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雷暴和闪电是强对流天气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下图为我国“某城市雷暴月均分布图”和“闪电相对频率时间分布曲线图(以平均值100为标准)”。


(1)描述该城市雷暴和闪电时间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
(2)雷暴和闪电易造成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说出防御措施。
雷暴和闪电是强对流天气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下图为我国“某城市雷暴月均分布图”和“闪电相对频率时间分布曲线图(以平均值100为标准)”。


(1)描述该城市雷暴和闪电时间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
(2)雷暴和闪电易造成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说出防御措施。
2.
浙南某地有山有水,气候湿润。原有4个行政村,居民7600人,主要从事粮食种植和禽畜养殖,多数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因植被破坏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近年来,该地合村并镇,建起多个工业园区,旅游业发展迅速。下图为该地等高线地形图。

(1)图中A点所在地的地貌类型为________。图中公路最大高差约为________。
(2)右图为滑坡和泥石流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发生这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
(3)若泥石流发生时,有人位于下乙图中O点,合理的逃生线路有________和________。

(4)该地区要在AC、BC河段中选择一处开发“漂流”项目,选择你支持的一个方案,并为其提供论据。
(5)水务部门监测发现:近年来图中湖泊入湖泥沙呈下降趋势,试分析其原因。
(6)指出该地区合村并镇中城镇选址(甲、乙、丙、丁)最佳位置,并说明理由。

(1)图中A点所在地的地貌类型为________。图中公路最大高差约为________。
(2)右图为滑坡和泥石流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发生这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
A. 突发地震 ![]() | B. 坡度较大的山地 ![]() | C. 连降暴雨 ![]() | D. 地表堆积物较多 |

(4)该地区要在AC、BC河段中选择一处开发“漂流”项目,选择你支持的一个方案,并为其提供论据。
(5)水务部门监测发现:近年来图中湖泊入湖泥沙呈下降趋势,试分析其原因。
(6)指出该地区合村并镇中城镇选址(甲、乙、丙、丁)最佳位置,并说明理由。
2.单选题- (共17题)
5.
下图示意我国“风云四号”卫星拍摄的祖国上空的卫星云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云系图推断,该影像图拍摄的时间最可能为( )
【小题2】以下能反映图示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天气状况的是( )
【小题3】此时影响当地的天气系统是( )

【小题1】据云系图推断,该影像图拍摄的时间最可能为( )
A.1月 | B.4月 | C.8月 | D.11月 |
A.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 | B.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
C.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 D.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 |
A.![]() | B.![]() | C.![]() | D.![]() |
6.
读下图,完成:下列对图中相关图例或注记的作用或功能解释不正确的是( )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示意图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示意图
A.虚线——淮河河堤 | B.湖泊防洪功能——滞蓄洪水 |
C.主坝——调蓄洪水 | D.新河——改善航运条件 |
7.
三叶虫、恐龙、大型哺乳动物分别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代表性动物,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断层最可能发生于下列哪个地质时期( )


A.古生代前期 | B.古生代后期—中生代前期 | C.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 | D.新生代后期 |
8.
读20世纪50年代~90年代广东省年平均受灾情况统计表,回答:广东省受灾面积和受灾人口逐年上升的原因是( )


A.寒潮灾害频繁 | B.人口增长快,经济发展迅速 | C.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淡薄 | D.季风环流改变 |
12.
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台风、寒潮、洪涝、干旱极其严重,这主要是( )
A.幅员广阔,纬度跨度广![]() | B.多山的地形,气候复杂 |
C.地势西高东低,海洋气流极易深入 | D.独特的地理位置,强大的季风环流 |
13.
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完全一样![]() | B.泥石流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有充足的水源 |
C.泥石流能破坏森林,森林的破坏也会诱发泥石流![]() | D.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小 |
14.
下表是1971年~1995年全球遭受自然灾害的年均受灾人数(单位:万人)。读表完成:火山对人类威胁相对较少的主要原因有( )

①影响范围较小②能及时预报③多发生在人口稀少山区④持续时间短

①影响范围较小②能及时预报③多发生在人口稀少山区④持续时间短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17.
(题文)生物圈中,各个生态系统内部是以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数量的稳定为平衡标准的,一旦失衡则会导致生物灾害的发生。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1)生物灾害包括( )
①病害 ②虫害 ③鼠害 ④赤潮 ⑤旱灾 ⑥荒漠化
A. ①②③⑥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
(2)诱发生物灾害的直接因素有( )
①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②生物体自身的平衡因素被破坏 ③有害生物大规模繁殖 ④气候干旱 ⑤水灾频繁 ⑥台风多发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1)生物灾害包括( )
①病害 ②虫害 ③鼠害 ④赤潮 ⑤旱灾 ⑥荒漠化
A. ①②③⑥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
(2)诱发生物灾害的直接因素有( )
①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②生物体自身的平衡因素被破坏 ③有害生物大规模繁殖 ④气候干旱 ⑤水灾频繁 ⑥台风多发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18.
关于长江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洪灾,完全是由于长江流域降水多,又多暴雨造成的 |
B.长江洪灾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
C.1998年的特大洪水,除了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加剧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
D.“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是说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大,而三峡对于干流水量的扼制起了重要作用 |
3.选择题- (共12题)
28.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blank#}1{#/blank#}的性质制成的,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blank#}2{#/blank#}℃,把 {#blank#}3{#/blank#}的温度规定为100℃.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