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10月15日周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26583

试卷类型:未知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1

1.单选题(共4题)

1.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运动,甲物体运动的vt图象为两段直线,乙物体运动的vt图象为两段半径相同的 圆弧曲线,如右图所示。图中t4=2t2,则在0~t4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体的加速度不变
B.乙物体做曲线运动
C.两物体t1时刻相距最远,t4时刻相遇
D.甲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物体的平均速度
2.
在探究超重和失重规律时,某体重为G的同学站在一压力传感器上完成一次下蹲动作。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的压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A.B.C.D.
3.
已知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小为v1、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1,近地卫星线速度大小为v2、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2,地球同步卫星线速度大小为v3、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3。设近地卫星距地面高度不计,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B.C.D.
4.
如图所示,传送带AB倾角为α,传送带上的可看做质点的小物块质量为m,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tanα.现给在B位置的小物块一个沿传送带向上的初速度v0,传送带速度为v,方向未知.在传送带上摩擦力对物块做功的最大功率是(  )
A.μmgcosαB.μmgv0cosα
C.μmgvcosαD.μmg(v0v)cosα

2.选择题(共2题)

5.

佛罗伦萨的统治者科西摩·美第奇(1389─1464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大力赞助者。他说过:“应该把这些有特殊天才的人们作为天上的神仙对待,而不应该把他们看成驮畜。”他所说的特殊天才是(     )

6.下图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图标,图标构造与下列世界文化遗产外形构造最为接近的是(    )

3.多选题(共5题)

7.
如图所示,两个半径均为R光滑圆弧对接于O点,有物体从上面圆弧上的某点C以上任意位置由静止下滑(C点未标出),都能从O点平抛出去,则(  )
A.∠CO1O=60°B.∠CO1O=45°
C.落地点距O2最远为2RD.落地点距O2最近为R
8.
某波源S发出一列简谐横波,波源S的振动图象如图甲所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AB两点,它们到S的距离分别为45m和55m.测得AB两点开始振动的时间间隔为1.0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该列波的频率为0.2Hz
B.该列波的波长为20m
C.该列波的波速为10m/s
D.当B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6cm时,A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也是6cm
E.波经过4.5s从波源S传到A
9.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沙漏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
A.b对c的摩擦力一定减小    B.b对c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平行斜面向上
C.地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右 D.地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
10.
如图所示为用绞车拖物块的示意图。拴接物块的细线被缠绕在轮轴上,轮轴逆时针转动从而拖动物块。已知轮轴的半径R=0.5 m,细线始终保持水平;被拖动物块质量m=1.0 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轮轴的角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ωktk=2 rad/s,g=10 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物块做匀速运动
B.细线对物块的拉力是5.0 N
C.细线对物块的拉力是6.0 N
D.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1.0 m/s2
11.
如图所示,气缸和活塞与外界均无热交换,中间有一个固定的导热性良好的隔板,封闭着两部分气体AB,活塞处于静止平衡状态。现通过电热丝对气体A加热一段时间,后来活塞达到新的平衡,不计气体分子势能,不计活塞与气缸壁间的摩擦,大气压强保持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A.气体A吸热,内能增加
B.气体B吸热,对外做功,内能不变
C.气体A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D.气体A和气体B内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E.气体B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碰撞次数减少

4.解答题(共3题)

12.
汽车试车场中有一个检测汽车在极限状态下的车速的试车道,试车道呈锥面(漏斗状),侧面图如图所示。测试的汽车质量m=1 t,车道转弯半径r=150 m,路面倾斜角θ=45°,路面与车胎的动摩擦因数μ为0.25,设路面与车胎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 m/s2,求:

(1)若汽车恰好不受路面摩擦力,则其速度应为多大?
(2)汽车在该车道上所能允许的最小车速。
13.
如图所示,劲度系数k=25N/m轻质弹簧的一端与竖直板P拴接(竖直板P固定在木板B的左端),另一端与质量mA=1kg的小物体A相连,P和B的质量为MB=4kg且B足够长.A静止在木板B上,A右端连一细线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质量mC=1kg的物体C相连.木板B的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4.开始时用手托住C,让细线恰好伸直但没拉力,然后由静止释放C,直到B开始运动.已知弹簧伸长量为x时其弹性势能为.全过程物体C没有触地,弹簧在弹性限度内,g取10m/s2.求:

(1)释放C瞬间A的加速度大小;
(2)释放C后A的最大速度大小;
(3)若C的质量变为m/C=3kg,则B刚开始运动时,拉力对物体A做功的功率.
14.
如图甲所示,上端开口的光滑圆柱形汽缸竖直放置,截面积S=20cm2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和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M封闭在汽缸内,在汽缸内距底H=30cm处有ab两限制装置(a、b的体积可以忽略),使活塞只能向上滑动开始时活塞搁在ab上,缸内气体的压强为p0(p0=1.0×105Pa为大气压强),温度为27℃。现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其状态变化如图乙中的ABC所示,从状态B到状态C的过程中活塞上升了4cm.活塞不漏气,缸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g=10m/s2.求活塞的质量和物体M的体积。

5.实验题(共2题)

15.
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长度的关系实验。

(1)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图,纵轴是钩码质量,横轴是弹簧的形变量。由图可知:图线不通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弹簧的劲度系数______(重力加速度)。
(3)如图丙所示,实验中用两根不同的弹簧,画出弹簧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的原长比的长
B.的劲度系数比的大
C.的劲度系数比的小
D.弹力与弹簧长度成正比
16.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的关系.将装有力传感器的小车放置于水平长木板上,缓慢向小桶中加入细砂,直到小车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传感器的最大示数F0以此表示小车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再将小车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小桶中加入细砂,记下传感器的示数F1.

(1)接通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释放小车,打出如图乙所示的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m/s2.
(2)改变小桶中砂的重力,多次重复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描绘小车加速度a与合力F(F=F1-F0)的关系图象.不计纸带与计时器间的摩擦.下列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__

(3)同一次实验中,小车释放前传感器示数F1与小车加速运动时传感器示数F2的关系是F1______F2 (选填“<”、“=”或“>”).
(4)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应远大于小桶和砂的总质量
B.实验中需要将长木板右端垫高
C.实验中需要测出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
D.用加砂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可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