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线就是点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 |
B.根据E=![]() |
C.几个电场叠加后合电场的场强一定大于分电场的场强 |
D.根据E=![]() |
2.
如图所示,MN是一负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a到b穿越这条电场线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带电粒子在a点时具有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
B.负点电荷一定位于M点左侧 |
C.带电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 |
D.带电粒子从a到b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 |
3.
下面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穿过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不为零,闭合电路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产生 |
B.穿过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变化越快,则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越大 |
C.穿过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为零,则闭合电路中一定没有感应电流 |
D.穿过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越大,则闭合电路中的感应电动势越大 |
5.
如图所示,一个小型旋转式交流发电机,其矩形线圈的线框面积为S,共有n匝,总电阻为r,外电路上接有一个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理想交流电流表A。线圈以角速度ω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与磁场方向垂直的轴OO'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两端电压的有效值U=
B. R两端电压的有效值U=
C. R两端电压的有效值U=
D. 交流电流表的示数一直在变化

A. R两端电压的有效值U=

B. R两端电压的有效值U=

C. R两端电压的有效值U=

D. 交流电流表的示数一直在变化
7.
如图甲为理想变压器的示意图,其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t为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变小的热敏电阻,R1为定值电阻.若发电机向原线圈输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输入变压器原线圈的交流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36![]() |
B.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为4∶1 |
C.t=0.01 s时,发电机的线圈平面位于中性面 |
D.Rt温度升高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小 |
2.选择题- (共1题)
8.
照样子,写句子
①老艄公用竹篙撑船十分吃力。
十分------{#blank#}1{#/blank#}
②老艄公拿去安在船尾,一摇,嗬,不光省力,船也行得快多了!
不光……也……{#blank#}2{#/blank#}
3.多选题- (共4题)
9.
如图(a)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点电荷,质量分别为m、M.t=0时,甲静止,乙以初速度6m/s向甲运动.此后,它们仅在静电力的作用下沿同一直线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没有接触),它们运动的v-t图象分别如图(b)中甲、乙两曲线所示.则由图线可知( )


A.m=2M |
B.t1时刻两电荷的电势能最大 |
C.0~t2时间内,两电荷的静电力先增大后减小 |
D.运动过程中,甲的动能一直增大,乙的动能一直减小 |
10.
1922年英国物理学家阿斯顿因质谱仪的发明、同位素和质谱的研究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若速度相同的同一束粒子由左端射入质谱仪后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束带电粒子带正电 |
B.速度选择器的P1极板带负电 |
C.在B2磁场中运动半径越大的粒子,比荷![]() |
D.在B2磁场中运动半径越大的粒子,质量越大 |
11.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是一个自感系数很大、直流电阻不计的线圈,D1、D2和D3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E是内阻不计的电源.在t=0时刻,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在t1时刻断开开关S.规定电路稳定时流过D1、D2的电流方向为正方向,分别用I1、I2表示流过D1和D2的电流,则下图中能定性描述电流I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12.
—直流电动机正常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为U,通过的电流为I,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UI | B.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UI-I2R |
C.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 | D.I、U、R三个量间满足I=![]() |
4.填空题- (共1题)
13.
如图所示,是水平面上两列频率相同的波在某时刻的叠加情况,图中实线为波峰,虚线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振幅均为2cm,波速均为2m/s,波长均为8cm,E点是B、D和A、C连线的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

A.A、C两处两质点是振动加强的点
B.B、D两处两质点是振动加强的点
C.B、D两处两质点的振幅都是2cm
D.E点处质点是震动加强的点
E.经0.02s,B处质点通过的路程是8cm

A.A、C两处两质点是振动加强的点
B.B、D两处两质点是振动加强的点
C.B、D两处两质点的振幅都是2cm
D.E点处质点是震动加强的点
E.经0.02s,B处质点通过的路程是8cm
5.解答题- (共4题)
15.
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的绝缘的半圆形轨道竖直放置,圆轨道最低点B与一条水平轨道相连,轨道都是光滑的,轨道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从水平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小球,释放点A距圆轨道最低点B的距离S=8R.已知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大小等于小球重力的
倍,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运动到圆轨道B点时的动能;
(2)小球从A点运动到轨道最高点D时的速度是多大.


