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蹦极”运动中,长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绑在人身上,人从几十米高处跳下.将蹦极过程简化为人沿竖直方向的运动.从绳恰好伸直,到人第一次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绳对人的冲量始终向上,人的动量先增大后减小 |
B.绳对人的拉力始终做负功,人的动能一直减小 |
C.绳恰好伸直时,绳的弹性势能为零,人的动能最大 |
D.人在最低点时,绳对人的拉力等于人所受的重力 |
2.
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离,那么( )
A.地球公转周期大于火星的公转周期 |
B.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 |
C.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 |
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 |
3.
周期为2.0s的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该波在某时刻的图象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则该波( )


A.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20m/s | B.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10m/s |
C.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20m/s | D.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10m/s |
4.
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可以初步了解常用的公交一卡通(IC卡)的工作原理及相关问题。IC卡内部有一个由电感线圈L和电容C构成的LC的振荡电路。公交卡上的读卡机(刷卡时“嘀”的响一声的机器)向外发射某一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刷卡时,IC卡内的线圈L中产生感应电流,给电容C充电,达到一定的电压后,驱动卡内芯片进行数据处理和传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IC卡工作场所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卡内的电池
B. 仅当读卡器发射该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时,IC卡才能有效工作
C. 若读卡机发射的电磁波偏离该特定频率,在线圈L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D. IC卡只能接收读卡器发射的电磁波,而不能向读卡机传输自身的数据信息
A. IC卡工作场所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卡内的电池
B. 仅当读卡器发射该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时,IC卡才能有效工作
C. 若读卡机发射的电磁波偏离该特定频率,在线圈L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D. IC卡只能接收读卡器发射的电磁波,而不能向读卡机传输自身的数据信息
2.解答题- (共2题)
5.
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个物块,弹簧质量不计.物快(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在水平桌面上沿
轴运动,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以弹簧原长时物块的位置为坐标原点
,当弹簧的伸长量为
时,物块所受弹簧弹力大小为
,
为常量.

(
)请画出
随
变化的示意图;并根据
图象求物块沿
轴从
点运动到位置
的过程中弹力所做的功.
(
)物块由
向右运动到
,然后由
返回到
,在这个过程中,
.求弹力所做的功,并据此求弹性势能的变化量;
.求滑动摩擦力所做的功;并与弹力做功比较,说明为什么不存在与摩擦力对应的“摩擦力势能”的概念,为什么?







(







(







6.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宽度
,一端连接
的电阻.导轨所在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
.导体棒
放在导轨上,其长度恰好等于导轨间距,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均可忽略不计.在平行于导轨的拉力
作用下,导体棒沿导轨向右匀速运动,速度
.求:
(
)感应电动势
和感应电流
;
(
)在
时间内,拉力的冲量
的大小;
(
)若将
换为电阻
的导体棒,其他条件不变,求导体棒两端的电压
.






(



(



(





3.实验题- (共1题)
7.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长度为1m左右的细线
B. 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线
C. 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
D. 直径为1.8cm的铁球
(2)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 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用L、n、t表示)
(3)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3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计算处理。

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的T=________ s,g= ________
(4)用多组实验数据做出
图像,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 已知三位同学做出的
图线的示意图如图中的a、b、c所示,其中a和b平行,b和c都过原点,图线b对应的g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图线b,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
B. 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C. 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值
(5)某同学在家里测重力加速度。他找到细线和铁锁,制成一个单摆,如图所示,由于家里只有一根量程为30cm的刻度尺,于是他在细线上的A点做了一个标记,使得悬点O到A点间的细线长度小于刻度尺量程。保持该标记以下的细线长度不变,通过改变O、A间细线长度以改变摆长。实验中,当O、A间细线的长度分别为
和
时,测得相应单摆的周期为
、
,由此可得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用
、
、
、
表示)。

(1)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长度为1m左右的细线

C. 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

(2)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 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用L、n、t表示)
(3)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3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计算处理。

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的T=________ s,g= ________

(4)用多组实验数据做出



A. 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
B. 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C. 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值
(5)某同学在家里测重力加速度。他找到细线和铁锁,制成一个单摆,如图所示,由于家里只有一根量程为30cm的刻度尺,于是他在细线上的A点做了一个标记,使得悬点O到A点间的细线长度小于刻度尺量程。保持该标记以下的细线长度不变,通过改变O、A间细线长度以改变摆长。实验中,当O、A间细线的长度分别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