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1.
在甲、乙、丙三图中,除导体棒
可动外,其余部分均固定不动,甲图中的电容器
原来不带电,不计导体棒、导轨和直流电源的电阻和导体棒和导轨间的摩擦。图中装置均在水平面内,且都处于方向垂直水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导轨足够长。今给导体棒
一个向右的初速度,在甲、乙、丙三种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因为电容断路,![]() |
B.乙中,![]() |
C.丙中,![]() |
D.三种情形下导体棒![]() |
2.
某种酒精测试仪是利用二氧化锡半导体型酒精气体传感器。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不同的酒精气体浓度对应着传感器的不同电阻,如果二氧化锡半导体型酒精气体传感器电阻的倒数与酒精气体的浓度成正比,那么,电压表示数
与酒精气体浓度
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3.
如图所示,图线a是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所产生正弦交流电的图象,当调整线圈转速后,所产生正弦交流电的图象如图线b所示,以下关于这两个正弦交流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
B.两种情况在![]() |
C.![]() ![]() |
D.图线![]() ![]() ![]() ![]() |
4.
如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2,原线圈一侧接一输出电压恒为
的正弦交流电源,开关与
相连,电阻
的阻值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
B.![]() ![]() ![]() |
C.![]() ![]() ![]() |
D.![]()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它的尖端就会变钝,这与表面张力有关 |
B.某种液体和固体之间是否浸润,是由液体决定的,与固体的材料无关 |
C.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有各向同性,是单晶体 |
D.相对湿度越大,表示水蒸气的实际压强一定越大,空气越潮湿 |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
B.毛细现象中,玻璃管越粗,液体上升的高度越高 |
C.处于失重状态的宇宙飞船中,一大滴水银会成球状,是因为液体的重力消失了 |
D.熔化、汽化、液化过程都需要放热 |
7.
如图所示,竖直圆筒是固定不动的,粗筒横截面积是细筒的3倍,细筒足够长,粗筒中
两轻质导热活塞间封有气体,气柱长
。活塞
上方的水银深
,两活塞与筒壁间的摩擦不计,用外力向上托住活塞
,使之处于平衡状态,水银面与粗筒上端相平。现使活塞
缓慢上移,直至水银的一半被推入细筒中,若大气压强
相当于
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环境温度不变。则此时气柱的长度约为( )










A.![]() | B.![]() | C.![]() | D.![]() |
8.
下列关于热学现象和热学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能够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
B.一定量![]() ![]() |
C.物体的温度为![]() |
D.用活塞压缩气缸里的空气,对空气做功![]() ![]() ![]() |
9.
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就是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
B.温度越高,固体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
C.阳光下,肉眼看见的尘埃的运动是布朗运动 |
D.布朗运动是由于固体颗粒内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
2.多选题- (共6题)
10.
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的单匝矩形线圈的转速为n,转轴
垂直于磁场方向,线圈电阻为
从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开始计时,线圈转过60°时的感应电流为3 A。那么




A.任意半个周期内线圈磁通量的变化量为0 |
B.任意时刻穿过线图的磁通量为![]() |
C.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3A |
D.任意时刻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
11.
为研究电阻、电容和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装置如图示,两个电路接在完全相同的交流电源上,不计电源电阻。a、b、C、d、e、f为6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a,b各串联一个电阻,c、d各串联一个电容器,e、f各串联一个相同铁芯匝数不同的线圈。电阻、电容、线圈匝数的值如图所示。演示时,接上交流电源,进行正确的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灯比b灯更亮 | B.c、d灯均不发光 |
C.c灯比d灯更亮 | D.e灯比f灯更亮 |
12.
某发电站的发电机输出交流电压为1000V,输出电功率为100kW,如果用电阻为
的输电线向远处用户送电,要求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是输送功率的0.5%,则发电站要安装一个升压变压器,到达用户前再用降压交压器变为220V供用户使用,不考虑变压器的能量损失,这两个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各是( )

A.升压变压器匝数比1:10 | B.升压变压器匝数比1:20 |
C.降压变压器匝数比995:22 | D.降压变压器匝数比500:11 |
13.
根据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气体的摩尔体积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计算气体分子的体积 |
B.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够发生扩散现象 |
C.气体体积容易压缩,说明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明显的间距 |
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的合力一定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 |
14.
某房间,上午9时的温度为18℃,下午3时的温度为26℃.假定房间内气压无变化,则下午3时与上午9时相比较,房间内的( )
A.气体分子单位时间撞击墙壁单位面积的数目减少 | B.所有空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
C.气体密度减小 | D.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
15.
如图所示气缸内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缸和活塞是绝热的,气缸固定不动,一条细线左端连接在活塞上,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后吊着一个装沙的小桶,开始时活塞静止,某时刻开始小桶中的沙缓慢漏出的过程中,不计活塞与气缸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说法是( )


