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如图所示,在跳板跳水比赛中,运动员的起跳过程可简化为:运动员走上跳板,将跳板从水平位置B压到最低点C,跳板又将运动员向上弹起,直到运动到最高点A,然后运动员完成规定动作落入水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在下压跳板运动至最低点C时,其所受外力的合力为0 |
B.运动员从B到C过程中,动能一直在减小 |
C.运动员从B到C过程中,跳板的弹性势能一直在增加 |
D.在从C到A的过程中,运动员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
2.
我国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是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如图所示,假若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先沿椭圆轨道Ⅰ飞行,后在远地点P处由椭圆轨道Ⅰ变轨进入地球同步圆轨道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Ⅱ运行时的速度大于7.9 km/s |
B.卫星在轨道Ⅱ运行时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
C.卫星在椭圆轨道Ⅰ上的P点处减速进入轨道Ⅱ |
D.卫星在轨道Ⅱ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比在赤道上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 |
3.
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已知波的周期为T,在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2cm处质点的位移最大 |
B.x=4cm处质点的速度最大 |
C.x=6cm处的质点沿x轴正方向运动到x=12cm处 |
D.x=8cm处的质点的加速度最大 |
4.
电磁感应现象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图甲为工业上探测物件表面层内部是否存在缺陷的涡流探伤技术原理图。其原理是将线圈中通入电流,使被测物件内产生涡流,借助探测线圈内电流变化测定涡流的改变,从而获得被测物件内部是否断裂及位置的信息。图乙为一个带铁芯的线圈L、开关S和电源用导线连接起来的跳环实验装置,将一个套环置于线圈L上且使铁芯穿过其中,闭合开关S的瞬间,套环将立刻跳起。关于对以上两个应用实例理解正确的是


A.能被探测的物件和实验所用的套环必须是导电材料 |
B.涡流探伤技术运用了互感原理,跳环实验演示了自感现象 |
C.以上两个应用实例中的线圈所连接电源都必须是变化的交流电源 |
D.以上两个应用实例中的线圈所连接电源也可以都是稳恒电源 |
2.解答题- (共3题)
6.
某游乐园入口旁有一鲸鱼喷泉,在水泵作用下会从鲸鱼模型背部喷出竖直向上的水柱,将站在冲浪板上的玩偶模型托起,悬停在空中,伴随着音乐旋律,玩偶模型能够上下运动,非常引人驻足,如图所示。这一景观可做如下简化,假设水柱从横截面积为S的喷口持续以速度v0竖直向上喷出;设同一高度水柱横截面上各处水的速率都相同,冲浪板底部为平板且其面积大于水柱的横截面积,保证所有水都能喷到冲浪板的底部。水柱冲击冲浪板前其水平方向的速度可忽略不计,冲击冲浪板后,水在竖直方向的速度立即变为零,在水平方向朝四周均匀散开。已知玩偶模型和冲浪板的总质量为M,水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空气阻力及水的粘滞阻力均可忽略不计。

(1)试计算玩偶模型在空中悬停时,水对冲浪板的冲击力大小和喷泉单位时间内喷出的水的质量;
(2)实际上当我们仔细观察发现喷出的水柱在空中上升阶段并不是粗细均匀的,而是在竖直方向上一端粗一端细,请你分析上升阶段的水柱是上端较粗还是下端较粗,并说明水柱呈现该形态的原因。
(3)由于水柱顶部的水与冲浪板相互作用的时间很短,因此在分析水对冲浪板的作用力时可忽略这部分水所受的重力作用。求玩偶在空中悬停时,其底面相对于喷口的高度。

(1)试计算玩偶模型在空中悬停时,水对冲浪板的冲击力大小和喷泉单位时间内喷出的水的质量;
(2)实际上当我们仔细观察发现喷出的水柱在空中上升阶段并不是粗细均匀的,而是在竖直方向上一端粗一端细,请你分析上升阶段的水柱是上端较粗还是下端较粗,并说明水柱呈现该形态的原因。
(3)由于水柱顶部的水与冲浪板相互作用的时间很短,因此在分析水对冲浪板的作用力时可忽略这部分水所受的重力作用。求玩偶在空中悬停时,其底面相对于喷口的高度。
7.
粗糙绝缘的水平面附近存在一个平行于水平面的电场,其中某一区域的电场线与x轴平行,且沿x轴方向的电势φ与坐标值x的函数关系满足
(V),据此可作出如图所示的φ
-x图象。图中虚线AB为图线在x=0.15m处的切线。现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滑块P(可视作质点),其质量为m=0.10kg,电荷量为q=1.0×10-7 C,其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g 取10m/s2。求:

