、②、③代表的自然带分别是( )
【小题2】图例①、②、③代表的自然带分布主要体现( )
【小题3】图中洋流的影响是( )

【小题1】图例①、②、③代表的自然带分别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 |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 |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 |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D.地方性分异规律 |
A.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 B.加快途经海轮航速 |
C.减慢海水净化速度 | D.使沿岸大气降温减湿 |
15.
读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自然带①出现在南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地区,这种分布属于( )
【小题2】自然带②南北延伸较长,主要是受到沿岸( )

【小题1】自然带①出现在南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地区,这种分布属于(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现象 |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现象 |
C.垂直地域分异现象 |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
A.向北流动的寒流影响 | B.向南流动的暖流影响 |
C.向北流动的暖流影响 | D.向南流动的寒流影响 |
16.
读五大湖区冰原覆盖范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区域,该时段的气候特点是
【小题2】近现代,图示区域主要自然带是

【小题1】图示区域,该时段的气候特点是
A.气候趋向干燥 | B.干湿交替变化9000年 |
C.变暖速度趋缓 | D.比近现代寒冷 |
A.温带草原带 |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D.亚寒带针叶林带 |
17.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内容,搭配正确的是( )
【小题2】①环节导致“大气温度变幅减小”,蕴含的地理原理是( )

【小题1】下列关于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内容,搭配正确的是( )
A.①﹣﹣土壤比热容减小 | B.②﹣﹣地面蒸发的水量减小 |
C.③﹣﹣地面植被覆盖率增加 | D.④﹣﹣气温年较差变大 |
A.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 | B.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 |
C.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18.
下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 )
【小题2】甲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较丁山地复杂,其主要原因是甲山地 ( )

【小题1】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D.整体性特征 |
A.海拔较高 | B.纬度较低 | C.降水较多 | D.距海较远 |
19.
2017年7月20日9时11分,日本福岛县及宫城县发生里氏5.6级地震,此次地震震源位于日本福岛县近海,震源深度40公里,未引发海啸。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此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较少,主要原因是( )
【小题2】假如地震发生后发生海啸,位于福岛县太平洋沿岸甲地的3名游客听到海啸预警后立即撤离。下图所示四条紧急撤离路线中,最安全的是( )

【小题1】此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较少,主要原因是( )
A.震级较小 | B.震中距离陆地远 | C.防震水平高 | D.人口密度小 |

A.沿路线①驾车快速撤离 | B.沿路线②撤往该区域最高点 |
C.沿路线③顺河谷而上 | D.沿路线④撤往高处 |
20.
随着国内光伏补助政策的陆续发布,百兆级别的光伏电站逐步建立发展,但它的占地面积非常大。如图所示。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政策鼓励建设大规模百兆级别光伏电站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能( )
①利用率高 ②清洁可再生 ③资源丰富 ④开发成本低
【小题2】下列地区,最适宜建设大规模光伏发电站的是( )
【小题3】图示光伏电站的建设,可能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

【小题1】政策鼓励建设大规模百兆级别光伏电站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能( )
①利用率高 ②清洁可再生 ③资源丰富 ④开发成本低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A.长江三角洲 | B.东北平原 | C.西北干旱区 | D.四川盆地 |
A.占用大量土地 | B.加剧旱涝灾害 | C.造成水资源短缺 | D.加剧荒漠化 |
21.
象是生活在热带潮湿气候区的动物,下图为不同时期野象在中国的分布北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野象南迁”说明从商周到现代我国东部地区
【小题2】如果不考虑当地的地形和海陆位置因素,随着目前全球气候变暖,野象会

【小题1】“野象南迁”说明从商周到现代我国东部地区
A.气候变冷 | B.气候变暖 | C.植被破坏严重 | D.病菌增多 |
A.向南迁移 | B.向北迁移 | C.向东迁移 | D.向西迁移 |
22.
页岩油是油页岩在热加工时,其有机质受热分解后生成的产物,类似天然石油。随着需求扩大和常规油气资源的减少,页岩油成为美国石油资源的重要补充。在世界已探明的储量中,美国占有一半以上,近年来“水力压裂”技术的应用使得美国页岩油开采量大幅增加。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美页岩油大量开采无关的是
【小题2】页岩油大量开采将会使美国
【小题1】与美页岩油大量开采无关的是
A.缓解温室效应 | B.政府大力支持 | C.开采技术进步 | D.国内市场广阔 |
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 B.提高能源安全 |
C.石油开采业衰落 | D.促进可再生能源的研发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