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3.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积淀,人们的思想、情感在这里郁积、释放。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①发展顺序: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
②唐朝科举制度以诗赋取士,造就了诗歌的辉煌
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作者被誉为“诗圣”
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为豪放派的代表作
2.单选题- (共6题)
5.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从同一高度沿倾角不同的两个光滑固定斜面由静止自由滑下,下滑到达斜面底端的过程中 ( )


A.两物体所受重力冲量相同 |
B.两物体所受合外力冲量不相同 |
C.两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时间相同 |
D.两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动量相同 |
6.
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受到水平拉力F1、F2的作用而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0和4t0速度分别达到2v0和v0时,分别撤去F1和F2,以后物体继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两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设F1和F2对A、B的冲量分别为I1和I2,F1和F2对A、B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I1>I2,W1>W2 | B.I1<I2,W1>W2 |
C.I1<I2,W1<W2 | D.I1>I2,W1<W2 |
7.
古时有“守株待兔”的寓言,倘若兔子受到的冲击力大小为自身体重2倍时即可导致死亡,如果兔子与树桩的作用时间为0.2s,则被撞死的兔子其奔跑速度可能是:(g=10m/s2)( )
A.1.5m/s | B.2.5m/s | C.3.5m/s | D.4.5m/s |
8.
如图,平行导轨间距为d,一端跨接一个电阻为R,磁场的磁感强度为B,方向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一根足够长的金属棒与导轨成θ角放置,金属棒与导轨的电阻不计。当金属棒沿垂直于棒的方向以速度v滑行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强度是 ( )


A.![]() | B.![]() | C.![]() | D.![]() |
9.
如图所示,两条平行虚线之间存在匀强磁场,虚线间的距离为l,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abcd是位于纸面内的梯形线圈,ad与bc间的距离也为l,t=0时刻,bc边与磁场区域左边界重合。现令线圈以向右的恒定速度v沿垂直于磁场区域边界的方向穿过磁场区域,取沿a→b→c→d→a方向的感应电流为正,则在线圈穿越磁场区域的过程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是


A.![]() | B.![]() | C.![]() | D.![]() |
10.
在如图所示的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中,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0:1,图中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强增大而减小),L1和L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原线圈接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压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 |
B.电压表的示数为20V |
C.当照射R的光强增大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
D.若L1的灯丝烧断后,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大 |
3.多选题- (共6题)
11.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离地面高H的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落到地面上后又陷入泥潭中,由于受到阻力作用到达距地面深度为h的B点速度减为零.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关于小球下落的整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小球的机械能减少了mg(H+h) |
B.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为mgh |
C.小球所受阻力的冲量大于![]() |
D.小球动量的改变量等于所受阻力的冲量 |
12.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半圆轨道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水平直径AB长度为2R,现将质量也为m的小球从距A点正上方h0高处由静止释放,然后由A点经过半圆轨道后从B冲出,在空中能上升到距B点所在水平线的最大高度为
处(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可视为质点),则( )



A.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
B.小球离开小车后做竖直上抛运动 |
C.小车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R |
D.小球第二次在空中能上升到距B点所在水平线的最大高度为![]() |
13.
质量为M、内壁间距为L的箱子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箱子中间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箱子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小物块停在箱子正中间,如图所示。现给小物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小物块与箱壁碰撞N次后恰又回到箱子正中间,井与箱子保持相对静止。设碰撞都是弹性的,则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为


A.![]() | B.![]() |
C.![]() | D.![]() |
1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0沿水平面射中木块,并最终留在木块终于木块一起以速度v运动,已知当子弹相对木块静止时,木块前进距离L,子弹进入木块的深度为s,此过程经历的时间为t.若木块对子弹的阻力f视为恒定,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fL=![]() | B.ft=mv0-mv |
C.v=![]() | D.fS=![]() ![]() |
15.
如图甲所示,长木板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m=2 kg的物体B以v0=2 m/s的水平速度滑上A的表面,由于A、B间存在摩擦,之后A、B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木板获得的动能为1 J |
B.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2 J |
C.木板A的最小长度为1 m |
D.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
16.
如图所示,水平轻质弹簧与平板车A和物体B相连,将这三者视为一个系统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平板车A的质量为M,物体B的质量为m,且M>m.现用大小相等的水平恒力F1、F2拉A和B,从它们开始运动到弹簧第一次达到最长的过程中,(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内,物体B不会离开平板车) ( )


