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如图是由某种材料制成的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柱体的截面图,O点为圆心,半圆柱体表面是光滑的.质量为m的小物块(视为质点)在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静止在A处,半径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为θ,且A、O、F均在同一横截面内,则小物块对半圆柱体表面的压力为()

A.
B.
C.
D. 

A.




2.
“嫦娥三号”探月卫星于2013年12月2日1点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将实现“落月”的新阶段。若已知引力常量G,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1、周期T1“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环月轨道(见图)半径r2、周期T2,不计其他天体的影响,则根据题目条件可以()


A.求出“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的质量 |
B.求出地球与月球之间的万有引力 |
C.求出地球的密度 |
D.得出![]() |
3.
如图所示,AC、BD为圆的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圆心为O,半径为R。E、F为圆周上关于BD对称的两点,
EOD=30o。将电量均为Q的两个异种点电荷分别放在E、F两点,E点放负电荷。静电力常量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沿圆弧从B点运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零
B. 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C点小
C. A点和C点的场强相同
D. O点的场强大小为


A. 电子沿圆弧从B点运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零
B. 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C点小
C. A点和C点的场强相同
D. O点的场强大小为

4.
在匀强磁场中,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转轴匀速转动,如图乙所示,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如图甲所示,已知发电机线圈内阻为1.0Ω,外接一只电阻为9.0Ω的灯泡,则


A.电压表![]() |
B.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每秒改变5次 |
C.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为36W |
D.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20cos5πtV |
5.
物理学家通过艰辛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探究自然规律,为人类的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我们敬仰.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从而提出了日心学说 |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并未测定出引力常量G常量 |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 |
2.解答题- (共1题)
6.
(18分)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2" kg的足够长的木板,木板上最有右端有一大小可忽略、质量为m=3kg的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物块和木板都静止,距木板左端L=2.4m处有一固定在水平面上的竖直弹性挡板P。现对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左外力F=6N,若木板与挡板P发生撞击时间极短,并且撞击时无动能损失,物块始终未能与挡板相撞,求:

(1)木板第一次撞击挡板P时的速度
为多少?
(2)木板从第一次撞击挡板P到运动至右端最远处所需的时间
及此时物块距木板右端的距离X为多少?
(3)木板与挡板P会发生多次撞击直至静止,而物块一直向左运动。每次木板与挡板P撞击前物块和木板都已相对静止,最后木板静止于挡板P处,求木板与物块都静止时物块距木板最右端的距离X为多少?


(1)木板第一次撞击挡板P时的速度

(2)木板从第一次撞击挡板P到运动至右端最远处所需的时间

(3)木板与挡板P会发生多次撞击直至静止,而物块一直向左运动。每次木板与挡板P撞击前物块和木板都已相对静止,最后木板静止于挡板P处,求木板与物块都静止时物块距木板最右端的距离X为多少?
3.实验题- (共1题)
7.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图中小车A左端连接一纸带并穿过打点计时器B的限位孔,右端用一轻绳绕过滑轮系于拉力传感器C的下端,A、B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及滑轮的质量。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该同学在保证小车A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P的质量来改变小车A所受的外力,由传感器和纸带测得的拉力F和加速度a数据如下表所示。

(1)第4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O、A、B、C和D是纸带上的五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A、B、C、D四点到O点的距离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根据纸带上数据计算出加速度为___m/s2。

(2)在实验中,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重物P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示坐标系中作出小车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图象。
(____________)

(4)根据图象推测,实验操作中重要的疏漏是__________________。

次数 | 1 | 2 | 3 | 4 | 5 |
F/N | 0.10 | 0.18 | 0.26 | 0.30 | 0.40 |
a/(m·s)-2 | 0.08 | 0.22 | 0.37 | __▲__ | 0.59 |
(1)第4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O、A、B、C和D是纸带上的五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A、B、C、D四点到O点的距离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根据纸带上数据计算出加速度为___m/s2。

(2)在实验中,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重物P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示坐标系中作出小车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图象。
(____________)

(4)根据图象推测,实验操作中重要的疏漏是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