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如图,粗糙水平地面上放有一斜劈,小物块以一定初速度从斜劈底端沿斜面向上滑行, 回到斜劈底端时的速度小于它上滑的初速度。已知斜劈始终保持静止,则小物块( )


A.上滑所需时间与下滑所需时间相等 |
B.上滑时的加速度与下滑时的加速度相等 |
C.上滑和下滑过程,小物块机械能损失相等 |
D.上滑和下滑过程,斜劈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相反 |
2.
如图,某次空中投弹的军事演习中,战斗机以恒定速度沿水平方向飞行,先后释放两颗炸弹,分别击中山坡上的M点和N点。释放两颗炸弹的时间间隔为Dt1,击中M、N的时间间隔为Dt2,不计空气阻力,则( )


A.Dt2=0 |
B.Dt2<Dt1 |
C.Dt2=Dt1 |
D.Dt2>Dt1 |
3.
如图,有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置于正方体的两个顶点上,正点电荷置于a点,负点电荷置于c点,则


A.b、d、h、f点电势相等 |
B.e、f、g、h点电势相等 |
C.bd连线中点的场强为零 |
D.b d连线中点与f h连线中点的场强相同 |
4.
如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原线圈一侧接一输出电压恒为U1的正弦交流电源,电阻R1、R2、R3、R4的阻值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断开时,图中电压U1![]() |
B.S断开时,R1消耗的电功率等于R2的2倍 |
C.S闭合后,R1、R3、R4消耗的电功率相同 |
D.S闭合后,R1两端电压比S闭合前的更小 |
2.多选题- (共3题)
5.
如图甲,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沿粗糙的水平面运动,1 s后撤掉恒力F,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2 s内,合外力一直做正功 |
B.在0.5 s时,恒力F的瞬时功率为150 W |
C.在0~1 s内,合外力的平均功率为150 W |
D.在0~3 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为150 J |
6.
某人在春分那天(太阳光直射赤道)站在地球赤道上用天文望远镜观察他正上方的一颗同步卫星,他发现在日落后连续有一段时间t观察不到此卫星。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圆周率为π,仅根据g、t、T、π可推算出
A.地球的质量 |
B.地球的半径 |
C.卫星距地面的高度 |
D.卫星与地心的连线在t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
7.
如图,正方形abcd中△abd区域内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cd区域内有方向平行bc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一带电粒子从d点沿da方向射入磁场,随后经过bd的中点e进入电场,接着从b点射出电场。不计粒子的重力。则( )


A.粒子带正电 |
B.电场的方向是由b指向c |
C.粒子在b点和d点的动能相等 |
D.粒子在磁场、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π:2 |
3.填空题- (共2题)
8.
甲、乙两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时相遇,t=0时,甲、乙的波动图象分别如图中实线、虚线。已知两列波的波速大小相等,则甲的周期______乙的周期(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若甲的周期为0.5s,则t=0.75 s时,x=4 m处质点的位移为_______(选填“零”、“正值”或“负值”)。

9.
分子间的作用力跟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看出,随着分子间距离由零开始逐渐增大,分子力大小的变化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分子间距离为_________ (选填“r1”或“r2”)时,分子间的吸引力与排斥力大小相等。

4.解答题- (共3题)
10.
长度L=7m、质量M=1kg的木板C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上表面左右两端各有长度d=1m的粗糙区域,中间部分光滑。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A和B初始时如图放置,质量分别是mA=0.25kg和mB=0.75kg,A、B与木板粗糙区域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2,木板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3。某时刻对木板施加F=8N的水平恒力,木板开始向右加速,A与B碰撞后粘在一起不再分开并瞬间撤去F,取g =10m/s2,求:
(1)物块A与B碰后瞬间的速度大小;
(2)最终物块A与木板C左端的距离。
(1)物块A与B碰后瞬间的速度大小;
(2)最终物块A与木板C左端的距离。

11.
如图甲,两根足够长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固定在水平面内,导轨间距为1.0m,左端连接阻值R=4.0Ω的电阻;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5T、方向垂直导轨所在平面向下;质量m=0.2kg、长度l=1.0m、电阻r=1.0Ω的金属杆置于导轨上,向右运动并与导轨始终保持垂直且接触良好。 t=0时对杆施加一平行于导轨方向的外力F,杆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余电阻不计。求:

(1)从t=0开始,金属杆运动距离为5m时电阻R两端的电压;
(2)在0~3.0s内,外力F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

(1)从t=0开始,金属杆运动距离为5m时电阻R两端的电压;
(2)在0~3.0s内,外力F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
12.
某同学制作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图,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水平穿过玻璃瓶口处的橡皮塞,玻璃管内有一段长度可忽略的水银柱。当温度为T=280K时,水银柱刚好处在瓶口位置,此时该装置密封气体的体积V=480cm3。已知大气压强为p=1.0×105Pa,玻璃管内部横截面积为S=0.4cm2,瓶口外玻璃管的长度为L=48cm。

(i)求该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ii)假设水银柱从瓶口处缓慢移动到最右端的过程中,密封气体从外界吸收Q=7J热量,问在这一过程中该气体的内能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

(i)求该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ii)假设水银柱从瓶口处缓慢移动到最右端的过程中,密封气体从外界吸收Q=7J热量,问在这一过程中该气体的内能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
5.实验题- (共1题)
13.
用如图甲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带有刻度的玻璃管竖直放置,光电门的光线沿管的直径并穿过玻璃管,小钢球直径略小于管的直径,该球从管口由静止释放。完成下列相关实验内容:
(1)如图乙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小球直径d=____________mm;如图丙某次读得光电门测量位置到管口的高度h=_________cm。
(2)设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为
,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若小球下落过程机械能守恒,则h可用d、
、g表示为h=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多次改变h并记录挡光时间
,数据描点如图丁,请在图丁中作出
图线__________ 。
(4)根据图丁中图线及测得的小球直径,计算出当地重力加速度值g=_______ m/s2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如图乙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小球直径d=____________mm;如图丙某次读得光电门测量位置到管口的高度h=_________cm。
(2)设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为


(3)实验中多次改变h并记录挡光时间


(4)根据图丁中图线及测得的小球直径,计算出当地重力加速度值g=_______ m/s2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