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18届高考模拟卷(五)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24701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5/21

1.单选题(共3题)

1.
如图为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该质点在前4 s内向东运动,则该质点(  )
A.在8~10 s内始终向东运动
B.在前8 s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向西
C.在前8 s内的合外力先减小后增大
D.在4~12 s内的位移大小为24 m
2.
如图所示,有一半圆,其直径水平且与另一圆的底部相切于O点,O点恰好是下半圆的圆心,它们处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现有三条光滑轨道AOBCODEOF,它们的两端分别位于上下两圆的圆周上,轨道与竖直直径的夹角关系为α>β>θ,现让一小物块先后从三条轨道顶端由静止下滑至底端,则小物块在每一条倾斜轨道上滑动时所经历的时间关系为(  )
A.tABtCDtEF
B.tABtCDtEF
C.tABtCDtEF
D.tABtCDtEF
3.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为m2的人站在木箱里双手用力向上推木箱,推力为F,结果木箱和人仍静止不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人对木箱底部的压力大小为m2g
B.人对木箱底部的压力大小为m2gF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1gm2g-F
D.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大小为m1gm2gF

2.多选题(共4题)

4.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光滑竖直杆上,轻质弹簧一端与小球相连,另一端固定于O点.将小球由A点静止释放后,就沿竖直杆运动到B点,已知OA长度小于OB长度,弹簧处于OAOB两位置时弹力大小相等.则小球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B点的速度可能为零
B.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的位置有两个
C.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
D.弹簧弹力对小球做的正功等于小球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
5.
“太极球”运动是一项较流行的健身运动.做该项运动时,健身者半马步站立,手持太极球拍,拍上放一橡胶太极球,健身者舞动球拍时,太极球却不会掉到地上.现将太极球简化成如图所示的平板和小球,熟练的健身者让小球在竖直面内始终不脱离平板且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小球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B.平板对小球的弹力在A处最小,在C处最大
C.在BD两处小球一定受到沿平板向上的摩擦力
D.只要平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合适,小球在BD两处可能不受平板的摩擦力作用
6.
在地球大气层外有大量的太空垃圾.在太阳活动期,地球大气会受太阳风的影响而扩张,使一些原本在大气层外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垃圾被大气包围,从而逐渐降低轨道.大部分太空垃圾在落地前已经燃烧成灰烬,但体积较大的太空垃圾仍会落到地面上,对人类造成危害.以下关于太空垃圾正确的说法是(  )
A.大气的扩张使垃圾受到的万有引力增大而导致轨道降低
B.太空垃圾在与大气摩擦过程中机械能不断减小,进而导致轨道降低
C.太空垃圾在轨道缓慢降低的过程中,由于与大气的摩擦,速度不断减小
D.太空垃圾在轨道缓慢降低的过程中,向心加速度不断增大而周期不断减小
7.
如图所示,边长为L、匝数为N,电阻不计的正方形线圈abcd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转轴OO′转动,轴OO′垂直于磁感线,在线圈外接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保持线圈以恒定角速度ω转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图示位置时线框中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感应电动势最大
B.当可变电阻R的滑片P向上滑动时,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
C.电压表V2示数等于
D.变压器的输入与输出功率之比为1∶1

3.填空题(共2题)

8.
如图所示,位于坐标原点O处的振源由t=0时刻开始向上起振,在沿x轴的正方向上形成一列简谐横波,质点ABCD是其传播方向上的四点,且满足OAABBCCD,经时间t=0.3s的时间该波刚好传播到质点C处,此刻振源O第一次处于波谷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该振源的振动周期为T=0.4s
B.在t=0.3s时质点A处在平衡位置且向上振动
C.在t=0.3s时质点B处在波谷位置
D.当该波刚传到质点D时,质点D的振动方向向上
E.在t=0.5s时质点C处在平衡位置且向下振动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因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B.液体温度越高、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
C.不考虑分子势能,则质量、温度均相同的氢气和氧气的内能也相同
D.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
E.物体吸收热量,其内能可能不变

4.解答题(共1题)

10.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的右端与竖直面内的用光滑钢管弯成的“9”形固定轨道相接,钢管内径很小。传送带的运行速度,将质量的可看做质点的滑块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端,传送带长度,“9”字全高.“9”字部分为半径圆弧,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

(1)求滑块从传送带端运动到端所需要的时间:
(2)滑块滑到轨道最高点时对轨道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3)若滑块从“9”形轨道点水平抛出后,恰好垂直撞在倾角0=45°的斜面上的点:求两点间的竖直高度

5.实验题(共1题)

11.
为测量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器材:两个同样的长木板,小滑块,垫块,刻度尺.
实验步骤:

a.按照图示将一个长木板水平放置,另一个长木板用垫块将左端垫高.
b.在倾斜长木板的斜面上某一位置作一标记A,使小滑块从该位置由静止释放,小滑块沿倾斜长木板下滑,再滑上水平长木板,最后停在水平长木板上,在停止位置作一标记B.
c.用刻度尺测量________和________,则可求出小滑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误差分析:影响实验测量准确性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任意写一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