A.若物体与平板车之间也光滑,则系统动量守恒 |
B.若物体与平板车之间也光滑,则系统机械能守恒 |
C.无论物体与平板车有无摩擦,物体的最大动能大于平板车的最大动能 |
D.弹簧第一次达到最长时A和B总动能最大 |
4.解答题- (共3题)
17.
如图所示,水平面以O点为界,左侧光滑、右侧粗糙。足够长的木板A左端恰在O点,木板右端叠放着物块B。物块C和D之间夹着一根被压缩了的轻弹簧(弹簧与物块不栓接),用细线锁定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p=3J。现将细线突然烧断,物块C与弹簧分离后向右做直线运动,并与木板A碰撞后粘连在一起(碰撞时间极短)。已知A、B、C的质量均为m=1kg,物块D的质量M=2kg,A、C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均为μ1=0.1。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3,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物块C与弹簧分离瞬间的速度大小。
(2)木板A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的时间。

(1)物块C与弹簧分离瞬间的速度大小。
(2)木板A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的时间。
18.
如图,LMN是竖直平面内固定的光滑绝缘轨道,MN水平且足够长,LM下端与MN相切.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B静止在水平轨道上,质量为2m的带正电小球A从LM上距水平轨道高为h处由静止释放,在A球进入水平轨道之前,由于A,B两球相距较远,相互作用力可认为是零,A球进入水平轨道后,A,B两球间相互作用视为静电作用.带电小球均可视为质点.已知A,B两球始终没有接触.重力加速度为g.求:

(1)A,B两球相距最近时,A球的速度v;
(2)A,B两球最终的速度vA,vB的大小.

(1)A,B两球相距最近时,A球的速度v;
(2)A,B两球最终的速度vA,vB的大小.
19.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组成的平面与水平面成37°放置,导轨宽度L=1m,一匀强磁场垂直导轨平面向下,导轨上端M与P之间连接阻值R=0.3Ω的电阻,质量为m=0.4kg、电阻r=0.1Ω的金属棒ab始终紧贴在导轨上。现使金属导轨ab由静止开始下滑,下滑过程中ab始终保持水平,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其下滑距离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图像中的OA段为曲线,AB段为直线,导轨电阻不计。g=10m/s2,忽略ab棒在运动过程中对原磁场的影响。求:

(1)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金属棒ab在开始运动的2.0s内,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
(3)金属棒ab在开始运动的2.0s内,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

(1)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金属棒ab在开始运动的2.0s内,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
(3)金属棒ab在开始运动的2.0s内,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
5.实验题- (共2题)
20.
如图,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___(填选项前的序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2)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水平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止于轨道水平部分的右侧末端,再将入射小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撞,并重复多次,分别找到小球的平均落点M、P、N,并测量出平均水平位移OM、OP、ON.
(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该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___(填选项前的序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的高度h |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 |
(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该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
21.
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首先按图甲接线,以查明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然后按图乙将电流表与线圈B连成一个闭合电路,将线圈A、电源、滑动变阻器和开关串联成另一个闭合电路,在图甲中,当闭合S时,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不通电时指针停在正中央).在图乙中:(以下均填“向左”或“向右”或“不”)

(1)S闭合后,将螺线管A插入螺线管B的过程中,电流表的指针____________偏转.
(2)线圈A放在B中不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指针____________偏转.
(3)线圈A放在B中不动,突然切断开关S时,电流表指针____________偏转.

(1)S闭合后,将螺线管A插入螺线管B的过程中,电流表的指针____________偏转.
(2)线圈A放在B中不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指针____________偏转.
(3)线圈A放在B中不动,突然切断开关S时,电流表指针____________偏转.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单选题:(6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