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8题)
2.多选题- (共2题)
9.
从波源质点O起振开始计时,经时间t=0.7s,x轴上距波源14m处的质点开始振动,此时波形如图所示,则()


A.此列波的波速为20m/s |
B.此列波的周期一定是0.4s |
C.t=0.5s时,x轴上5m处质点位移大于2 cm,且向+y方向振动 |
D.t=0.5s时,x轴上8m处质点位移为零,且向-y方向振动 |
10.
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势φ在x轴上分布如图所示,x轴上B、C两点的电场强度在x方向上的分量分别是EBx、ECx,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静电场由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产生
B. 该静电场由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产生
C. EBx的大小大于ECx的大小
D. 负电荷沿
轴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A. 该静电场由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产生
B. 该静电场由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产生
C. EBx的大小大于ECx的大小
D. 负电荷沿

3.填空题- (共4题)
11.
如图所示为推行节水工程的转动喷水“龙头”,“龙头”距地面高为h,其喷灌半径可达10h,每分钟喷出水的质量为m,所用的水从地下H深的井里抽取,设水以相同的速率喷出,水泵的效率为h,不计空气阻力。则喷水龙头喷出水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_;带动水泵的电动机的输出功率至少为___________。

12.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地球轨道上作匀速圆周运动,离地高度为r,已知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恒量为G,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____________;当神舟八号飞船关闭发动机与天宫一号对接时,飞船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
13.
如图所示,长为
的绝缘轻杆可绕杆固定轴
在竖直面内无摩擦转动,小球A电量为-q、小球B电量为+q,两球分别固定于杆的两端,AO=2BO,开始两球保持静止,杆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当加一场强为E且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后杆转动,转动过程中杆受的最大力矩是__________,B球获得的最大动能是___________。




14.
用速度为v的质子
轰击静止的氦原子核
,结果质子
以速度v,反向弹回,设质子
质量为m,以v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轰击前后它的动量增量为___________;不计其它力的作用,氦原子核
获得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_。





4.解答题- (共3题)
15.
(题文)(题文)如图所示,斜面底端与一水平板左端a相接,平板长2L,中心C固定在高为R=L=1m的竖直支架上,支架的下端与垂直于纸面的固定转轴O连接,因此平板可绕转轴O沿顺时针方向翻转。当把质量m=0.5kg的小物块A轻放在C点右侧离C点0.2 m处时,平板左端a恰不受支持力。A与斜面间和平板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A从斜面由静止下滑,不计小物块在a处碰撞时的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g="10" m/s2。现要保证平板不翻转,求:

(1)小物块能在平板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2)有同学认为,在h0一定的情况下,平板是否翻转与斜面的倾角有关,倾角越大,越容易翻转。请用相关知识分析上述认识是否正确。
(3)若h0=1m,斜面倾角不能超过多大?

(1)小物块能在平板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2)有同学认为,在h0一定的情况下,平板是否翻转与斜面的倾角有关,倾角越大,越容易翻转。请用相关知识分析上述认识是否正确。
(3)若h0=1m,斜面倾角不能超过多大?
16.
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竖直平面上边中点P离地面高为h,P正下方一点P′位于COA连线上且与轨道圆心O的距离为L(L>R),如图所示。现从P点水平抛出质量为m的小沙袋,使其击中轨道上的小车(沙袋与小车均视为质点,空气阻力不计)。求:

(1)小车停在轨道B点时(∠AOB=90°),沙袋抛出后经多长时间击中小车?击中时动能多大?
(2)若小车匀速圆周运动顺时针经A点时沙袋抛出,为使沙袋能在B处击中小车,小车的速率v应满足的条件。
(3)若在P、C之间以水平射程为(L+R)的平抛运动轨迹制成一光滑轨道,小沙袋从顶点P由静止下滑击中C点小车时水平速度多大?

