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浙江省效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始考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22630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4题)

1.配制70g10%的氯化钠溶液,需用25%的氯化钠溶液{#blank#}1{#/blank#} g;配制时应选用{#blank#}2{#/blank#} mL(填“10”、“50”或“100”)的量筒量取蒸馏水;除量筒外,还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blank#}3{#/blank#}.
2.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E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及物资已略去),已知A为单质,C为气体,反应②为实验室制取气体C的方法;E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金属元素的第二位.

3.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 该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请说明理由.

4.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 该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请说明理由.

2.单选题(共3题)

5.
(9分)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每次均以水平初速度v0自h高度做平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空间竖直方向加一个匀强电场,发现小球水平抛出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电场强度E是多大?
(2)撤消匀强电场,小球水平抛出至第一落地点P,则位移S的大小是多少?
(3)恢复原有匀强电场,再在空间加一个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发现小球第一落地点仍然是P点,试问磁感应强度B是多大?
6.
一个电动机上标“220V 1.5KW”,那么为了使它正常工作,所使用的正弦交流电应是()
A.电压最大值为220V,电流最大值约为9.6A
B.电压最大值为311V,电流最大值约为6.8A
C.电压有效值为220V,电流有效值约为6.8A
D.电压有效值为311V,电流有效值约为9.6A
7.
如图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n,副线圈接一定值电阻则R. (    )
A.若ab之间接直流电压U,则R中的电流为
B.若ab之间接直流电压U,则原、副线圈中的电流均为零
C.若ab之间接交流电压U,则原线圈中的电流为
D.若ab之间接交流电压U,则副线圈中的电流为

3.多选题(共5题)

8.
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能判定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能求出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C.能求出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D.如果已知d和T的数值,就能判定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
9.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楔形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顶角为90°,两底角为α和β。A、B为两个位于斜面上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已知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现使A、B同时沿斜面下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楔形木块静止不动
B.楔形木块向左运动
C.A木块处于失重状态
D.B木块处于超重状态
10.
从地面竖直上抛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设上升过程中空气阻力f恒定。则对于小球的整个上升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动能减少了mg H
B.小球机械能减少了f H
C.小球重力势能增加了mg H
D.小球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g
11.
如图所示,闭合金属导线框放置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磁感应强度增加时,线框中的感应电流可能减小
B.当磁感应强度增加时,线框中的感应电流一定增大
C.当磁感应强度减小时,线框中的感应电流一定增大
D.当磁感应强度减小时,线框中的感应电流可能不变
12.
利用光敏电阻制作的光传感器,可以记录传递带上工件的输送情况。如图甲所示为某工厂成品包装车间的光传感记录器,光传感器B能接收到发光元件A发出的光,每当工件挡住A发出的光时,光传感器就输出一个电信号,并在屏幕上显示出电信号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传送带始终匀速运动,每两个工件间的距离为0.1m,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1 m/s
B.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2 m/s
C.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3600个工件
D.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7200个工件

4.解答题(共2题)

13.
我国“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已经发射成功,当时在飞船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出现的一幅卫星运行轨迹图,如图,它记录了“神舟”六号飞船在地球表面垂直投影的位置变化.图中表示在一段时间内飞船绕地球圆周飞行四圈,依次飞经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四次轨迹①、②、③、④,图中分别标出了各地点的经纬度(如:在轨迹①通过赤道时的经度为西经156°,绕行一圈后轨迹②再次经过赤道时经度为180°…),若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地球自转周期为24h,根据图中的信息:

(1)如果飞船运行周期用T表示,试写出飞船离地面高度的表达式.
(2)飞船运行一周,地球转过的角度是多少?
(3)求飞船运行的周期.
14.
(12分)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以速度v0从O点沿y轴正方向射入一圆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粒子飞出磁场区域后,从b处穿过x轴,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30°,同时进入场强大小为大小为E,方向沿x轴负方向成60°角斜向下的匀强电场中,通过了b点正下方c点,如图所示,已知 b到O的距离为L,粒子的重力不计,试求:

(1)磁感应强度B
(2)圆形匀强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
(3)c点到b点的距离

5.实验题(共1题)

15.
人骑自行车由静到动,除了要增加人和车的动能以外,还要克服空气及其他阻力做功。为了测量人骑自行车的功率,某活动小组在操场的直道上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离出发线5m、10m、20m、30m……70m的地方分别划上8条计时线,每条计时线附近站几个学生,手持秒表,听到发令员的信号后,受测者全力骑车由出发线启动,同时全体学生都开始计时,自行车每到达一条计时线,站在该计时线上的几个学生就停止计时,记下自行车从出发线到该条计时线的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每个计时点的时间都取这几个同学计时的平均值):

(1)以纵轴代表自行车运动的距离s,横轴代表运动的时间t,试作出s-t图。

(2)根据⑴作出的s-t图知,自行车在每一路段内的速度变化不是很大,因此可以用某一段的平均速度代替该段的速度。请计算出上述表格中空缺的①、②处的数据:①   m/s;②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本次实验中,设运动过程中学生和自行车所受阻力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其比例系数为15N·s/m,则在20m~30m路段的平均阻力f1与30m~40m路段的平均阻力f2之比f1:f2= ;若整个过程中该同学骑车的功率P保持不变,则P=    W。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单选题:(3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