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1题)
1.
北京时间2010年11月22日19点30分,中国选手劳义在广州亚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以10秒24的成绩获得冠军.这是中国选手历史上首次获得亚运会男子百米冠军!劳义之所以能够取得最佳成绩,取决于他在100米中的()
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 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
C.平均速度大 | 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 |
2.
物理学研究表明,自然界存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我们学习过的重力、弹力
A.都属于万有引力相互作用 |
B.重力属于万有引力相互作用,弹力属于弱相互作用 |
C.重力属于强相互作用,弹力属于弱相互作用 |
D.重力属于万有引力相互作用,弹力属于电磁相互作用 |
4.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关于平衡摩擦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平衡摩擦力”的本质就是想法让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
B.“平衡摩擦力”的本质就是使小车所受的重力在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所受到的摩擦阻力相平衡 |
C.“平衡摩擦力”的目的就是要使小车所受的合力等于所挂砝码通过细绳对小车施加的拉力 |
D.“平衡摩擦力”是否成功,可由小车拖动后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的点迹间距是否均匀来确定 |
5.
关于单位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kg、m/s、N是导出单位 |
B.kg、m、C是基本单位 |
C.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基本单位是J |
D.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 |
6.
要使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
,下列办法不可采用的是

A.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也减小一半 |
B.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 |
C.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 |
D.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和质量都减为原来的![]() |
7.
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精确控制下,成功实施两次轨道控制,从入轨时的椭圆轨道进入近圆轨道,第一次使其远地点高度由346公里抬升至355公里,第二次使其近地点高度由200公里抬升至362公里,顺利进入在轨测试轨道.为后续进入交会对接轨道奠定了基础.下列关于天宫一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射天宫一号的速度至少要达到11.2km/s |
B.发射天宫一号的速度至少要达到7.9km/s |
C.两次变轨后,天宫一号在近圆轨道上运行的速率大于7.9km/s |
D.两次变轨后,天宫一号在近圆轨道上运行的速率大于11.2km/s |
8.
关于力对物体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恒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 |
B.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必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一定大小相等,一正一负 |
D.滑动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 |
10.
如图所示,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关于y轴(沿竖直方向)对称,O、M、N是y轴上的三个点,且OM=MN.P点在y轴右侧,MP⊥ON.则O、M、N、P四点中电场强度最大的是


A.O点 | B.M点 |
C.N点 | D.P点 |
11.
一根容易形变的弹性导线,两端固定。导线中通有电流,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当没有磁场时,导线呈直线状态:当分别加上方向竖直向上、水平向右或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时,描述导线状态的四个图示中正确的是
A.
B.
C.
D. 
A.




2.选择题- (共16题)
3.多选题- (共1题)
28.
如图所示,一质点沿螺旋线自外向内运动,已知其走过的弧长s与运动时间t成正比,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运动的线速度越来越大 |
B.小球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
C.小球运动的角速度越来越大 |
D.小球所受的合外力越来越大 |
4.解答题- (共2题)
29.
某人站在一平台上,用长L=0.6m的轻细线拴一个质量为m=0.6kg的小球,让它在竖直平面内以O点为圆心做圆周运动,当小球转到最高点A时,人突然撒手.经0.8s小球落地,落地点B与A点的水平距离BC=4.8m,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

(1) A点距地面高度;
(2) 小球离开最高点时的线速度及角速度大小;
(3)人撒手前小球运动到A点时,绳对球的拉力大小.

(1) A点距地面高度;
(2) 小球离开最高点时的线速度及角速度大小;
(3)人撒手前小球运动到A点时,绳对球的拉力大小.
30.
如图所示,轨道ABO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由光滑水平轨道OB和倾角θ=30°、高度h=1m的倾斜轨道BA连接而成, OB与BA连接处是半径很小的圆弧,水平轨道上一轻质弹簧左端O固定在竖直的墙上,质量m=0.5kg的小物块从BA轨道上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物块与倾斜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重力加速度g=10m/s2,弹簧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求:

(1)物块第一次在水平轨道上压缩弹簧运动到速度为零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EP;
(2)物块在倾斜轨道上滑动的总路程s;
(3)物块第n次压缩弹簧后,沿倾斜轨道上升的最大高度hn.


(1)物块第一次在水平轨道上压缩弹簧运动到速度为零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EP;
(2)物块在倾斜轨道上滑动的总路程s;
(3)物块第n次压缩弹簧后,沿倾斜轨道上升的最大高度hn.
5.实验题- (共2题)
31.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同学选择了一条理想的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时各计数点对应刻度尺上的读数如图所示,数值的单位是mm;图中O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A、B、C、D、E分别是每打两个点取出的计数点.设重物的质量为1kg,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 结果均取3位有效数字)

(1)重物从开始下落到计时器打B点时,减少的重力势能△EP减=_____________J;
(2)当计时器打B点时,重物的速度vB=___________m/s;
(3)若求得重物下落到计时器打B点时增加的动能△Ek增,发现△EP减和△Ek增并不严格相等,则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重物从开始下落到计时器打B点时,减少的重力势能△EP减=_____________J;
(2)当计时器打B点时,重物的速度vB=___________m/s;
(3)若求得重物下落到计时器打B点时增加的动能△Ek增,发现△EP减和△Ek增并不严格相等,则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6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