(1)小车停在轨道B点时(∠AOB=90°),沙袋抛出后经多长时间击中小车?击中时动能多大?
(2)若小车匀速圆周运动顺时针经A点时沙袋抛出,为使沙袋能在B处击中小车,小车的速率v应满足的条件。
(3)若在P、C之间以水平射程为(L+R)的平抛运动轨迹制成一光滑轨道,小沙袋从顶点P由静止下滑击中C点小车时水平速度多大?
17.
如图所示,平行金属导轨宽度为l=0.6m,与水平面间的倾角为θ=37o,导轨电阻不计,底端接有阻值为R=3Ω的定值电阻,磁感强度为B=1T的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有一质量为m=0.2kg,长也为l的导体棒受导轨上两支柱p支撑静止在ab位置,导体棒的电阻为Ro=1Ω,它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导体棒获得平行斜面的初速vo=10m/s向上滑行最远至a/b/位置,所滑行距离为s=4m。(sin37o=0.6,cos37o=0.8,重力加速度g=10m/s2)。问:
(1)把运动导体棒视为电源,最大输出功率是多少?
(2)上滑过程中导体棒所受的安培力做了多少功?
(3)以ab位置为零势点,若导体棒从ab上滑d=3m过程中电阻R发出的热量QR=2.1J,此时导体棒的机械能E /为多大?
(4)在图2中画出图线,要求能反映导体棒在上滑和下滑过程中机械能E随位移x变化的大致规律。(x正方向沿斜面向上,坐标原点O在ab位置)
(1)把运动导体棒视为电源,最大输出功率是多少?
(2)上滑过程中导体棒所受的安培力做了多少功?
(3)以ab位置为零势点,若导体棒从ab上滑d=3m过程中电阻R发出的热量QR=2.1J,此时导体棒的机械能E /为多大?
(4)在图2中画出图线,要求能反映导体棒在上滑和下滑过程中机械能E随位移x变化的大致规律。(x正方向沿斜面向上,坐标原点O在ab位置)

5.实验题- (共3题)
18.
在利用分体式位移传感器测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操作时:

(1)位移传感器的接收器部分应该[
(A)固定在支架上且与数据采集器相连
(B)固定在支架上且与计算机相连
(C)固定在运动物体上且与数据采集器相连
(D)固定在运动物体上且与计算机相连
(2)点击“选择区域”,取A、D两点,得到实验界面如图所示,则物体在A、D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1)位移传感器的接收器部分应该[
(A)固定在支架上且与数据采集器相连
(B)固定在支架上且与计算机相连
(C)固定在运动物体上且与数据采集器相连
(D)固定在运动物体上且与计算机相连
(2)点击“选择区域”,取A、D两点,得到实验界面如图所示,则物体在A、D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19.
在“用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的光电门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实验中A、B、C、D四点高度分别为0.150m、0.100m、0.050m、0.000m,已由计算机默认,不必输入。
(1)(3分)某同学要测定摆锤在D点的机械能ED,将光电门安放在D点,点击“开始记录”,同时让摆锤在图1所示位置由静止释放,计算机将摆锤的速度自动记录在表格的对应处,如图2所示。由此测得的ED________(填“正确”“偏大”“偏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实验获得的图象如图3所示。横轴表示摆锤距D点的高度h,纵轴表示摆锤的能量(重力势能Ep、动能Ek或机械能E),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摆锤在A点速度不为零
(B)图象记录的最大重力势能约为1.53×10-2J
(C)乙图线与丙图线的纵坐标数值之和为一常数,表明机械能守恒
(D)甲图线表明摆锤摆动时只受重力的作用
(1)(3分)某同学要测定摆锤在D点的机械能ED,将光电门安放在D点,点击“开始记录”,同时让摆锤在图1所示位置由静止释放,计算机将摆锤的速度自动记录在表格的对应处,如图2所示。由此测得的ED________(填“正确”“偏大”“偏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实验获得的图象如图3所示。横轴表示摆锤距D点的高度h,纵轴表示摆锤的能量(重力势能Ep、动能Ek或机械能E),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摆锤在A点速度不为零
(B)图象记录的最大重力势能约为1.53×10-2J
(C)乙图线与丙图线的纵坐标数值之和为一常数,表明机械能守恒
(D)甲图线表明摆锤摆动时只受重力的作用
20.
“研究回路中感应电动势E与磁通量变化快慢的关系”实验,如图1所示。
(1)(3分)某同学改变磁铁释放时的高度,作出E-△t图象寻求规律,得到如图2所示的图线。由此他得出结论:磁通量变化的时间△t越短,感应电动势E越大,即E与△t成反比。

① 实验过程是________的(填写“正确”“不正确”);
②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3分)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①如果横坐标取_____________,就可获得如图3所示的图线;
②若在①基础上仅增加线圈的匝数,则实验图线的斜率将__________(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1)(3分)某同学改变磁铁释放时的高度,作出E-△t图象寻求规律,得到如图2所示的图线。由此他得出结论:磁通量变化的时间△t越短,感应电动势E越大,即E与△t成反比。

① 实验过程是________的(填写“正确”“不正确”);
②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3分)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①如果横坐标取_____________,就可获得如图3所示的图线;
②若在①基础上仅增加线圈的匝数,则实验图线的斜率将__________(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