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华师二附中高考压轴物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24787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10题)

1.如图所示,美国“肯尼迪”号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F-15”型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0 m/s2,起飞的最小速度是50 m/s,弹射系统能够使飞机所具有的最大速度为30 m/s,则飞机起飞时在跑道上加速的最短时间为{#blank#}1{#/blank#}。

2.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初速度不同而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  )
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是( )
4.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是( )
5.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是( )
6.如图所示的是几种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各异的植物,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7.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操作过程中有以下实验步骤: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并连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吊着适当重的钩码,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做平稳的加速运动;

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E.把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附有定滑轮的一端伸出桌面;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G.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两次。

8.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获得如图所示的纸带,A、B、C、D、E、F、G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x1x2x3x4x5x6 分别为AB、BC、CD、DE、EF、FG间的距离,下列可用来计算打D点时小车速度的表达方式有(  )

9.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获得如图所示的纸带,A、B、C、D、E、F、G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x1x2x3x4x5x6 分别为AB、BC、CD、DE、EF、FG间的距离,下列可用来计算打D点时小车速度的表达方式有(  )

10.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获得如图所示的纸带,A、B、C、D、E、F、G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x1x2x3x4x5x6 分别为AB、BC、CD、DE、EF、FG间的距离,下列可用来计算打D点时小车速度的表达方式有(  )

2.单选题(共4题)

11.
(3分)(2014•徐汇区二模)如图,通过细绳栓在一重物上的氢气球,在水平向右的恒定风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已知风力大小正比于风速,则当风速改变时,始终保持不变的是()
A.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B.细绳对重物的拉力
C.地面对重物的支持力D.地面对重物的摩擦力
12.
如图所示,站在向右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车厢内的人向前推车壁,关于该人对车做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正功B.不做功C.做负功D.无法确定
13.
如图1所示,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取向左为正方向,振子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由图可知(  )

A. t=0.2s时,振子在O点右侧6cm处
B. t=1.4s时,振子的速度方向向右
C. t=0.4s和t=1.2s时,振子的加速度相同
D. t=0.4s到t=0.8s的时间内,振子的速度逐渐增大
14.
如图,水平放置的光滑金属导轨COD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电阻不计.一均匀金属棒M在外力F作用下,以恒定速率v由O点水平向右滑动,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且始终与OD垂直.以O点为原点,则感应电动势E、流过金属棒的电流I、外力F、感应电流的热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3.多选题(共3题)

15.
质量分别为m1、m2的A、B两物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受到大小相同的水平力F的作用,各自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时间t0,撤去A物体的外力F;经过4t0,撤去B物体的外力F.两物体运动的v﹣t关系如图所示,则A、B两物体()

A. 与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之比为5:12
B. 在匀加速运动阶段,合外力做功之比为4:1
C.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之比为1:2
D.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力的平均功率之比为5:3
16.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m物体A、B用细绳连接后跨过光滑的定滑轮,A静止在倾角为300的斜面上,已知M=2m,现将斜面倾角由300增大到350,系统仍保持静止。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细绳对A的拉力将增大
B. 物体A受到的静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C. 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将减小
D. 滑轮受到的绳的作用力将增大
17.
(4分)a、b、c是某弹性绳上的三个质点,沿绳建立x坐标轴.一简谐横波正在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振源的周期T=0.4s,t=0.2s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则()
A.波速为10m/s
B.质点b开始振动时,速度方向沿y正方向
C.t=0.6s时,质点b处于波峰
D.0到0.5s内,质点c通过的路程为0.3m

4.填空题(共4题)

18.
(4分)(2014•徐汇区二模)如图,框架ABC由三根长度均为l、质量均为m的均匀细棒组成,A端用光滑铰链铰接在墙壁上.现用竖直方向的力F作用在C端,使AB边处于竖直方向且保持平衡,则力F的大小为    .若在C点施加的作用力改为大小为1.5mg、方向始终垂直于AC边的力F′,使框架从图示位置开始逆时针转动,运动过程中当框架具有最大动能时,力F′所做的功为    
19.
(4分)(2014•徐汇区二模)一水泵的出水管口距离地面1.25m,且与地面平行,管口的横截面积大小为1×10﹣2m2.调节水泵使出水管喷水的流量达到4×10﹣2m3/s,忽略空气阻力,则水柱的水平射程为    m,空中水柱的总水量为    m3.(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20.
(2014•徐汇区二模)近地卫星线速度大小为v1,某地球同步卫星线速度大小为v2,距地面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若近地卫星距地面高度不计,则v1:v2= :1 ,该近地卫星的周期是地球自转周期的   倍.
21.
(4分)(2014•徐汇区二模)质量为4.0kg的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另一个质量为2.0kg的物体B以5.0m/s的水平速度与物体A相碰.碰后物体B以1.0m/s的速度反向弹回,则系统的总动量为 kg•m/s,碰后物体A的速度大小为 m/s.

5.解答题(共1题)

22.
(13分)如图所示,在距水平地面高h1=1.2m的光滑水平台面上,一个质量m=1kg的小物块压缩弹簧后被锁扣K锁住,储存了一定量的弹性势能Ep.现打开锁扣K,物块与弹簧分离后将以一定的水平速度v1向右滑离平台,并恰好从B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光滑竖直的圆弧轨道BC.已知B点距水平地面的高h2=0.6m,圆弧轨道BC的圆心O与水平台面等高,C点的切线水平,并与水平地面上长为L=2.8m的粗糙直轨道CD平滑连接,小物块沿轨道BCD运动并与右边的竖直墙壁会发生碰撞,重力加速度g=10m/s2,空气阻力忽略不计.试求:

(1)小物块由A到B的运动时间;
(2)压缩的弹簧在被锁扣K锁住时所储存的弹性势能Ep

6.实验题(共1题)

23.
(7分)如图是某同学用来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外力关系”的实验装置,轨道上的B点固定一光电门,将连接小车的细线跨过滑轮系住小钩码,在A点释放小车,测出小车上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

(1)若挡光片的宽度为d,挡光片前端距光电门的距离为L,则小车的加速度a=   
(2)在该实验中,下列操作步骤中必须做到的是    
A.要用天平称量小车质量
B.每次改变钩码,需要测量其质量(或重力)
C.钩码的质量应该小些
D.每次测量要保持小车从同一点静止出发
 
(E)不论轨道光滑与否,轨道一定要保持水平
(3)若实验中使用的挡光片宽度较宽,其他条件不变,则测出的小车加速度比真实值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0道)

    单选题:(4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