(1)小球运动到圆轨道B点时的动能;
(2)小球从A点运动到轨道最高点D时的速度是多大.
16.
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xOy位于竖直平面内,在-3 m≤x≤0的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大小B=4.0×10-2 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其左边界与x轴交于P点;在x>0的某区域内有电场强度大小E=3.2×104 N/C、方向沿y轴正方向的有界匀强电场,其宽度d=2 m。一质量m=4.0×10-25 kg、电荷量q=-2.0×10-17 C的带电粒子从P点以速度v=4.0×106 m/s,沿与x轴正方向成α=60°角射入磁场,经电场偏转最终通过x轴上的Q点(图中未标出),不计粒子重力。求:
(1)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和时间;
(2)当电场左边界与y轴重合时Q点的横坐标;
(3)若只改变上述电场强度的大小,要求带电粒子仍能通过Q点,试讨论电场强度的大小E′与电场左边界的横坐标x′的函数关系。
(1)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和时间;
(2)当电场左边界与y轴重合时Q点的横坐标;
(3)若只改变上述电场强度的大小,要求带电粒子仍能通过Q点,试讨论电场强度的大小E′与电场左边界的横坐标x′的函数关系。

17.
如图甲所示,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磁感应强度为0.6T的匀强磁场,MN、PQ是相互平行的、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的长直导轨(电阻不计),导轨间距为0.2m,连在导轨一端的电阻为R,导体棒ab的电阻为0.1Ω,M量为0.3kg,跨接在导轨上,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从零时刻开始,通过一小型电动机对ab棒施加一个牵引力F,方向水平向左,使其从静止开始沿导轨做加速运动,此过程中ab棒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图乙是ab棒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其中OA段是直线,AC是曲线,DE是曲线图像的渐近线,小型电动机在10s末达到额定功率,此后功率保持不变,g取10m/s2.求:

(1)在0—18s内导体棒获得加速度的最大值am1
(2)电阻R的阻值和小型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0

(1)在0—18s内导体棒获得加速度的最大值am1
(2)电阻R的阻值和小型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0
6.实验题- (共1题)
18.
物理小组利用频闪照相和气垫导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试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300g和200g
②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③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
④把A、B两滑块放到导轨上,并给他们一个初速度,同时开始闪光照相,闪光的时间间隔设定为△t=0.2s.照片如图:该组同学结合实验过程和图象分析知:该图象是闪光4次摄得的照片,在这4次闪光的瞬间,A、B两滑块均在0~80cm刻度范围内; 第一次闪光时,滑块B恰好通过x=55cm处,滑块A恰好通过x=70cm处;碰撞后有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请问:


(1)以上情况说明碰后____(选填A或B)物体静止,滑块碰撞位置发生在_____cm处;
(2)滑块碰撞时间发生在第一次闪光后____s;
(3)设向右为正方向,试分析碰撞前两滑块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是____kg•m/s,碰撞后两滑块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是____kg•m/s,以上实验结果说明在碰撞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__.
①用天平测出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300g和200g
②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③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
④把A、B两滑块放到导轨上,并给他们一个初速度,同时开始闪光照相,闪光的时间间隔设定为△t=0.2s.照片如图:该组同学结合实验过程和图象分析知:该图象是闪光4次摄得的照片,在这4次闪光的瞬间,A、B两滑块均在0~80cm刻度范围内; 第一次闪光时,滑块B恰好通过x=55cm处,滑块A恰好通过x=70cm处;碰撞后有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请问:


(1)以上情况说明碰后____(选填A或B)物体静止,滑块碰撞位置发生在_____cm处;
(2)滑块碰撞时间发生在第一次闪光后____s;
(3)设向右为正方向,试分析碰撞前两滑块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是____kg•m/s,碰撞后两滑块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是____kg•m/s,以上实验结果说明在碰撞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