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22758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0

1.单选题(共9题)

1.
交变电源与电阻 R、交流电压表按图 1 所示的方式连接,R=10Ω.交变电源产生正弦式电流,图 2 是电源输出电压的 u-t 图象。交流电压表的示数是 10.0V.则( )
A.R 电压的有效值为 10.0V,频率为 100Hz
B.R 电压的峰值为 10.0V,频率为 50Hz
C.通过 R 的电流有效值为 1.0A,频率为 100Hz
D.通过 R 的电流峰值为 1.4A,频率为 50Hz
2.
水对玻璃是浸润液体,而水银对玻璃是不浸润液体,它们在毛细管中将发生上升或下降的现象,现把粗细不同的三根毛细管插入水和水银中,液柱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现象应是(  )
A.B.C.D.
3.
关于布朗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就是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布朗运动说明液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布朗运动说明固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4.
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B.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C.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D.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
5.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图示 A 状态开始,经历了 B、C 状态,最后到 D 状态,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A→B 温度升高,压强变大
B.B→C 体积不变,压强不变
C.B→C 体积不变,压强变小
D.C→D 体积变小,压强变小
6.
分子力F、分子势能EP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线如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取无穷远处分子势能EP=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线为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线
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力先减小后一直增大
C.若分子间的距离r增大,则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D.在r<r0阶段,分子力减小时,分子势能也一定减小
7.
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弯折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管有一段高为h1的水银柱,右管有一段高为h2的水银柱,中间一段水银柱将管内空气分为两段,三段水银柱均静止,则中间管内水银柱的高度h为
A.h1-h2B.h1+h2C.D.
8.
关于分子热运动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物体的温度越高
B.波涛汹涌的海水上下翻腾,说明水分子热运动剧烈
C.水凝结成冰,表明水分子的热运动已停止
D.运动快的分子温度高,运动慢的分子温度低
9.
已知某种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 L/mol,其摩尔质量为18 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 mol1,由以上数据可以不能估算出这种气体(  )
A.每个分子的质量B.每个分子的体积
C.每个分子占据空间的体积D.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

2.多选题(共4题)

10.
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匝数为10匝的矩形金属线圈两次分别以不同的转速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图象如图中曲线a、b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曲线a、b对应的线圈周期之比为2:3
B.曲线a、b对应的t=6×10-2s时刻线圈平面均与中性面重合
C.曲线a、b对应的线圈频率之比为2:3
D.曲线a对应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15V
11.
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1:5.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电压为220V.副线圈仅接一个10Ω的电阻。则(  )
A.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为100VB.流过电阻的电流是22A
C.原线圈中的电流是22A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
12.
对以下物理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从射来的阳光中,可以看到空气中的微粒在上下飞舞 ②上升的水汽的运动 ③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小炭粒,小炭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④向一杯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红墨水向周围运动
A.①②③属于布朗运动
B.④属于扩散现象
C.只有③属于布朗运动
D.以上结论均不正确
13.
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过程,ab、bc、cd和da这四个过程在p­T图上都是直线段,其中ab的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O,bc垂直于ab,cd平行于ab,由图可以判断(  )
A.ab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减小
B.bc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减小
C.cd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增大
D.da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增大

3.解答题(共2题)

14.
如图甲为小型旋转电枢式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图.其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OO′匀速转动,线圈的匝数n=100,电阻r=10 Ω,线圈的两端经集流环与电阻R连接,电阻R=90Ω,与R并联的交流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在t=0时刻,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穿过每匝线圈的磁通量Φ随时间t按图乙所示正弦规律变化.求:

(1)交流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最大值;
(2)电路中电压表的示数;
(3)R上的热功率.
15.
如图所示,有两个不计质量和厚度的活塞M、N,将两部分理想气体A、B封闭在绝热汽缸内,温度均是27 ℃。M活塞是导热的,N活塞是绝热的,均可沿汽缸无摩擦地滑动,已知活塞的横截面积均为S=2 cm2,初始时M活塞相对于底部的高度为h1=27 cm,N活塞相对于底部的高度为h2=18 cm。现将一质量为m=1 kg的小物体放在M活塞的上表面,活塞下降。已知大气压强为p0=1.0×105 Pa。(g=10 m/s2)

(1)求下部分气体的压强大小;
(2)现通过加热丝对下部分气体进行缓慢加热,使下部分气体的温度变为127 ℃,求稳定后活塞M、N距离底部的高度。

4.实验题(共1题)

16.
利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体现了构建分子模型的物理思想,也体现了通过对宏观量的测量,来实现对微观量间接测量的方法。该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用注射器吸入按照酒精与油酸体积比为m∶n配制油酸酒精溶液,现用滴管滴取油酸酒精溶液,N滴溶液的总体积为V.
B.用注射器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油滴散开、油膜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将薄膜形状描画在玻璃板上
C.用浅盘装入约2 cm深的水,然后把滑石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D.将画有油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用数学方法估算出油膜的面积S
E.根据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和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
F.利用测定数据求出薄膜厚度d,即为油酸分子的大小
(1)上述实验步骤中B、C、D的顺序不合理,请重新对这三个步骤排序:____;
(2)利用实验步骤中测出的数据,可得油酸分子直径d=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