A.气缸内的活塞向左运动 |
B.气缸内气体的内能增大 |
C.气缸内气体的压强增大 |
D.气缸内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
3.解答题- (共4题)
16.
如图(a)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字型金属轨道面对面正对着固定在竖直平面内,间距为d,它们的上端公共轨道部分保持竖直,下端均通过一小段夸曲轨道与一段直轨道相连,底端置于绝缘水平桌面上。
(图中虚线)之下的直轨道
长度均为L且不光滑(轨道其部分光滑),并与水平方向均构成37°斜面,在左边轨道
以下的区域有垂直于斜面向下、磁感强度为
的匀强磁场,在右边轨通道
以下的区域有平行于斜面但大小未知的匀强磁场
,其它区域无磁场。
间连接有阻值为2R的定值电阻与电压传感器,另有长度均为d的两根金属棒甲和乙,它们与
、
之下的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甲的质量为m、电阻为2R;乙的质量为2m、电阻为2R,金属執道电阻不计。先后进行以下两种操作:
操作1:将金属棒甲紧靠竖直轨道的左侧,从某处由静止释放,运动到底端
过程中棒始终保持水平,且与轨道保持良好电接触,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电压—时间关系图像
图如图(b)所示(图中
已知);
操作2:将金属棒甲紧靠竖直轨道的左侧、金属棒乙(图中未画出)紧靠竖直轨道的右侧,在同一高度将两棒同时由静止释放,多次改交高度重新由静止释放,运动中两棒始终保持水平,发现两棒总是同时到达水平桌面。(
)

(1)试求操作1中甲释放时距
的高度h;
(2)试求操作1中定值电阻上产生的热量Q;
(3)试问右边轨道
以下的区域匀强磁场
的方向和大小如何?在图(c)上画出操作2中计算机屏幕上可能出现的几种典型的U-t关系图像。










操作1:将金属棒甲紧靠竖直轨道的左侧,从某处由静止释放,运动到底端



操作2:将金属棒甲紧靠竖直轨道的左侧、金属棒乙(图中未画出)紧靠竖直轨道的右侧,在同一高度将两棒同时由静止释放,多次改交高度重新由静止释放,运动中两棒始终保持水平,发现两棒总是同时到达水平桌面。(


(1)试求操作1中甲释放时距

(2)试求操作1中定值电阻上产生的热量Q;
(3)试问右边轨道


17.
交流发电机的发电原理是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
匀速转动.一发电机的线圈共100匝,线圈面积
,线圈转动的频率为50Hz,线圈内阻不计,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用此发电机所发出的交流电带动两个标有“220V,22kW”的电机正常工作,需在发电机的输出端a、b与电机之间接一个理想变压器,电路如图所示,求:
(1)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2)与变压器原线圈串联的电流表的示数。




(1)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2)与变压器原线圈串联的电流表的示数。
18.
如图是一款常见的喷雾浇灌器,喷壶的容积为
升,通过按压打气手柄向瓶内打气,每次按压可以充入0.2升空气,当瓶内压强达到或超过3atm时,打开喷水开关才能正常喷水。喷壶上有一个减压安全阀,当喷壶内压强达到5atm时就会自动放气。假如壶体导热性能良好,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初始时壶内的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强
,瓶内装有2升水。

(1)计算说明能否通过多次打气,实现打开开关后一次性喷完瓶内所有的水。
(2)至少打气多少次オ能一次性喷出壶内一半的水?



(1)计算说明能否通过多次打气,实现打开开关后一次性喷完瓶内所有的水。
(2)至少打气多少次オ能一次性喷出壶内一半的水?
19.
如图所示,导热气缸上端开口,竖直固定在地面上,高度H=1.35m.质量均为m=2kg的A、B两个活塞静止时将气缸容积均分为三等份,A、B之间为真空并压缩一根轻质弹簧,弹性系数
,A、B与气缸间无摩擦,大气压
,密封气体初始温度
,重力加速度g取
,活塞面积
,其厚度忽略不计。

(1)求最初密封气体的压强;
(2)若给电阻丝通电加热密封气体,当活塞B缓慢上升到离气缸底部h=1m时,求密封气体的温度;
(3)保持密封气体的温度
不变,当用
的力竖直向下压活塞






(1)求最初密封气体的压强;
(2)若给电阻丝通电加热密封气体,当活塞B缓慢上升到离气缸底部h=1m时,求密封气体的温度;
(3)保持密封气体的温度


A.求稳定时A向下移动的距离L。 |
4.实验题- (共1题)
20.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2)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mL油酸酒精溶液中有油酸0.5mL,现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50滴上述溶液,量筒中的溶液体积増加了1mL,若把一滴这样的油酸酒精溶液滴入足够大盛水的浅盘中,由于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展开,稳定后形成的纯油膜的形状如图所示。若每一小方格的边长为30mm,图中油酸膜的面积为_________
;根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__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配制的油酸中含有大量的酒精会使测量的分子直径明显偏小 |
B.计算油膜面积时,计算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会使得分子直径测量偏小 |
C.实验时撒的痱子粉越多,形成的油膜轮廓越清晰,实验误差越小 |
D.求每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时,滴数误多记了10滴,会使得分子直径测量偏小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