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广东省揭阳市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2589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3

1.单选题(共5题)

1.
两物体AB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B.0~4 s内AB的位移相同
C.t="4" s时,AB的速度相同
D.A的加速度比B的加速度大
2.
如图所示,上下开口、内壁光滑的铜管P和塑料管Q竖直放置,小磁块先后在两管中从相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并落至底部,则小磁块(    )
A.在P和Q中都做自由落体运动
B.在两个下落过程中的机械能都守恒
C.在P中的下落时间比在Q中的长
D.落至底部时在P中的速度比在Q中的大
3.
如图所示为乒乓球桌面示意图,球网上沿高出桌面H,网到桌边的水平距离为L,在某次乒乓球训练中,从左侧处,将球沿垂直于网的方向水平击出,球恰好通过网的上沿落到桌面右侧边缘,设乒乓球的运动为平抛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击球点的高度与网高度之比为2∶1
B.乒乓球在网左右两侧运动时间之比为2∶1
C.乒乓球过网时与落到右侧桌边缘时速率之比为1∶2
D.乒乓球在网左右两侧运动速度变化量之比为1∶2
4.
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距离地面343km的圆轨道上的“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已知地球半径为R=6400km,万有引力常G=6.67×10-11N·m2/kg2,“天宫二号”绕地球飞行的周期为90分钟,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天宫二号”的发射速度应大于11.2km/s
B.“天宫二号”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C.由题中数据可以求得地球的平均密度
D.“神舟十一号”加速与“天宫二号”对接前应处于同一圆周轨道
5.
把图甲所示的正弦式交变电流接在图乙中理想变压器的A、B两端,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t为热敏电阻(温度升高时其电阻减小),R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t处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变压器输入功率变大
B.Rt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V1、V2示数的比值不变
C.在t=1×102s时,穿过该矩形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D.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36sin50πt(V)

2.多选题(共3题)

6.
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木板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其加速度a,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图.取g=10m/s2,则:(   )
A.滑块的质量m=4kg
B.木板的质量M=2kg
C.当F=8 N时滑块加速度为2m/s2
D.滑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0.1
7.
如图为一简谐横波在t=0.10 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1 m处的质点,此刻P点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并经过0.2 s完成了一次全振动,Q是平衡位置为x=4 m处的质点,则
A.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t=0.05 s时,质点Q的加速度为0,速度为正向最大
C.从t=0.10 s到t=0.15 s,该波沿x轴传播的距离是2 m
D.从t=0.10 s到t=0.15 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10 cm
E.t=0.25 s时,质点Q纵坐标为10 cm
8.
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体,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处分别放置电荷量都为q的正、负点电荷。图中的abcd是其他的四个顶点,k为静电力常量。下列表述正确是
A.ab两点电场强度相同
B.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C.把点电荷+Qc移到d,电势能增加
D.M点的电荷受到的库仑力大小为F=

3.解答题(共2题)

9.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C用轻绳悬挂在O点,小球下方有一质量为2m的平板车B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小球的位置比车板略高,一质量为m的物块A以大小为v0的初速度向左滑上平板车,此时AC间的距离为d,一段时间后,物块A与小球C发生碰撞,碰撞时两者的速度互换,且碰撞时间极短,已知物块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若AC之前物块与平板车已达共同速度,求:
(1)AC间的距离dv0之间满足的关系式;
(2)要使碰后小球C能绕O点做完整的圆周运动,轻绳的长度l应满足什么条件?
10.
如图所示,半径为L1=2m的金属圆环内上、下半圆各有垂直圆环平面的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长度也为L1、电阻为R的金属杆ab,一端处于圆环中心,另一端恰好搭接在金属环上,绕着a端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角速度为。通过导线将金属杆的a端和金属环连接到图示的电路中(连接a端的导线与圆环不接触,图中的定值电阻R1R,滑片P位于R2的正中央,R2的总阻值为4R),图中的平行板长度为L2=2m,宽度为d=2m.图示位置为计时起点,在平行板左边缘中央处刚好有一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0=0.5m/s向右运动,并恰好能从平行板的右边缘飞出,之后进入到有界匀强磁场中,其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左边界为图中的虚线位置,右侧及上下范围均足够大。(忽略金属杆与圆环的接触电阻、圆环电阻及导线电阻,忽略电容器的充放电时间,忽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的电磁辐射的影响,不计平行金属板两端的边缘效应及带电粒子的重力和空气阻力)求:

(1)在0~4s内,平行板间的电势差UMN
(2)带电粒子飞出电场时的速度;
(3)在上述前提下若粒子离开磁场后不会第二次进入电场,则磁感应强度B2应满足的条件。

4.实验题(共1题)

11.
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毎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
已知m1=50g、m2=l50g(g取9.8m/s2,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所有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1时的速度v1=_______m/s。
(2)在打点0-4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_____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P=______J。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