(1)沿x轴方向上,x1=0.1m和x2=0.15m两点间的电势差;
(2)若将滑块P无初速度地放在x1=0.10m处,滑块将由静止开始运动,滑块运动到x2=0.15m处时速度的大小;
(3)对于变化的电场,在极小的区域内可以看成匀强电场。若将滑块P无初速度地放在x1=0.1m处,滑块将由静止开始运动,
a.它位于x2=0.15m处时加速度为多大;
b.物块最终停在何处?分析说明整个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和速度如何变化。

-x图象。图中虚线AB为图线在x=0.15m处的切线。现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滑块P(可视作质点),其质量为m=0.10kg,电荷量为q=1.0×10-7 C,其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g 取10m/s2。求:

(1)沿x轴方向上,x1=0.1m和x2=0.15m两点间的电势差;
(2)若将滑块P无初速度地放在x1=0.10m处,滑块将由静止开始运动,滑块运动到x2=0.15m处时速度的大小;
(3)对于变化的电场,在极小的区域内可以看成匀强电场。若将滑块P无初速度地放在x1=0.1m处,滑块将由静止开始运动,
a.它位于x2=0.15m处时加速度为多大;
b.物块最终停在何处?分析说明整个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和速度如何变化。
8.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长为L=0.5m的单匝正方形闭合导体线框abcd,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0.4T的有界匀强磁场中,其ab边与磁场的边界重合。线框由同种粗细均匀、电阻为R="2" Ω的导线制成。现用垂直于线框ab边的水平拉力,将线框以速度v=5m/s向右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出磁场,此过程中保持线框平面与磁感线垂直,且ab边与磁场边界平行。求线框被拉出磁场的过程中:

(1)通过线框的电流大小及方向;
(2)线框中c、d两点间的电压大小;
(3)水平拉力的功率。

(1)通过线框的电流大小及方向;
(2)线框中c、d两点间的电压大小;
(3)水平拉力的功率。
3.实验题- (共1题)
9.
用半径相同的小球1和小球2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记下重锤线所指的位置O。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

(1)实验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是水平的
C.入射球每次都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D.实验过程中,白纸可以移动,复写纸不能移动
(2)入射小球质量为
,被碰小球质量为
,两小球的质量应满足m1_____m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实验中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用秒表测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时间t
D.分别确定m1碰撞前后落地点的位置和m2碰后的落地点P、M、N,并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射程OP、OM、ON。
(4)若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判定两个小球相碰前后动量守恒。
(5)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所测物理量还应该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个运动的球与一个静止的球碰撞,如果碰撞之前球的运动速度与两球心的连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碰撞之后两球的速度都会偏离原来两球心的连线。这种碰撞称为非对心碰撞。如图A 球以速度v1与同样质量且处于静止的B球发生弹性碰撞。某同学判断碰后两个球的运动方向一定垂直。你同意他的判断吗?说出你的理由。

(1)实验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是水平的
C.入射球每次都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D.实验过程中,白纸可以移动,复写纸不能移动
(2)入射小球质量为


(3)实验中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用秒表测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时间t
D.分别确定m1碰撞前后落地点的位置和m2碰后的落地点P、M、N,并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射程OP、OM、ON。
(4)若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判定两个小球相碰前后动量守恒。
(5)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所测物理量还应该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个运动的球与一个静止的球碰撞,如果碰撞之前球的运动速度与两球心的连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碰撞之后两球的速度都会偏离原来两球心的连线。这种碰撞称为非对心碰撞。如图A 球以速度v1与同样质量且处于静止的B球发生弹性碰撞。某同学判断碰后两个球的运动方向一定垂直。你同意他的判断吗?说出你的理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