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静止在水面上的船,其身长为L、质量为M,船头紧靠码头,船头有一固定木板伸出船身,现有质量为m的人从船尾走向码头,要使人能完全上岸,则木板伸出部分的长度至少应为多少


A.mL(M+m) | B.mL(M-m) |
C.![]() | D.![]() |
2.
如图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板A,右端有一根轻质弹簧沿水平方向与木板相连,木板质量M=3 kg.质量m=1 kg的铁块B以水平速度v0=4 m/s从木板的左端沿板面向右滑行,压缩弹簧后又被弹回,最后恰好停在木板的左端。在上述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A.3 J | B.4 J | C.6 J | D.20 J |
3.
A、B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原来都静止在同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如图所示,其中一个放出α粒子,另一个放出β粒子,α与β粒子的运动方向跟磁场方向垂直,图中A、B、C、D分别表示α粒子,β粒子以及两个剩余核的运动轨迹( )

A. A为α粒子轨迹,C为β粒子轨迹
B. B为α粒子轨迹,D为β粒子轨迹
C. B为α粒子轨迹,C为β粒子轨迹
D. A为α粒子轨迹,D为β粒子轨迹

A. A为α粒子轨迹,C为β粒子轨迹
B. B为α粒子轨迹,D为β粒子轨迹
C. B为α粒子轨迹,C为β粒子轨迹
D. A为α粒子轨迹,D为β粒子轨迹
4.
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力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
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
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
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它元素 |
5.
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基本电荷的数值 |
B.贝可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
C.居里夫妇从沥青铺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错(Ra)两种新元素 |
D.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 |
2.选择题- (共2题)
3.多选题- (共2题)
8.
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在某金属表面时产生了光电子,当光电子垂直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最大半径为R,若以W表示逸出功,m、e表示电子的质量和电量,h表示普朗克常数,则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 )
A.hν+W | B.![]() | C.hν-W | D.![]() |
9.
已知地球大气层的厚度h远小于地球半径R,空气平均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地面大气压强是由于地球的重力产生的,大小为P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由以上数据可估算
A.地球大气层空气分子总数为![]() |
B.地球大气层空气分子总数为![]() |
C.空气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为![]() |
D.空气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为![]() |
4.解答题- (共4题)
10.
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等大的质量分别为M=0. 6 kg,m=0.2 kg的两个小球,中间夹着一个被压缩的具有Ep=10.8 J弹性势能的轻弹簧(弹簧与两球不相连),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现突然释放弹簧,球m脱离弹簧后滑向与水平面相切、半径为R=0.425 m的竖直放置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如图所示.g取10 m/s2.求:
(1)弹簧弹开过程,弹力对m的冲量大小。
(2)球m从轨道底端A运动到顶端B的过程中所受合外力冲量。
(1)弹簧弹开过程,弹力对m的冲量大小。
(2)球m从轨道底端A运动到顶端B的过程中所受合外力冲量。

11.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A和质量为
的小球B通过轻质弹簧相连并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处于自由伸长状态;质量为m的小球C以初速度v0沿AB连线向右匀速运动,并与小球A发生弹性正碰。在小球B的右侧某位置固定一块弹性挡板(图中未画出),当小球B与挡板发生正碰后立刻将挡板撤走。不计所有碰撞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以内,小球B与固定挡板的碰撞时间极短。求:小球B与挡板碰后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的范围。


12.
用速度大小为v的中子(
)轰击静止的锂核(
),发生核反应后生成氚核和α粒子。已知氚核速度方向与中子的初速度方向相反,氚核与α粒子的速度之比为7∶8,质子与中子的质量近似相等为m,光速为c。
(1)写出核反应方程;
(2)求氚核与α粒子的速度大小;
(3)若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核能也全部转化为氚核和α粒子的动能,求该过程中的质量亏损。


(1)写出核反应方程;
(2)求氚核与α粒子的速度大小;
(3)若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核能也全部转化为氚核和α粒子的动能,求该过程中的质量亏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