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河南商丘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24667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3题)

1.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的概念最早是由伽利略建立的
B.确定交流电的有效值应用了等效替代法
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通过大量的实验探究直接总结出来的
D.螺旋测微器的设计主要采用了放大法
2.
如图所示,人造卫星A、B在同一平面内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A,B连线在A、O连线间的夹角最大为θ,则卫星A,B的角速度之比等于()

A. sin3θ    B.     C.     D.
3.
汽车在水平公路上以额定功率作直线运动,速度为3m/s时的加速度是速度为6m/s时的加速度的3倍.若汽车受到的阻力不变,由此可求得()
A.汽车的额定功率
B.汽车受到的阻力
C.汽车的最大速度
D.速度从3m/s增大到6m/s所用的时间

2.多选题(共2题)

4.
把三个物体从水平地面上的不同位置沿不同的路径抛出,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同一点,三条路径的最高点是等高的,如图所示.若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物体抛出时初速度的水平分量相等
B.三个物体抛出时初速度的竖直分量相等
C.沿路径1抛出的物体落地的速率最大
D.沿路径3抛出的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
5.
如图甲所示的变压器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a、b输入端输入的电流如图乙所示,副线圈电路中电阻R=10Ω,电路中的电流表、电压表都是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示数为A
B.副线圈中电流的最大值为2A
C.副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为A
D.电压表的示数为10V

3.解答题(共3题)

6.
如图(a)所示,MN是长为a倾斜放置的光滑绝缘细杆,倾角为37°,MNP构成一直角三角形.MP中点处固定一电量为Q的正电荷,杆上穿有一带正电的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小球自N点由静止释放,小球的重力势能和电势能随MN上位置x(取M点处x=0)的变化图象如图(b)所示,其中E0、E1、E2为已知量,取sin37°=0.6,cos37°=0.8,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不得使用Ep=﹣

(1)求势能为E1时的横坐标x1和带电小球的质量m
(2)已知在x1处时小球与杆间的弹力恰好为零,求小球的电量q
(3)求小球运动到M点时的速度大小.
7.
如图所示,坡道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h=0.5 m,质量m=1.0 kg的小物块A从坡道顶端处静止滑下,进入水平面OM时无机械能损失,水平面OM长为2x,其正中间有质量分别为2mm的两物块BC(中间粘有炸药),现点燃炸药,BC被水平弹开,物块C运动到O点时与刚进入水平面的小物块A发生正碰,碰后两者结合为一体向左滑动并刚好在M点与B相碰,不计一切摩擦,三物块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求炸药点燃后释放的能量E
8.
如图所示,两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安装在一倾角为α的光滑绝缘斜面上,导轨间距为L,电阻忽略不计且足够长,以宽度为d的有界匀强磁场垂直于斜面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另有一长为2d的绝缘杆将一导体棒和一边长为ddL)的正方形线框连在一起组成的固定装置,总质量为m,导体棒中通有大小恒为I的电流.将整个装置置于导轨上,开始时导体棒恰好位于磁场的下边界处.由静止释放后装置沿斜面向上运动,当线框的下边运动到磁场的上边界MN处时装置的速度恰好为零.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刚释放时装置加速度的大小;
(2)求这一过程中线框中产生的热量;
(3)之后装置将向下运动,然后再向上运动,经过若干次往返后,最终整个装置将在斜面上作稳定的往复运动.求稳定后装置运动的最高位置与最低位置之间的距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